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洋人街的故事陈英伟护国路本是一条平平常常的街道,因来的洋人多了,做洋人生意的个体户多了,它摇身一变成了洋人街,名声远播在外。约翰和彼尔随旅游团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云南大理。他们对这儿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白族妇女的服装、头饰、语言甚至房子,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相似文献   

2.
中国葡萄酒年总销量已过100亿,虽然年年有所增长,但比起白酒、啤酒的销量还只算是个小弟弟。葡萄酒的前景大家都看好,各路豪侠都背着钱袋子欲来分一块儿尚在梦中的大饼。洋人来了,带来了真的或假的“正宗红酒”,折腾了几年,大多铩羽而归,据说是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3.
《上海商业》2006,(1):102-103
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对外贸易的发展.大批外商、外侨来沪.他们要吃要穿,谁来提供?吃的东西容易解决,穿的服装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候上海的服装业还是手工业作坊式的成衣铺(即裁缝作场).其招牌都是“苏广成衣铺”.意为苏州工艺,广州式样.只做中装.不做西服,那些洋人穿着需要.最初是自己带来,后来由洋人开设洋服店.销售西服。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6,(2):43-45
作品名称:百度《唐伯虎篇》 客户:百度 广告公司:广州市协作广告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卖点与传统文化的经典对接 创意评点:古代中国,趾高气扬、身边美女如云的洋人看着官府绕口令般的“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悬赏告示。自以为无所不知。突然,传采了周星驰电影中的经典笑声,大才子唐伯虎出现了。只见他笑回了洋人一句:“你未必知道!”就开始运用中文复杂而神奇的语法和标点,还原了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悬赏告示,挫败了洋人的嚣张气焰,获得中外美女一致追捧。此时,“百度更懂中文”的寓意应声而出。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6,(34):110-110
中国葡萄酒年总销量刚过100亿,虽然年年有所增长。但比白酒、啤酒的销量还实实在在只能算是个小弟弟。葡萄酒的前景大家都看好。各路豪侠都背着钱袋子欲来分一块尚在梦中的大饼。洋人来了,带来了真的或假的“正宗红酒”.折腾了几年.大多折戟而归,据说是水土不服。某品牌曾高举红酒“平民化”运动旗帜.但最终又退回了起点。  相似文献   

6.
水工  任光 《中国工商》2004,(7):120-124
走出去,一直是中国企业的梦寐,走出去,让多少企业家梦魂牵绕;早在1998年就已经成功跨出国门的天狮集团,仅用9年时间就创造了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并吸纳众多洋人为华人打工的骄人业绩,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但又不是神话;由天狮走出来所引发的“天狮现象”不仅让受到广泛关注,政府.学界.企业界都在思考:天狮为何能够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林夕 《商界》2007,(11):112-112
为什么要把最喜欢做的事情留在最后?它往往会成为最大的遗憾。朋友是做生意的.整天飞来飞去满世界跑,忙得要命。一天晚上。他打电话来,突然问我:“如果花钱可能买到你哪一天会死的信息,你买不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5,(34):B0022-B0022
作为中国红酒界的钻石品牌,龙徽一向走的是国际路线:北京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海APEC会议、海南博鳌论坛,龙徽葡萄酒都被选为唯一指定用酒或宴会特别用酒,使其在驻华洋人、高级白领、高层官员等顶尖消费群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其近年来在重大国际葡萄酒比赛中获得的60多个奖项,更为中国葡萄酒赢得了国际声誉。然而与王朝、长城、张裕等三大知名品牌相比,龙徽的高美誉度却没有在普通消费群中赢得相应的高知名度,成为了中国红酒界“曲高和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登峰 《外经导报》2003,(7):18-23
自从中国政府2001年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以来,举国上下都在跃跃欲试走出去求发展,而早在1998年就已经成功跨出国门的天狮集团,仅用5年时间就创造了在90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并吸纳众多洋人为华人打工的骄人业绩。这种”天狮现象”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决策是英明正确的。这种”天狮现象”也应该引起13亿中国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至今,寒流席卷中国车市,沉浸在经济和市场热潮和对行业前景无限憧憬的喜悦中的汽车厂家和商家突然发现,消费者似乎在一夜之间不约而同地举起了黄牌,广告轰炸、公关造势、买赠促销、零贷款……十八般武艺的表演换来的却是消费者的冷眼旁观。在呼吁政府托市的同时,厂家只好降价,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厂家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车市一天天走向寒冬,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需要买啥样的汽车?怎样保养汽车?世界的汽车发展趋势是咋样的?都需要一本杂志来给我们读者来做个参考。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会买很多本的汽车类杂志,到现在只是买《中国汽车市场》一本杂志了。  相似文献   

