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区域和功能的不断拓展,轨道交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加重要。目前上海地铁已开通运营14条线、329座车站,运营里程538公里.工作日日均客流达670万人次。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不仅健全和完善了城市交通体系.也为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空间综合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合于城市群轨道客流预测的方法,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了改进的"四阶段"预测法,即基于运营组织的城市群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法,该法是在分析城市群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情况下采用方式预划分得到公共交通方式OD,再在考虑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运营组织情况下,将公共交通方式OD在综合路网上进行结合方式划分的联合分配,并随后对分配结果进行检验,未达到精度要求即调整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重新分配,直到得到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与轨道交通客流奄之间的一个稳态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合于城市群轨道客流预测的方法,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了改进的“四阶段”预测法,即基于运营组织的城市群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法,该法是在分析城市群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情况下采用方式预划分得到公共交通方式OD,再在考虑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运营组织情况下,将公共交通方式OD在综合路网上进行结合方式划分的联合分配,并随后对分配结果进行检验,未达到精度要求即调整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重新分配,直到得到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与轨道交通客流量之间的一个稳态结果。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大客流、高频次、快速准点、少污染等运输优势,正在成为国内大、中型经济发达城市重点发展的城市交通工具。上海计划在2012年将建成约51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承担日均约900万人次客运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因此,如何组织实施并持续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绩效,是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质量》2004,(12):72-72
上海市最近透露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将从目前的82公里增加到11条线路,总计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线日均客流量从目前的130万人次增加到6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从占全市公交客流总曼的12%增加到35%左右。据悉,2004年底上海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伸段年内投入试运营;2005年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将投入试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带来的不仅是周边地产的升值,同时"地铁+地产"开发模式也正在逐渐被引入北京房地产市场9月28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开通。这条全长28公里的轨道交通,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均客流超过60万人次。人流的聚集和交换带来巨大商机,使四号线成为一条"财富的新干线"。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5,(29):225-227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构建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是满足多样化需求实现公共交通优先的必备条件。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介于快速轨道和常规公交之间的一种低碳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备受规划者们的青睐,同时其地区适用性也引起了争议。本文以昆明市为例,在综合分析公共交通发展形势下,提出了有轨电车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客观需求,并从空间结构和政策环境、交通客流需求以及道路用地条件等视角下对现代有轨电车在昆明市的适用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有轨电车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以及加强快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换乘衔接的重要方式,在昆明市发展具有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激增当中。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交通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除了交通站外都属于全封闭状态,因此,交通站是轨道交通系统与外界联系的窗口,轨道交通中的客流集中和疏散都需要经过交通站完成。因此,可以说交通站对于轨道交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淑芬 《数据》2002,(9):21-22,18
北京城市铁路西线于9月28日开始试运营.在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这一重要决策中,有关部门统计人员作了大量分析论证工作.分析表明,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将是解决北京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催生了城市数字治理,成为实现城市政府善治的新思路。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市政公共交通工程,在市政府数字治理建设的推动下,朝着智能交通的方向迈进。本文阐述了有关数字治理对城市政府及公共管理组织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城市政府数字治理建设对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蕊冰 《上海质量》2009,(5):52-54
如果要在上海找一个客流最密集.流量最大的地方.人民广场地铁站多半可以名列前茅。这里日平均进出站客流约25万人次,换乘客流约35万人次.约占申城现有轨交网换乘总量的1/3。早上8点到9点高峰时段客流量约3万人次。1号线、2号线、8号线三线在这里交汇.周围有重要的政府机关、文化场所、商业区以及写字楼。  相似文献   

12.
成建 《物流科技》2024,(4):41-50
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承载着城市的交通运输骨干任务,积累了蕴含着乘客出行时空关系、出行规律及出行习惯等的客流票卡数据,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首先,设计了轨道交通AFC数据预处理方法,构建了轨道交通客流刚性需求筛选算法;其次,改进FP-Tree算法并用于挖掘刚性需求客流OD,得出精准化的乘客进出站频繁项集;最后,构建基于换乘客流路径选择模型的客流换乘OD挖掘算法,将客流换乘OD转化为线路OD,精准化挖掘客流OD需求,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市郊线路快车停站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服务迈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专家测算,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轨道交通是效率最高的。虽然投资巨大,但一旦投入使用,就以其安全、准时、便捷、舒适吸引了市民。如果从整体效率和长期效率来看,轨道交通比公路交通更经济。然而,由于受私家车的冲击,发达国家的轨道交通曾经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人不敷出,甚至显现出某种衰败相。但随着能源价格的暴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特别是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在重新考虑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了。  相似文献   

14.
世纪大道站是上海唯一一座"四线换乘"的地铁车站,轨道交通2、4、6、9号线在此交会,车站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周边商务楼比较多,公交站点和居民区相对集中,日均换乘客流达35万人次,占总换乘量的近80%。由于当初设计与建筑格局,车站结构复杂,站厅层分为A、B两区,两区互不相通,换乘格局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广以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市区轨道交通线路逐步成网,已经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构成部分,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需求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以新城区轨道交通为对象,着重强调其在交通规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一、国外大城市交通的几种模式  当今国外大城市的交通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轨道模式代表性的城市是东京。据东京有关部门的调查,在东京日平均803万出行人次中,步行为56.5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7%;轨道交通为591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73.6%;小汽车为62.55万辆次,占总出行量的7.8%;自行车、摩托车为62万辆次,占总出行量的7.7%。可见东京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轨道交通,即电车(在东京被称为高铁)与地铁。东京的各大会社有约定俗成的定规:公司“常务”以上的高级人员,上下班不准乘坐小汽车,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般乘坐电车或地铁。实际上,不仅是常…  相似文献   

17.
郭继杰  张勇  孟宁  赵玉梅 《价值工程》2022,(31):155-157
近年来,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加速,先后建成运营地铁1、2、12号线,有效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对减少居民出行时间、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大连市区受山地丘陵地形条件限制,城区内自行车出行较少,轨道交通接驳以常规公共交通接驳为主,为准确掌握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的特点,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本文结合常规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地铁AFC数据,分析大连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的现状特征,以此获取大连公共交通出行地铁与常规公交接驳出行一般特征,寻找主要公共交通运行的接驳焦点,并提出对相关线路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大型超市已经成为居民购买日常用品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居民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规划需要抑制人们日常生活对小汽车的依赖性,避免社会分异和城市蔓延式发展。首先研究商业网点分布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藕合关系,可以看出在郊区两者之间缺乏配合。通过对上海近郊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居民大型超市购物出行的调查分析,研究站点地区空间规划设计及公共交通服务对人们购物出行的距离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在城市近郊地区TOD建设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大型超市选址、居住区设计与地面公共交通的整合及换乘的规划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也有助于我们的规划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地铁1号线、2号线和明珠1号线的相继建成,使城市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期间,上海还将重点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预计到200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200公里以上,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线网构架。 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在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对线路间换乘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999年底,上海开通了“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公共交通非接触IC卡作为轨道交通的储值票使用,较好地解决了持卡乘客的换乘问题,但还是不能解决不持有公共交通IC卡而购买单程票乘客的线路换乘问题。为此,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单程票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筹码型)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为方便购买轨道交通单程票的乘客换乘其他线路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有效办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具有占地少、运力强、运行速度快、节能、少污染的显著特点,应成为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