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一君 《致富时代》2011,(9):251-251
房地产市场是从事房产、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房产包括作为居民个人消费资料的住宅,也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厂房、办公楼等。所以,住宅市场属于生活资料市场的一部分,非住宅房产市场则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一部分。房地产是国家的重要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房地产投资越活跃。房地产市场是整个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房地产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房地产投资是具有风险的,在房地产市场中存在众多因素,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投资者在投资前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认真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划分以及影响因素,最终制订出详细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2.
海外来风     
《中国市场》2010,(25):12-12
<正>沙特将向外国人开放房地产市场据《沙特公报》6月4日报道,沙特阿拉伯将允许外国人在当地一个正在兴建的工业城内购买房产,这将是沙特首次向外国人开放房地产市场。在此之前,在沙特的外国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9,(11):I0001-I0002
房地产投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房产品除了其使用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性,因而也便其成为了投资客竞相追逐的目标。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如天气般变幻莫测,能否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关系着投资回报的多少。面对现在的市场形势,我们应该如何投资房产呢?正逢2009浙商大会召开之际,本刊房产部特别邀请双赢机构总经理、国家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章惠芳女士来为大家解析。  相似文献   

4.
面对房地产的变动态势,虽然国家关于房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频繁出台,但在表面上成效并不明显。本文拟通过对房地产市场运行中成本与供求因素、市场的商品结构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房产市场价格偏高的结构性原因,以及因投资与投机需求的增长而导致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提出区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采取不同的调控政策、限制房产投机行为、完善房产二级市场及租赁市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向多元化发展,实行进军海外的"蓝海"战略,以应对国内房产市场融资与投资的挑战,如2014年1月,恒基兆业、中骏置业、富力、佳兆业与合景泰富等纷纷实施海外融资计划,而万科、绿地、碧桂园等标杆性房企亦实施了实质性的海外布局。随着当前房产销售的疲软与市场前景的恶化,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各种"救市"政策无法完全应对房产市场的降温,房地产企业更应当着眼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务院不久前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制定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新国五条"。"新国五条"明确指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房产税是指在房产保有环节以房产的评估值为计税依据向房产的所有者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控房价"不是房产"控房价"不是房产税扩围改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港资攻略     
华伟 《上海商业》2007,(6):16-19
港资为什么如此青睐中国内地市场呢?一个原因是内地的经济发展增长迅速;而另一个原因是内地的金融改革相比香港大大滞后。这两重因素就决定了中国大陆所有的市场,不仅仅房地产市场,都是港资青睐的对象。在港资眼中,上海高价房产是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最好的国际性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8.
张茂才 《光彩》2012,(7):62-63
无论国内、国外,学区房都是房市中最坚挺的刚性需求,在中国买家"抄底"海外房产的大背景下,国外的学区房成了其中的香饽饽美国全国地产商协会发布最新报告称,过去12个月,中国人在美国投入90亿美元购买房地产。中国买家"抄底"国外房产市场,一度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话题。专家分析,中国买家热衷投资海外  相似文献   

9.
房屋的基本功能是居住,但在我国却偏离成了"淘金窝",就不难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供方库存积压或囤积居奇、需方无力购房或一房难求的"滞涨"怪象。政府调控往往导致房地产市场震荡,原因在于没有抓住房产资源优化配置这条主线。文章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阐述在我国对空置房产征税的必要性、可行性、阻力、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的房地产"限购令"会对房地产市场走向和住房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对"限购令"发布之后的房地产市场变化进行初步的分析,采用调研问卷的方式,探讨"限购令"对住房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限购令"对房价的抑制效果有限,"限购令"之后房地产交易量总体下滑,但可能出现大幅波动。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房地产价格不会降低,有购房愿望的消费者大多持观望态度;大多数消费者对"限购令"持支持态度,但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持反对态度。"有钱投资房地产"仍是人们普遍的心态,房地产调控未来仍面临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