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自1999年登上中国保险舞台以来,在经历了起步、热销、低迷后,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如何让投连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前各方关注的问题。2004年9月12日,中国保监会与社科院金融所及瑞泰人寿保险公司召开了“投资连结保险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研讨会”。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代表积极探讨了如何加强协调,改善投连险的监管环境,推进我国投连险的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投资连结险(简称投连险)是近几年来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型寿险产品。投连险缴付的保费一部分购买保险保障,一部分用来购买由保险公司设立的投资账户中的投资单位。因此它除了具有保险保障外,保单的现金价值将直接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挂钩;投资账户内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负责投资运作,除了收取必要的管理费外,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投资连结险最先由平安在1999年推向市场.在寿险市场的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外资寿险公司的涌现,掀起了投资连结险销售的热潮.通过对平安、友邦两款不同的投资连结险的对比,浅析对我国投资连结保险的启示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定时定额定投,除了出现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和黄金投资上,还出现在投资连结险身上。眼下股市熊途漫漫还未见曙光,保险公司偏股型投连险账户价值也不可避免地“顺流直下”,定投便成为以时间摊平投资风险的一种长线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顾文 《上海保险》2008,(12):46-48
自平安保险公司1999年在上海率先推出投资连结保险以来,这一在国外保险市场已成主流,但在国内尚属新鲜险种的投资型寿险的发展几经沉浮。投连险大起大落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后的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模型,以期对投连险的发展能做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
投连险在海外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1956年,投连险首先在荷兰开办,紧接着,英国、加拿大、美国等也相继开办.投连险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英国称基金连锁产品,加拿大称投资连结产品,美国称变额寿险、变额年金,新加坡称投资连结产品,日本称变额寿险,中国香港地区称挂钩保单.  相似文献   

7.
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我国投连险投资账户多履行了一个资产组合管理职能,这就使得投连险投资账户与基金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基于投连险与基金信息披露的比较视角,指出了我国投连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底国内股市开始复苏以来,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又开始走俏,投连险业务保费收入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连续4年的负增长局面。近几个月来,投连险业务成为左右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不少省市的投连险保费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例如广东省前5个月投连险业务同比增长了384.15%。另据保监会资料统计,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底国内股市开始复苏以来,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又开始走俏,投连险业务保费收入结束了从2002年开始连续四年的负增长史(见图1),近几个月来投连险业务成为左右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的重要因素。2007年以来,不少省市的投连险保费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例如广东省前5个月投连险业务同比增长了384.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定时定额定投,除了出现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和黄金投资上,还出现在投资连结险身上。眼下股市熊途漫漫还未见曙光,保险公司偏股型投连险账户价值也不可避免地"顺流直下",定投便成为以时间摊平投资风险的一种长线投资策略。面对股市的应景之作"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正在落下的飞刀还难。"这个华尔街流行的说法正是对当下股市的写照。不过,保险专家指出,投资者  相似文献   

11.
曾有过红透保险市场半边天的骄人业绩,也曾引发过众人侧目而视的“退保潮”,投资连结险——这个“舶来品”自1999年由平安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以来,发展之路可谓一渡三折。而近期,走过风风雨雨的投资连结险打破沉寂.再次高调现身理财市场,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投资连结保险最早在美国推出,投资于股票、债券和不动产,被称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险种。在国内投连险规模总体较小,尽管已有近10家公司推出投连险,但总保费收入无法与其他两类投资型保险相比。同时,投连险进入国内后就走了样。2000年前后,平安保险的投连险因为夸大收益率引发了退保风潮,使这一险种很快便遭遇挫折。随着2004年瑞泰人寿开业,信诚人寿、友邦保险、新华人寿、中宏人寿、光大永明、泰康等保险公司又相继推出了投连险,才使投连险出现转机。但与新出道的万能险相比,投连险势头显然弱了很多,某种程度上看,万能险成了投连险的替代品。到2005年末,投连险的收益已经开始好转。2006年投连险则在收益率上会有一定的攀升,改变账户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谢观兴 《中国金融》2004,(19):52-53
由于与传统寿险相比,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在产品结构、资金管理以及操作灵活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在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注意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能使投连险健康发展。我们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诚人寿)经营投连险产品已经有三年多,在如何通过风险控制促进产品的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几个重要环节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投连险产品的数量迅速增长,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保险产品,投保人参加此保险更多地是出于投资目的,因此科学地评价它们的投资绩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以20个投连险账户为研究对象,借助资产组合绩效评价的T-M模型,分别从账户投资风格、牛熊市和不同寿险公司的角度对比研究了我国投连险的选股择时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投连险的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是不具有择时能力。就投资风格上来看,激进型账户的选股能力表现最好,债券型账户的择时能力好于其他;从牛熊市的比较而言,我国投连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牛市表现要优于熊市;综合考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两个方面,平安人寿和太平人寿的投资表现好于其他寿险公司。  相似文献   

15.
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险",是一种集保险保障与投资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险。具体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帐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股票市场震荡加剧,不少市民将资金投向“基金中的基金“——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险“)。不过,投连险并不等于无风险。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投保人更需要理性地选择,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7.
自从投资连结险呱呱坠地到中国以来,就命运多舛,备受争议。从最初的媒体广泛赞誉、投资者的热捧到后来投诉、退保事件的频繁发生,投资连结险完成了从天堂到地狱的一次轮回。是什么造就了它坎坷的身世?如果剔除掉不完善的资本市场、稚嫩的投资者心态以及混乱的保险代理市场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连结  相似文献   

18.
钱惠琦 《科学投资》2007,(11):70-72
平安人寿、信诚人寿、中意人寿等公司依据新精算规定升级开发的投连险产品于近期上市,业绩斐然,引得市场一片火热。在基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投资连结保险成了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中国第一款投连险产品上市,投连险已在中国市场面世10个年头,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变化,投连险的命运经历几番冷暧起落.新公布的《保险法》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的说明义务,以保护保险人的知情权.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投连险,明晰该产品如何购买?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本刊特邀一直专注于投资类保险产品并在中高端投资者中具有良好口碑的瑞泰人寿投资分析师,详解国内外投资市场的变化,对长期价值投资和投连险投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寿险业自1994年飞速发展以来,至1999年在市场上推出新型寿险品种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寿险公司经营的寿险产品都是传统寿险品种,如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养老保险品种。这段时间传统寿险保险发展很快,此后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型寿险产品才开始逐渐被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