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的日益增加,养老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倒按揭制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批评和赞扬接踵而至。笔者试图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拓展银行业务四个方面论证在我国实行倒按揭制度的必要性。并建议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解决倒按揭制度在我国实行所面临的困难,找到适合我国现状的倒按揭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的日益增加,养老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倒按揭制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批评和赞扬接踵而至。笔者试图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拓展银行业务四个方面论证在我国实行倒按揭制度的必要性。并建议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解决倒按揭制度在我国实行所面,临的困难,找到适合我国现状的倒按揭模式。  相似文献   

3.
崔兴岩  孙洁  于涛 《新金融》2013,(10):51-55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本文在分析我国老龄化危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倒按揭”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种重要补充,是利用房屋这一固定资产进行融资,以获取固定的现金流用于生活开支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本文从“倒按揭”产品的需求主体角度,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老年人对“倒按揭”产品的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倒按揭”产品在中国存在现实需求,但是由于需求主体的有限理性、观念障碍以及产品过于复杂等因素使得“倒按揭”模式在我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宣传、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以推动该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房养老”,也称“倒按揭”、“反按揭”或“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投保人将房屋产权作抵押,按月从保险公司领取现金直到亡故,相当于保险公司通过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买投保人的房屋产权。  相似文献   

6.
在住房反按揭贷款中,老年人将自有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在约定时期内,贷款机构定期向申请人发放日常养老的贷款。一旦借款人亡故,贷款机构则用房产来偿还所欠的利息和本金。我国人口正日益老龄化,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不发达,社会养老仍存在覆盖面小、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缺口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养老的实际需要。住房反按揭贷款无疑可以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本文介绍了美国住房反按揭贷款发展的概况,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住房反按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7.
在住房反按揭贷款中,老年人将自有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在约定时期内,贷款机构定期向申请人发放日常养老的贷款。一旦借款人亡故,贷款机构则用房产来偿还所欠的利息和本金。我国人口正日益老龄化,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不发达,社会养老仍存在覆盖面小、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缺口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养老的实际需要。住房反按揭贷款无疑可以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本文介绍了美国住房反按揭贷款发展的概况,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住房反按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8.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应该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即"以房养老"。一时间以房养老成为两会和国人热议的话题。所谓以房养老,也称反向抵押贷款,俗称倒按揭。具体来说是指房主(通常是老年人)将自有房地产抵押给  相似文献   

9.
“以房养老”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引发极大关注,目前在我国上海、重庆等地已先期试行。以房养老是否真能养老,能否成为我国养老保障新的模式,专家们对此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推行“倒按揭”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倒按揭”养老模式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减轻了国家社会保障的压力,并且有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的日益增加,养老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倒按揭逐步被国人熟悉,各地纷纷开始有益的探索。2005年,南京汤山“温泉留园”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具体为:老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可免费入住养老院,身故后房产归养老院所有。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倒按揭的变相形式,也为我国倒按揭制度的实行提供了先例。  相似文献   

11.
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一项重要业务和资产.随着利率的波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借款人有可能提前还款从而影响银行的收益.准确地度量提前还款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这类经营风险.在具有均值回复特性的随机市场利率和服从纯跳跃过程的浮动住房贷款利率条件下,以最常见的每月等本金还款方式为基础,根据对利率的预测,使用求期望的办法估算出银行房贷总收益的预期值,然后将该预期值折现到提前还款发生时刻,从而构造出借款人在合同期间提前偿还房贷给银行造成的利息损失度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揭示住房按揭贷款的内涵与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出现阶段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借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开发商虚假承诺为业主办理按揭贷款、商业银行实施强制保险问题、商业贷款与公积金贷款问题、等额本金还款法与等额本息还款法的利息负担等。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文章从保护借款人的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保费应与贷款余额同步减少,购房者应事前了解商业银行拒贷原因,购房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能力选择还款方式,人民银行应进一步明确对提前还贷违约金的规定等。  相似文献   

13.
辛华 《济南金融》2011,(12):67-70
集团化是现代银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银行的集团化发展,可达到协同经营的目标,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使集团获得经营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复杂的股权关系、组织结构、内部往来、业务合作,也使得银行集团暴露于特殊的法律风险当中。在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严格化和法律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银行集团面临的法律风险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4.
A Test of Integration and Cointegration of Commercial Mortgage Ra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ttle empirical work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commercial mortgage markets are integrated into broader capital markets. We use time series data on commercial mortgage yields and yields on comparable-maturity Treasury securities to identify a long-run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yield series. Our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 that, while the yield on commercial mortgage is cointegrated with that on comparable-maturity Treasury securities, the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is far less than that found between the yield on residential mortgage rates and that on comparable-maturity Treasury securities during 1980–1990 time period. However,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spate of commercial mortgage securitization that began in early 1991 may have been a market-integrating force and caused the commercial mortgage market to become more integrated into broader capital markets. Inde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capital market rates are now much more rapidly reflected in commercial mortgage rates than in the 1980–1990 time period, although there is a lag.  相似文献   

15.
高山 《上海金融》2008,(1):76-79
从现代金融和风险管理角度看,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对商业银行是一种期权性风险,对其收取违约金并非国际惯例,也并不是有效的风险补偿方式。商业银行应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接受风险转嫁并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运用风险定价技术在按揭交易价格中对提前还贷风险进行补偿。对于已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应构建抵押贷款提前还贷的数据库,通过表内对冲和市场对冲,推出多样化的住房抵押贷款方式,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而最终增强银行的盈利来源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One of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real estate finance during the 1990s was the emergence of a viable market for commerc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The growth in this market has spurred greater interest i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ommercial mortgage default and prepayment. We employ a competing risks model to examine the default and prepayment behavior of commercial loans underlying CMBS deals. We find that changes in the yield curve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mortgage termination. Furthermore, we do not find any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TV and prepayment or default.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has taken considerable effort to accurately model the complexity of a commercial mortgage and its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In fact, it is the first example in the general literature on mortgage pricing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set of numerical results in which the valuation of a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is explicitly tied to that of the underlying mortgage. The conclusion we reach is that option pricing provides an accurate and flexible approach to valuing the complex mortgage instruments now being developed in the financi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影响因素角度入手,运用中美两国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比较的方法对我国当前的个人住房贷款的合理利率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目前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偏高的基本结论,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拥有高于国外同行的超额利润,房贷存在“暴利”,我国浮动利率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合理的范围应当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反思危机,本文认为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为追求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很容易出现过度竞争,放松信贷标准,盲目扩大贷款客户群体,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和业务创新.对照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宏观形势,流动性过剩也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持续盈利和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因此,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作者提出以下建议:密切关注客观经济形势;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和推广,有效分散信贷风险;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严格信贷标准和要求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障能力,成为了整个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房养老”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保险公司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就可以为“以房养老”模式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本文将介绍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概念与产品特征,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以及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模式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系统阐述保险公司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存在的阻碍因素,并对解决这些阻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