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黄金经济》2013,(10):16-16
近年来在时尚和艺术领域,中国风吹遍世界又开始在中国回旋,中国文化的魅力在珠宝设计领域也不断绽放。在近日举行的“深圳珠宝的原刨精神”研讨会上,中国文化及中国元素在珠宝设计中如何运用和表现,再次成为探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保财险宁夏分公司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公司逐步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愉悦和谐、以文治企、以文化人的良好氛围。2006年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单位”,同时公司的经验被录入中国企业文化案例库系列丛书、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指定教材《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案例》第二卷,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3.
管理不只是工具、技术和方法,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载体.“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西方宣扬的博爱也是万法归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充分诠释并运用“仁义礼智信”,将其镶嵌在自身企业文化的基因中,对保险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实现转型升级、推进战略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要解决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讲还要靠法治,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法治政府建设到全面依法治国,在面对“新常态”的挑战下,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成为决策共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学生,甚至中国小吃……都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为之着迷,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中国的感情已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料。2006年秋天,蒙代尔携妻子、儿子“一家三口”再次聚首北京。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具有“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也可以将这个斗拱形场馆的设计理念概括为16个字: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以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实,这种通过文化与经济金融完美结合来展现端庄祥和的国家形象,既是举办此次世搏会的出发点,也是根本意义所在,这是因为长久以来世博会都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文化生产力理论观点,为新时期财政工作提出一个崭新课题——财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韩雪 《深交所》2006,(2):125-126
“企业文化”最早现于中国,但后来在中国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和利用而被日本采用。继后,“企业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和迅速的发展,这也是日本当时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结构调整和优化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预计今年全国“两会”将进一步强化结构优化,努力摆脱对重化工等传统产业的依赖,强化推进文化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严旭丹  宋岚峰 《中国外资》2009,(10):193-193
近年广泛出现在设计、音乐、时尚、建筑等领域的“中国风”现象,表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地域文化的回归,本文着重对“中国风”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手法进行浅析,希望使“中国风”能够更好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  相似文献   

11.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1.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  相似文献   

12.
翻开厚厚的历史典册,徽商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可谓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辉煌的历史让人们赞叹。徽商自南宋时崛起,至明清而雄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徽商的发达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奇迹。 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自金银花的征收到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折征货币的部分日益增加。赋税折银的结果,刺激了生产,大大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入清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历经康乾监世,商品生产总体水平大大超过明代,水陆驿站干道的迅速扩展,从而为徽商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徽商文化浓缩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而又呈显“东南邹鲁”的地域特征,其涵延广博而又特色鲜明。徽商不仅凸显其商业经营与才干特色,而且张扬传统儒学的地域文化特征,在“程朱阅里”展示出商学融汇的“贾而好儒”经济文化特性,突破了中国传统的“重本抑末”经济理念和制度格局。清王朝道光12年实行盐法改革,将“纲盐制”改为“票盐制”,取消了盐引和引商对盐业的垄断后,徽商从此走上了衰落之路,它并没有将资本投向新的渠道——金融界,至今留下了遗憾。 或许是历史的沉淀,或许是时代的使然,或许是机遇的垂青,现在江淮大地即将萌生出一支新生力量,借助徽商这一市场、品牌和文化的先天优势,开创金融领域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潘少芳 《中国外资》2008,(8):229-229
“唐装”是一种中国元素突出的服装款式,是中国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它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时尚“唐装”必将融合更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成为蕴含更多文化内涵的民族服装款式。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提及文化,“商务印书馆”的名字不能忽略。它与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中国现当代的文化企业无能出其右。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创立于上海,中国现代出版业由此开始。“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是其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文化发展史中独特地位的写照。自1954年迁至北京,任世事变迁,商务印书馆以自己的方式忠诚地书写记录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是中国人保企业文化的核心。中国人保财险东莞市常平营业部从2006年队来,努力探索,不断丰富这一文化理念的内涵,通过创新党建工作和开展党员义工等社会服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企业文化”,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被当地党委和政府誉为“红色人保”。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下渐进改革的过程,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变革的初始条件,变革主体的地位和偏好,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分不开的。我国的金融改革比其它经济领域的改革相比明显滞后,但从整体改革的需要和效果看,这种现象是相对合理的。从金融改革本身来看,侧重于“体制外增量改革”,这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和实现改革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英译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如何能准确地表达中国的经济方针政策、经济现象和经济特点,本文提出在翻译中国经济特有词汇时,要以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既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又真实地传达词汇所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以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以欧盟的发展最为成功,同时作为近邻的东盟的发展与未来前景也备受关注。、中国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各方面,与东盟展开全方位外交,多领域合作。在今天蓬勃发展的东亚钟表行业,我们将时钟拨到了“中国时间”,传递出更多“亚洲声音”。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文化资本理论",中国正处于"文化资本"无法匹配"经济资本"迅速崛起强大的现状。为此,当代中国应该下大力气抓文化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使经济崛起和文化创新的双翼提升中国新世纪强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陆珂 《理财》2013,(2):23-23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忠”、“信”、“仁”、“义”等人性论思想,与保险作为一种化解风险、体现互动互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的本质相契合,从而使中国保险文化本质上具有人文主义气质,更具有亲和性和持续生命力。可舶来品保险并不像影子银行一样极受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