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是应对银色浪潮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照护的供需矛盾、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服务能力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借鉴西方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融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慰藉于一体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已迫在眉睫。老年长期照护既是一种制度体现,也是一种服务体系,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其中,政府是主导,家庭是基础,社区是载体、专业服务机构是主体。  相似文献   

2.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应对老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对失智症老年人的分析基础上,发现长期照护服务存在"五个缺乏"问题,即缺乏家庭照护服务支持、缺乏连续性服务、缺乏社会支持、缺乏预防性服务、缺乏政策规范。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干预,社会资本能够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社会成本,增加长期照护支持。干预策略包括制定全国性的社会资本干预计划、社区宣传教育促进对失智症的了解、建立照护和服务培训体系、建立失智老人照护支持网络等,以实现长期照护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是应对银色浪潮的必然选择.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建设已比较完善,在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国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应该是融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政府是主导,家庭、机构、社区是载体,社会服务组织是主力,专业人员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了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才能破解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养老和服务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理论进展及实践经验,研究表明:(1)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遵循"就地养老"的照护理念,目标是通过连续性照护进行资源整合,主要有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三种模式;(2)不同融资结构和服务提供情况作用下形成五种服务体系支持类型;(3)服务的需求预测主要通过马尔可夫循环仿真模型树结构实现。最后针对我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实现多元协作模式、系统高效的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有关中国长期照护模式的选择,国内多关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模式,对英国的老年人照料模式关注不足。英国特有的制度设计理念能够为正在开展长期护理制度试点中的我国打开全新视野。与英国全民免费医疗体制不同,英国的长期照护制度以需求审核和家计调查为特点,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在照护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既对非正式照护提供一定的津贴补助,又通过机构照护和居家照护两大正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照料,其中使用社区居家照护的人数远高于机构照护。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财政开支吃紧的背景下,英国以整合照料为重点开始实施一系列提升绩效和优化服务的改革。英国的长期照护制度理念及改革实践可以给探索中的我国带来两点思考:一是如何合理界定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受益人群以实现社会公正;二是如何实现整合式照料,将医养康护、预防充分结合,提升长期照护效率,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老年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主体——家庭,其照护功能却在不断地弱化,专业护理机构的发展也相当缓慢。因此,如何保障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如何提供有效的长期照护服务,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在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上寻求突破。本文通过比较国外三种典型的老年长期护理制度模式以及分析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制度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法律法规、资金筹集、覆盖范围、供给主体、费用支付等五个方面,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资金筹措模式展开了多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目前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资金存在立法空白、缺乏政策支持、筹措模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文献与实证研究,学者们认为,影响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资金筹措模式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建议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个人三方协作、多管齐下的资金筹措模式,以促进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设计、运行效果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将长期照护保险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尚属首家。本文从保障政策、筹资机制、照护评估、成本管理四个维度对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实施该制度,南通市实现了长期照护社会保障的"制度化",促进了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化",形成了长期照护评估的"标准化",实现了照护保险城乡一体化。但是该项制度还存在专业照护服务不完善、基本照护资金过于依赖政府投入和医疗保险基金、保障范围小等难题。基于南通市的实践,我国应尽快建立全国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厘清该制度的定位,建立可持续的保险筹资机制,破解老龄化严重态势下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难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面临"未富先老"及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的严重问题,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在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中,上海建立了一批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服务中心,在实践中积累了社区居家养老的经验。未来构建以社区支持系统为基础的老年护理保障服务体系是上海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Given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high cost of long-term care, many Americans are concerned about financing long-term care services. Despite this concern, privat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olicy sales have experienced slow growth. On average only about 7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aged 65 and older has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but this percentage varies greatly across the states. In this study we test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urchase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and various explanatory factor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state Medicaid nursing home expenditure levels and the relative size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nursing home population are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factors of purchase rates.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regulation, the quality of available facilities, or agent marketing controls affect purchas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useful to insurers, legislators, regulators, and others involved in the public policy debate about financing long-term care.  相似文献   

1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未来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多元体系中,家庭居于基础地位,承担基本物资供给和精神养老功能;社区处于依托性地位,承担老年人社会参与、对于社会参与、娱乐休闲、心理调适、学习咨询等方面的需求;市场处于补充性地位,主要满足老年人更高、更专业层面的需求.只有将三者结合基础上,建构相互支持的多元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长寿背景下,社会对老年长期护理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家庭保障的理念,本文将多元寿险模型推广到夫妻联合长期护理保险,构建了健康、轻度失能、重度失能和死亡的马尔科夫四状态转移模型,并在联合个体状态转移相互独立的假设下给出了夫妻联合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最后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微观数据,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人口高龄化带来的老人看护问题,韩国制定了《老人长期看护保险法》,通过该法创设了老人看护保险制度。该法的实施预示着韩国逐渐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化养老方式进行转变。尽管老人看护保险制度还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但韩国已经在解决高龄者看护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河南省六个地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城市的养老服务需求工作开展不同步。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面向吉林市离退休职工,就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对城市社区养老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对专业化程度高、有专门管理机构、有持续资金投入的社区养老服务有较高需求,对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强烈关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辽宁省S镇农村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更加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依据克雷顿·奥尔德弗"ERG"需求层次理论,将农村老年人需求分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赡养三个层次。通过李克特量表法衡量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得出,农村老年人所需的医疗保健和精神赡养与生活照料相比需求强度较高。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测算了年龄、性别、生活自理能力、婚姻状况、健康自评等因素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的影响程度。为此,我国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以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为依据实施精准供给,积极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政策支持体系,逐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9.
周延  孙瑞 《西南金融》2020,(5):54-63
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保模式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渐浮出水面,并在各试点地区开始尝试实物给付型长期护理保险,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随着老年人护理需求和意愿不断增长,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扩大。但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相比,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供给相对缺失,试点实践中存在给付方式单一、法律法规缺失、筹资机制不完善、护理设施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社保模式下实物给付型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可鉴思路。  相似文献   

20.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春 《海南金融》2010,(7):38-4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是一个新名词,还没有真正进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实践。但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总结介绍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了该制度实施的路径,提出了在我国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行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