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0年伊始,新年第一周信贷投放逾5000亿元人民币的传言四起,人民银行以超过市场预期的快速启动了货币政策的调整操作:既有市场预期已久的公开市场发行利率上行,又有诱发市场担心货币政策走向变动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尽管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相似文献   

2.
《福建金融》2014,(12):42-42
2014年11月份沪深股市大盘走势强劲,这波多头行情自10月底启动。11月份在央行降息、股票发行注册制政策、存款保险制度等利好消息的轮番刺激下,沪深股市大盘齐涨。从11月20~28日,大盘股指八连阳,特别是金融股走出亮眼行情。增量资金大量涌入股市,体现了市场对2014年四季度经济回暖、货币政策放松存在预期。从中短期看,市场在预期经济基本面改善、利率水平下降、风险偏好上行的背景下,仍具上行驱动力。本月兴证海峡指数(000817)走势与大盘基本一致,兴证海峡指数最高点为1203.64,最低点为1101.84,成份股中兴业证券(601377)、兴业银行(601166)、青山纸业(600103)等股票走势强劲,本月走出一波较大幅度的上扬行情。  相似文献   

3.
随着央行票据的持续稳定发行,央行票据逐渐担当起传递利率信号。引导各机构市场行为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日常操作工具,因此研究影响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的因素。探讨其合理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宏观经济预期、市场资金面、央行货币政策、市场预期等方面对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7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特点是:股票市场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信心明显增强,证券投资基金快速发展;债券收益率曲线明显上移,市场对利率水平上升和通胀预期有所增强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在央行多项政策引导下季末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外汇市场继续稳步发展,境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  相似文献   

5.
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比较及我国的有关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利娜 《金融论坛》2002,7(12):50-56
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以一级市场上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发行抵押贷款证券的融资行为.在我国探讨和引进这种新的融资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本杠杆率,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也有利于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从而扩大住房信贷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比较表明:成熟的抵押证券市场多是政府主导型,这有利于规模市场规则,降低运作风险,提高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等级,获得市场投资者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抵押贷款证券不仅是出售贷款、发行证券,它还包括多种金融工具创新;它不仅是银行规避风险的工具,也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投资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 2006年货币政策预期目标央行正式对外公布了2006我国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央行同时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06年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6年预计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和上一年的预计目标相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现在中国经济基本上处在一个快速平稳、比较健康发展这样一个状态。所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比如趋紧或趋松。对于外界非常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央行表示,将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影响机理包括货币与证券两种资产间的联接效应、非时称信息对称化效应和价格联接效应等三种效应.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在相互制约和影响中实现动态均衡是宏观经济的预期,但这种预期目前还远远没有达成,原因在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法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组织上的分割以及两个市场自身的缺陷.所以,拓宽两个市场的融合渠道、建立高效的货币市场和完善货币政策运作体系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互动与我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林 《海南金融》2004,(10):10-14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相互影响,两个市场之间的影响机理包括货币与证券两种资产间的联接效应、非对称信息对称化效应和价格联接效应等三种效应。资本市场会通过影响货币供给流向、货币供给数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等四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货币市场也会通过利率、通货膨胀率、股票价值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等影响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在相互制约和影响中实现动态均衡是宏观经济的预期,但这种预期目前还远远没有达成,原因在于金融市场上的诸多问题: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法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组织上的分割以及两个市场自身的缺陷。所以拓宽两个市场的融合渠道、建立高效的货币市场和完善货币政策运作体系是我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在2009年3月31日公布并将于2009年5月1日施行,2009年4月17日监管部门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发布修改意见,并公开征求市场意见,至此酝酿了十年的创业板市场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似乎是指日期待了.各方传出的消息和市场的普遍预期是可能在2009年8月创业板市场将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灵活适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洪 《金融论坛》2006,11(2):55-59
本文在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债券总指数走势的解读,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的互动关系,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可以从资金供应和心理预期两方面对债券市场施加影响,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债券市场行情的大幅上扬或下挫。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交易工具、参与者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地对自身的债券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规避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作者认为,应该从商业银行(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代表)、债券市场本身以及市场监管者和政策执行者等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和改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By testing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bond market and the impact of the bond market on the real macro economy using different empirical method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nd pri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monetary policy has power over bond yield fluctuations, while the bond market has a relatively limited impact on the real macro economy. Short-term bond yields have relatively significant transmission effects on some output variables, such as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while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bonds is no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3.
We show that dispersion‐based un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course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reasury bond volatility across all maturities. The link between Treasury bond volatility and uncertainty abou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s much stronger than for the more traditional time series measures of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and adds beyond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lagged bond market volatility. Uncertainty about monetary policy subsumes the uncertainty about future inflation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the deflator) and economic activity (unemployment, real and nomi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addition, causality clearly runs one way: from 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 to Treasury bond volatility.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别从经济增长、资金面以及货币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宏观经济的前景,认为通货膨胀会见顶回落、债券市场的资金面和宏观货币政策会转为宽松;文章认为2008年宏观经济的增长将趋缓,但利率的由升转降以及资金面的宽松将使得债券市场得以起飞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化,中国进入了新一轮加息周期。加息周期内,收益率曲线震荡将加剧,2011年债券市场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这将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可能放大资本市场风险,并将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本文提出发展债券市场、强化债券市场风险管控以及加强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等政策建议,以解决或缓和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姜富伟  郭鹏  郭豫媚 《金融研究》2019,467(5):37-55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我国资产价格,美联储加息会降低我国债券和股票回报,降息则会提高债券和股票回报。将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细分后发现,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回报都有显著影响,而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只影响债券市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未预期到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还会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于投资者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以及货币当局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Using daily data from thirteen euro area and four non-euro countries covering the years 2000 to 2018, we explore wheth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2008–2010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measures has led to a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impact of euro area monetary policy. For this purpose, we construct a conservative measure of monetary policy innovations based on the heteroscedasticity-approach of Rigobon and Sack (2004), and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national and euro-wide equity indices, derived volatility indices, as well as of government bond yields. We find that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nts respond more strongly to monetary policy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oreover, we find that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iveness of government bond yields correlate with average national unemployment rates and with inflation rates, suggesting that monetary policy communic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countries that had faced a severe economic downturn.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10):2659-2680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news announcements on the conditional volatility of bond returns. Using daily returns on the 1, 3, 5 and 10 year US Treasury bonds, we find that announcement shocks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dynamics of bond market volatility. Our result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the bond market incorpor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macroeconomic announcement news faster than other information. Moreover, afte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ypes of macroeconomic announcements, releases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roducer price index are especially influential at the intermediate and long end of the yield curve, while monetary policy seem to affect short-term bond volatility.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2009年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微调传导渠道。对其属性的正确判断,直接影响到货币当局选择政策工具的准确性和分析政策效果的可靠性。理论分析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资本市场属性并且不断加强,是金融体系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金融功能自我强化的必然结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正处于一个在保持原有货币市场属性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属性不断加强的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属性的增强容易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削弱原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将为今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政策累积效应逐步显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债券指数受资金面影响呈一波三折的走势,收益率曲线平坦化;除央票发行量下降外,包括政府和各类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和融资量仍有显著上升;债券余额小幅增长;回购交易持续活跃;现券交易同比上升,环比下降;利率衍生产品交易规模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