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银行理财产品暗藏玄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凡 《新财经》2006,(11):20-21
理财产品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不同的年龄、不同收入、不同风险偏好的人群应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在居民投资渠道依然缺乏的今天,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型服务业务,推出伊始就受到市场热烈追捧。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得如火如荼,可投资者真的了解它么?银行理财产品真的能带来比定期存款甚至国债更高的收益么?面对雨后春笋般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汇率风险影响外汇产品收益根据投资币种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其中,外汇理财产品以美元为主。由于我国银行资金投资渠道少且缺乏相应的金融避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各类银行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很多投资者特别青睐的投资理财产品,其名义收益率确实比银行储蓄要高,但其真实收益率到底如何呢?本文以某银行理财产品为实例,着重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实收益率,以期为广大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提出合理化建议,也为商业银行开展银理产品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阳  王春 《特区经济》2014,(4):110-112
理财产品在当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难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日益成为各大商业银行重视的重要利润增长点。理财产品的创新和营销与投资者的需求密切相关,投资者风险偏好与可接受理财起点、投资动机与期望投资期限、接受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及银行优势吸引力等投资者行为偏好都应当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从明确市场定位、强化服务品牌与创新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罗建梅 《中国经贸》2013,(22):110-111
自2005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业务重要性逐渐凸显,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普通居民的投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理财产品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业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理财产品一片繁荣景象,让投资者看得眼花缭乱。各种投资产品的门槛、风险程度高低不一.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成了许多手握大把钞票的投资者的难题。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对几种新产品的特性分析,作出合适的投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8年对于银行理财市场来说绝对是不平静的一年,理财产品纠纷频起,投资者对银行以及银行理财产品产生了种种质疑,波及面也在不断扩大。从结构性理财产品到银行QDII,从大家所一直熟悉和信任的中资银行到擅长财富管理的外资银行,都受到了广大投  相似文献   

7.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12):56-56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各家商业银行于近日纷纷公布2010年年报业绩,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家银行均有良好的盈利增长,资产质量也均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银行的理财产品无疑成为众多投资者青睐和关注的投资方向。但是.尽管拥有众多的优点和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银行理财产品也绝对不是俯首可摘的玫瑰.一不小心就会被隐藏其下的尖刺弄伤。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初,某商业银行上海某支行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甚至本金郜无法收回,引起投资者围堵银行讨要说法。这则新闻引起了人们对理财产品的热议。随后不到几天,又爆出了某国有银行浙江某市支行投资者数百万元理财产品金额被客户经理私吞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近来,理财产品纠纷频起,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产生了种种质疑,产品波及面也在不断扩大,从结构性理财产品到银行QDII,再到银行和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均被曝出亏损。市场各方开始掀起一股对银行“零收益”、“负收益”理财产品的讨伐风暴,理财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如何看待理财产品信任危机?银行理财信任危机产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为此,本刊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银行理财业务的改进之道,探寻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最近理财投诉日益增多,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上海银监局近日要求各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应明示风险,以提醒投资者注意。  相似文献   

11.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兴旺也带来了纠纷的增加.从目前可以公开查询的纠纷案例来看,主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销售产品时告知不足,未能将产品的全部相关信息告知投资者.因此,文章将对银行理财产品告知不足问题的现象解析,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能战胜通货膨胀的投资理财产品的需求增加,理财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投资渠道意义重大。本文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消费者权益受损状况着手,从理财产品的特殊性、消费者自身原因、银行不规范经营与监管不力等方面分析总结消费者权益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黎意  宋晓桐 《中国经贸》2009,(16):130-130
目前,各商业银行竞相向市场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本文在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银行理财产品下半年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融理财产品不断丰富,以及传统存款利率的下调,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目前的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缺乏规范制度。文章介绍了银行理财产品及如何对其进行账务处理的现状,对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几种常用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按照管理层对该产品持有意愿与目的不同,对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会计处理提出了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年底,中国市场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为110万亿元,其中22万亿元为银行理财资金,占比20%左右。然而,2017年一季度,在金融监管加强的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速度下降34.8%。随着金融监管进一步趋紧、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占有市场份额如此之大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如何,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介绍了理财产品的分类和发展历程,通过具体数据分析了现在理财市场上的产品现状,同时研究了理财资金空转和委外业务放缓两大特点,以期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马杰 《北方经济》2012,(12):81-81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恶性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售后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风险的管理水平,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理财(Financial Management)即财富管理。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利用信息管理技术等自身可行之能力为个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为购买者拓宽了财富增值的渠道,也为商业银行增添了新的业务领域。2004年7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率先试水人民币理财产品,同年9月银监会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从此理财产品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和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城区居民投资理财产品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研究表明:学历、对理财产品风险的认知和理财培训是影响居民是否制定理财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收入、学历、理财培训和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是影响居民是否选择储蓄外理财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哈尔滨市城区居民对投资理财的认知程度偏低,理财产品以银行储蓄为主,数量较少,种类较单一.树立城市居民理财观念、提高理财产品认知度、加强理财培训有助于投资理财产品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对同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新股申购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存在收益率下降风险,以国内A股和基金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存在流动性风险,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大面积损失风险等。在股市剧烈波动时,商业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出售方,可以通过创新、完善相关的产品来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传河  朱新峰  王学民 《特区经济》2006,210(7):337-338
近年来,结构性理财产品正在我国兴起,并逐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市场发展。本文在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