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海洋资源日渐枯竭,休闲渔业已经成为现代渔业发展方向之一.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同时可以推动当地观光休闲旅游的发展. 海岛发展休闲渔业,是以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现代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提高渔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成为能够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渔业.休闲渔业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以协助带动大量游客为目的,而是希望游客能深入亲近海洋,并进行深度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
车秀英 《经济导刊》2013,(Z1):76-77
随着我国海洋资源日渐枯竭,休闲渔业已经成为现代渔业发展方向之一。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同时可以推动当地观光休闲旅游的发展。海岛发展休闲渔业,是以渔业资源为依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不断的拓展壮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逐步成为了制约企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包括实现经营风险最小化.因此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体系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本文以獐子岛公司八亿巨亏事件为例,分析了其存在的经营风险和亏损的原因,基于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视角对其如何降低经营风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连发展休闲渔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探讨大连市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发展休闲渔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府应对休闲渔业发展的职能支持。  相似文献   

5.
欧盟是贝类水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区。但自1997年对我国双壳贝类水产品实施禁令后,我国相关产品一直未能打入欧盟市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协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争取早日实现欧盟解禁。  相似文献   

6.
孔繁竹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79+208-179,208
首先介绍了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的基本概况,然后从产业集群化、城园联动化、区域一体化三个视角分析了区域联动开发产业园的特征;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区域联动的大连生态工业示范园开发模式;最后确定了大连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域联动开发的产业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国际旅游岛屿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佛罗里达模式、夏威夷模式、中国香港模式和中国澳门模式四种模式,其中佛罗里达模式的岛屿通常为半岛,适宜发展大众度假旅游、新型的旅游业态,与商业、娱乐业的融合度更高;夏威夷模式主要发展高端度假旅游和精准特种旅游;中国香港模式通常是区域的物流贸易或金融中心,旅游业的发展以观光、购物、商务休闲等快节奏的都市旅游为主;中国澳门模式岛屿通常面积小,资源禀赋不突出,以博彩旅游等特种旅游为亮点。综合考虑,海南岛的旅游发展模式应以佛罗里达模式为借鉴,从岛屿定位、区域城市竞合关系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综合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渔业产业链要实现产业升级和整体优化,除了渔业产业自身的发展外,还需要政府政策环境、产学研联盟技术环境、金融资本投资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形成渔业产业的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渔业产业链发展的"F-GAC"模式,对模式整体框架、基本因素及机理进行了阐述,提出基于"F-GAC"模式发展的渔业企业.  相似文献   

9.
张树安  李大山 《经济师》2006,(12):241-241,2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让农民尽快的富裕,农村经济要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后石村趋利避害,管理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公有制的道路,实行公私合营,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树立市场观念,融入市场竞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简称安徽双赢集团)由安徽省供销商业总公司控股,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拥有10个控股子公司和首批加盟的9个成员单位。总注册资本1.723亿元,现有总资产15亿元。安徽双赢集团实施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主,拍卖、担保投资、房地产置业营销、文化传媒等主业突出,多元并举的集团发展战略。年销售额80亿元,年购销  相似文献   

11.
安筱鹏 《经济地理》1998,18(2):21-25
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立一种能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以第三产业的高度繁荣、临海型工业的充分发展为主要标志。这一体制建立的突破点是大连北方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分析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规划原则,分析选择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并指出了“小城镇带动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昆山为例,对外商群体投资、外向配套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两个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外商群体投资是影响地方外向配套的原因,外商群体投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外向配套来进行的。其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如果不能在外商群体投资与内资企业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联系通道,则外商群体投资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0,20(2):63-68
本文在阐明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态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企业组织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组织的演变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点—轴系统”演进研究——以陕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点—轴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提出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文章认为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吸引物集聚、旅游者集聚、旅游设施集聚、良好的可达性和充盈的客源市场促成旅游节点,具有一定规模旅游客流流动的交通干线是旅游轴线形成的标志。研究发现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展经历"点—轴系统"发育前的均衡、"点、轴"初步发育、"点—轴系统"成长发育和"点—轴系统"成熟发育四个演进阶段。在2000年以前,2000—2002年,2002—2005年,陕南区域旅游"点—轴系统"分别经历了"点—轴系统"发育的前三个阶段,但之后,陕南旅游发展缓慢,至今未迈进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成熟发育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推动陕南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育成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经济地理》2007,27(3):353-356,361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非正规部门形成发展机制——以深圳市蔡屋围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正规部门以其就业门槛低、方便灵活等特点成为城市边缘阶层就业和消费的主要部门,“城中村”既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聚居区,也是非正规部门相对集中的区域。文章通过对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城中村”———蔡屋围的案例研究,探讨了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化、半正规化和正规化的三种发展过程及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指出由于现阶段“城中村”特殊的经济社会体系和管理体制以及非正规部门在城市发展中承担着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就业和服务的特殊功能,城市政府应降低门槛,允许非正规部门以非正规化的形式存在,但应纳入管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非正规部门采取不同的政策,使之有序发展,最终步入正规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小建 《经济地理》1996,16(4):21-26
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为:①发展有波折、但总体增长迅速;②由合作企业转向合资企业;③港台地区成为主要外资源地;④重点由服务业转向制造业;⑤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在:①资本总量和产出增长;②就业机会和劳力素质;③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④技术引进;⑤市场扩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最新研究文献,我们发现:(1)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存在滞后与回滞现象。(2)经济周期中的就业波动形态在不同部门间存在巨大差异。(3)经济周期的不同冲击源对就业波动有着迥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为例,研究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演化特点。用熵值法分析1994—2008年间的时间序列、不同地域尺度的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得出云南省区域系统整体处于环境制约型,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州其主要制约因素存在差异,区域发展总体遵循从经济制约型向资源、环境制约型转变,通过时、空角度分析发现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系统协调度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应用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剖析了云南省区域系统发展的驱动机制;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