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商文化与福建金融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连舸 《中国金融》2005,(14):12-13
金融生态可以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金融、司法等多维层面来刻画。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在商业文化、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相当差别。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升级,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日趋深化、细腻,各地方在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别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生态。本文以福建为例,从闽商文化的角度,对人文传统与金融生态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孔祥毅 《金融博览》2009,(23):70-73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文化,孕育于古代商业,产生于明末清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金融文化受到了来自外域文化的冲击,又吸纳了西方金融文化的一些先进成分,丰富和发展了自己,适应了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的配置效率取决于金融产权制度的安排,不同的金融产权制度安排均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历经古典式金融产权制度、近代金融产权制度、传统金融产权制度和转型时期的金融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摆脱国有控股的传统观念,必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金融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实现我国金融法制化的现实障碍与途径选择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吴敏一、实现我国金融法制化的现实障碍思想(观念)因素1.我国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法律虚无主义曾有广泛影响以及“重刑轻民”思想浓厚的国家,法律文化积淀不深,人们在长期人治中看到非法律力量对社会的作...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金融活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金融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曾创造了不少世界金融史上的第一,近代金融经历的曲折与磨难、创新与发展,也令人瞩目。特别是民国以来一批银行家的探索和创新,在近代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近代金融发端始于传统钱庄的转型。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钱庄,其经营的业务原来是小打小闹,但是当一批批洋人前来做进出口生意时,钱庄提供了一种便利的金融工具——庄票,这种"早期支票"的使用,给钱庄发展带来了契机,由此开始了钱庄的鼎盛时期。而山西票号则在多年经营积累的基础上,利用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日新月益的发展改变着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等,对传统金融行业是一个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金融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着重对传统金融行业影响的分析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金融博览》:洪老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电话采访.考察中国百年金融的历史,应该怎样科学划分各阶段? 洪葭管:研究中国百年金融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近代金融,一个是现代金融.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是个重大事件,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划分就是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迈向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8.
关于开发性金融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金融更应该承担引导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与进程的特殊尊要。因紫,促使传统金融向开发性金融延伸,无论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是对金融自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促进传统金融向开发性金融延伸过程中,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开发性金融主体的确立,以及各开发性金融主体之间关系的协调等,是开发性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中国本土金融体系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在与外国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经历了深刻的制度变迁,既展示了中国本土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管理制度的成长史,也蕴含着丰富的金融经营智慧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足资今人借鉴。本着“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宗旨,本刊约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丹莉撰写“近代金融史札”系列文章,尝试为读者了解中国近代金融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指出:功能良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对于助进经济增长,增进经济福利是不可缺少的,对于经济的健康运转则至关重要。从古至今,金融一直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方面,金融更是功不可没:然而.金融的配置效率取决于金融产权制度的安排,不同的金融产权制度安排均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历经古典式金融产权制度、近代金融产权制度、传统金融产权制度和转型时期的金融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摆脱国有控股的传统观念.必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金融产权制度。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而发展经济又离不开金融业的助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红色金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为夺取革命胜利和巩固红色政权而创建和领导的一种特殊金融形态,是作为人类社会普遍性经济形式的金融与作为阶级斗争特殊性形式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金融,具有政治性与经济性、革命性与商业性相融合的特征.在近30年的历史进程中,红色金融创造了非凡的金融实践,积淀了丰富的金融思想,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灿烂的红色金融文化.从学理视角深入研究和阐释有关红色金融的历史、概念、思想、精神和当代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汪旭娟 《金卡工程》2010,14(6):348-348
本文试着将近代中国社会与近代的留学结合起来,探讨留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本文主要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场景"的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对用户场景的争夺开始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新的争夺热点。互联网金融巨头自然不会缺席,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加入争夺。本文主要对场景的定义、互联网金融的场景化思维、场景化发展依赖的几种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场景化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银行业的应用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企业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金融企业文化,要以企业精神为支柱。企业精神是金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员工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特性、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等企业整体素质的具体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金融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1年中央出台了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十年扶贫开发工作.而金融系统作为社会资金的聚散地和调节器,在支持扶贫方面责无旁贷,从普惠金融出发,逐步改变以往“抓大放小”的传统经营思路,体现出金融业的社会责任,针对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诉求做好服务,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清廉金融文化是金融市场中关于清廉的理念、制度、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从我国优秀且深厚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提炼而出的新时代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保险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损失、稳定经济、管理社会的重要功能,倡导清廉金融文化行为,传播清廉金融文化价值,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保险行业真正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器、助推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清廉金融文化相关行为理论和历史沿革出发,阐述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对于当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重要意义,从不同维度提出新征程中应如何全面拓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退而更化":中国合作金融的改良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金融的现代化从社会哲学上看,涉及到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涉及到否定传统、移植西方体制的思维方式对错的问题.从回答这个基本社会哲学问题入手,检讨中国传统合作金融组织——舍会的珍贵遗产,申明白愿原则是合作金融的灵魂以及这个灵魂对当今中国合作金融的改良所具有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组建中国农村合作银行为核心的政策建议,而中国农业银行出售非农业务、回归农村,与农村信用社进行资本重组与业务整舍,是现实可行的一条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打造中国金融业的低碳银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浦发银行坚定不移的经营目标。2011年以来,除在日常经营中努力建设环保型企业、倡导绿色环保的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浦发银行继续运用金融资源,借助金融创新、信贷投向指引等方式,支持节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的金融思想是他在指导我国金融工作实践时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包括全面把握金融地位、渐进改革金融体制、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加快培养金融人才、推动建立金融秩序等多方面内容,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