12.
富人与穷人     
鲍昆 《国际广告》2010,(3):147-147
在香港尖沙咀的LV店前,从内地来的游客们排队等待叫号进去购物。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场景,因为他们买的不是便宜的处理减价商品,而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据说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店,咱们中国大陆的游客也是买起东西来绝不眨眼,出手阔绰,让巴黎人都搞不明白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胥晓莺  金少策 《浙商》2012,(7):69-71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将制订某一项制度的细则作为“死命令”来对待,还是第一次。这是否意味着,民营企业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广告导报》2007,(12):43-45
“老爸是个左撇子,上网用鼠标一直感觉很别扭,因此老爸不爱上网。突然有一天我在联想电脑专卖店看到了一个“左撇子鼠标”,就买给了老爸。从此老爸也成了网上冲浪高手”。  相似文献   

15.
石海威 《创业家》2013,(5):118-119
当房价不再只是资产负债表中冰冷的数字,创业者很难淡定下去。 吴刚吐槽 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去年利润再度翻番、奖给高管四辆宝马的顽石CEO吴刚突然高调吐槽,“真不理解中国经济,咱所在行业算是朝阳行业。咱公司也算是同行中盈利能力很强的,就这样,扒拉算算,一年下来获得的利润,也不够在市区买几套像样的房。”  相似文献   

16.
刘强东 《商界》2008,(10):I0006-I0006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流行在网上买手机,买电脑,买衣服,买化妆品等,而如果他们要买数码产品、家电和通讯设备,相信一定会经常光顾京东商城。因为我们今年已经成为中国B2C行业的第二,时间仅用了4年。  相似文献   

17.
杨云 《上海商业》2010,(4):56-58
认识香格纳的洋老板也有十六年了.他是个瑞士人,叫Lorenz Helbling,他幽默地把Helbling又笑译成"何浦林",这就是他的中文名字.何浦林是上海艺术画廊老板中唯一的一位正宗的欧洲人. 和他第一次见面,那是在上海美术馆的一个展览会上,我们好几个朋友都兴高采烈地在门口等主办人,突然迎面来了一个外国人,他潇洒地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向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了一句不太熟练的中国话:您们好!我想:他一定是画展的主办人,这策展人怎么会是一个洋人?  相似文献   

18.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令无数投资者追悔莫及。早知如此,当初就不会买那么多次级住房抵押债券。遗憾的是,当初并不知道。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人们已经对此作出了多角度的反思,但是不管怎样努力,似乎都默认了“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用加强政府监管来减少市场风险,用升级博弈策略来增加操作胜算。  相似文献   

19.
是否应该用贷款来买电脑,或者说用贷款买多少钱的电脑比较合适,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电脑”,而如果您已经决定用贷款来购买电脑,那么不妨听听本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心 《糖烟酒周刊》2004,(46):33-33
近一二年,促销是乳品行业的主旋律,几乎每个品牌每天都在研究用哪种促销方法来规避竞争对手,增加产品销量,今天买赠了,明天该怎么办?当然大家想出了许多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有降价、买一赠一、赠奶锅、赠IP卡,还有免费品尝、搞公益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笔者留意到几个比较有意思的促销方式。比一般的活动更具经典意义,在此与各位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