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文章认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教育传统,大力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2.
“农业要发展 ,农村要建设 ,农民要富裕 ,首先要依靠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体 ,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也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农村社会经济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发展农村教育 ,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红船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头.首创、奋斗、奉献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理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经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在许多层面有所不同,但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也是红船精神的拓展与升华.弘扬红船精神是推进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以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党员践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具有投资与消费的双重作用。当前影响我国农村教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教育消费主体、教育消费供给、教育消费环境和教育投资回报率等。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教育消费供给能力,提高农民教育消费倾向,增强农民教育消费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民知识化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论述了农民知识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全面分析了农民知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发农民求知的内在动因、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农民知识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大历史观视角下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始终从农民利益出发,在根本改变农民社会地位和经济面貌的基础上,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持续性地得到改善。"三农"历史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民生历史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小康"历史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断践行历史承诺;现阶段"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将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乡镇政府在“后税费时代”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导航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还原农民话语权、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农民直接拥有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使用权,以及归还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历史.目前中国走到了必须尽快对农地所有权制度进行改革的阶段,政府尤其?滗 是中央政府的认知对农地制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传递机制、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分享主体则是影响政府认知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农民住房等基本生活设施、卫生习惯、生活习俗(主要是婚嫁方式)、生存方式等生活模式的变化角度出发,认为在现阶段的农村城市化中,农民仅仅是身份上的变化,思想、心理、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仍然带有强烈的农村色彩。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必须对城市化的主体——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各方面综合的再社会化工程,合理健康地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农村为中心。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农村理论的创建、发展和丰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理论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中国70年的农地制度演变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塑造经历了初始塑造、联合经营主体塑造、集体集权与经营一体化主体塑造、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塑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塑造等阶段。历史证明,农地制度的良性变迁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党和国家主导与农民自主相统一,尊重农民意愿并发挥好农民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并保障农户土地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新时代的农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进一步发挥好农民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探索更为包容的农地制度,满足不同农民主体对农地权益的诉求;发挥好农户家庭经营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坚持苏维埃运动的前提下,最先倡导抗日统一战线并实际运用于抗日斗争中的革命斗争实践。东北共产党人在抗日游击战争中通过领导农民的各项抗日斗争,引导农民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并尝试建立农村抗日革命政权,创建游击根据地。这些都证明,东北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史上,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日益严重,10年后、20年后"谁来种地、谁会种地"成为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外学者主要从农业经营人才的结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及新生务农者的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国内学者从农业劳动力的发展趋势,农业劳动力的务农意愿,新型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未来应着重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应性、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及方式、农民培养与教育体系的构建、农业后继者的务农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民发展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来发展农民主体地位.农民发展主体地位的确立要靠国家宏观政策主导,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司法体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搞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门头沟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的自主性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在经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探索出一条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走这样一条革命道路,农民问题自然就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为解决好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形成一套解决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将其发展、深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阶级教育、党性教育和党风教育三个方面。通过教育, 切实扭转了党员干部中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念,较好地解决了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重塑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地制度混同了农村社区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正义和效率两方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深层次利益动因是国家通过其基层代理人--社区组织替代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土地所有权从而获取制度收益.重塑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实质是以增进农地使用效率和满足农民的土地利益诉求为目标的制度变迁.新的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是:使农民成为农地的终极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农民的直接主体,两者通过产权联系构成一个复合主体系统.  相似文献   

19.
陈金 《大众商务》2010,(2):167-16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研究和探索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金 《大众商务》2010,(4):167-16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研究和探索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