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走现代畜牧业路子 提升细毛羊产业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是自治区最主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养羊业一直是乌审旗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在牧区,细毛羊产业收入约占牧民总收入的60%,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我旗细毛羊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如总量不足、羊毛细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现代畜牧业的路子,抓住细毛羊产业发展中人工授精技术的全面推广、配方饲喂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4月22日至30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和伊克昭盟政协联合调查组,赴伊盟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和乌审旗,调查荒漠、半荒漠草原,牧区和畜牧业.重点是如何把恢复牧区生态、发展牧业经济和提高牧民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发展》2013,(10):I0004-I0005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米,属祁连山高寒牧区。始建于1943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现系甘肃省农牧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承担全省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研究、保护利用、试验示范与推广;全省人工草场培育技术、天然草原改良技术、高山细毛羊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综合研发与示范推广;全  相似文献   

4.
李春云 《发展》2005,(10):75-75
天祝县是甘肃省九大牧业县之一,是全省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草畜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自治县成立以后,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了畜牧业组织机构,制定了“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业,成功地培育出毛肉兼用型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新品种,主要畜禽存栏急剧增加,肉蛋奶产量大幅度增长,畜种改良步伐加快,畜产品加工能力逐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以甘肃高山细毛羊、牦牛、天祝白牦牛等为主的畜牧业主导产业,奠定了天祝县在全省的草地畜牧业大县地位。天祝县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做大做强优…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当然包括农村牧区,可以这么理解,没有农村牧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我们说,目前青海与沿海差距大,主要是指农村牧区与沿海差距大。西宁等城市虽与沿海有差距,所以也要赶超,但远不如农村牧区那么显著。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牧区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牧区,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关键。这里试作以分析。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牧区就必须完成从土地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在畜牧业内部,草原畜牧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舍饲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6.
养羊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20年来,内蒙古肉类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牛羊肉类产业是内蒙古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一个独特产业,已成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关区 《北方经济》2012,(11):24-27
正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几千年来形成的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生产经营方式,既包括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华,也可纳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其逐步实现现代化;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畜产品资源优质、且有特色,这就为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如何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牧民增收为主导,有效推进牧区产业的合理有序发展,需要深入地研究、科学地实践。  相似文献   

8.
养羊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20年来,内蒙古肉类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牛羊肉类产业是内蒙古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一个独特产业,已成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新疆的主导产业。肉羊产业一直是和田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在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和田地区的居民来说,羊肉产品可以说是一项生活必需品。通过对和田地区肉羊产业的研究,不但可以增加农牧民收入,还有利于加快和田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和田肉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运用了ARMA模型的方法,对和田地区未来6年羊肉产量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和田地区肉羊产业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牧区是指草原畜牧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牧区的种植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和效益不断提高。在很多牧业地区,种植业产值超过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的主体,发展种植业在新牧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新牧区建设的特殊性和种植业的作用入手,深入分析了制约牧区种植业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加快牧区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顾凡 《中亚信息》2006,(9):21-22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资料,截至2006年1月1日,哈全国的绵羊和山羊存栏数为1427万只,同比增长6.5%;其中,粗毛羊占多数,且品种也最多,超过31%,最少的是半细毛羊,占6.1%。 哈萨克斯坦的各个州都有良种羊基地,特别是在阿拉木图州、克孜勒奥尔达州、科斯塔奈州、曼吉斯套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共有28个良种养殖场和5个良种繁育场。哈萨克斯坦的细毛羊养殖企业有34个,其中6个建有良种繁育场。在哈萨克斯坦,细毛羊养殖业发展最快的是阿拉木图州和江布尔州,其它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西部地区(包括阿克纠宾斯克州和西哈萨克斯坦州)主要发展半细毛羊养殖业,阿拉木图州和江布尔州也有一部分半细毛羊养殖企业。  相似文献   

12.
禁牧休牧是继牧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后的一场深刻的革命。2001年,鄂托克前旗全面启动了禁牧、休牧,成为全区禁牧最早的地区之一。实施禁牧休牧后,鄂托克前旗收民的观念和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草产业破土而出,畜牧业走向提质增效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地处川藏高原西北部的红原县,有天然草地11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1121万亩,户均1460亩,是全省十个纯牧业县之一,是全省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2009年,红原抓住纳入全省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保护草原生态、  相似文献   

14.
我区自1997年落实草原"双权一制"以来,牧区绝大多数嘎查推行了草场承包经营模式,以牧户为单位,分散经营,极大地带动了牧民的畜牧业生产积极性,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快速提高了牧区畜牧业生产能力。但是,因我区大部分牧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极  相似文献   

15.
自建州以来,一批批开拓者、建设者进入柴达木、进入海西,其中不乏畜牧、兽医、草原工作者.他们与当地的各民族群众心血相连,住帐篷、穿戈壁、过草原、爬雪山、钻羊群,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畜牧业奋斗新篇章,开拓了一个又一个畜牧战线新领域.传统的畜牧业,成为蒙藏自治民族牧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产业.  相似文献   

16.
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草原民族世代相传和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方式.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其中良种繁育、家畜诊治、疫情检测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畜牧相关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内蒙古草原传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步伐.建议整顿和完善牧区兽医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大力培养畜牧业相关技术人员、科技下乡、严格管理兽药市场的流通环节及可追溯制度等措施,以保证牧区畜牧业的安全、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疆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副所长高维明称,近些年哈萨克斯坦加大了对毛绒皮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中国新疆可借此加强与哈国在进口优质细羊毛方面的合作。通过近两年对哈国畜牧业的考察,高维明了解到,自苏联解体后,哈国有近20年的时间,细毛羊繁育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研究中断。目前,哈国70%以上的细毛羊繁育为自然繁育,细毛羊育种科研工作停滞,羊的品种退化,羊毛质量下降,良种羊的比例只有4.5%,且以肉用羊为主。因而,哈国的养羊业面临诸多难题。哈国近几年在农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养殖业占农业产值的份额高达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细羊毛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细羊毛生产对内蒙古经济和我国毛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加入WTO和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内蒙古细毛羊业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细毛羊发展方向的选择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宁夏建设清真、穆斯林产业出口基地的比较竞争优势 (一)建设出口基地的资源优势 宁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清真穆斯林产业原材料资源富集,发展清真穆斯林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清真食品业、清真餐饮业、穆斯林服饰及用品业、回族医药业、穆斯林文化民俗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体系.其中,清真牛羊肉已成为宁夏的特色优势产品,是宁夏着力培育、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我国广大牧区奔小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牧区奔小康工作中所占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奋斗目标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牧区奔小康中的有利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农牧区经济成份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就内地东南沿海部分农村而言,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外,有条件地区也逐步把目光转移到家庭养殖业中,以期达到奔小康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