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茹勉 《黑河学刊》2014,(11):83-85
在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中,关于词义、用法以及褒贬色彩等的对比研究较多,而对某一特定领域里同形异义词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商务日语的中日同形异义词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先行资料的查阅、分析与研究,整理出86个中日同形异义词。这些词将在今后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把拟声拟态词归类于副词,属于副词的一部分,但在实际使用中它还可以转移为其它词性;同时,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表意细腻,是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3.
陈莉 《魅力中国》2011,(14):269-269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接头词。接头词数量大,用法较复杂,这给我们的日语学习增加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总结了现代日语常用的接头词及其用法,希望能给学习日语的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由迪思 《魅力中国》2013,(26):261-261
初学者在学习英日语代词时.通常将英日语中人称代词进行简单的对应,如然而这种理解在涉及到上下语境时常常会出现歧义。本文结合例句从七个方面对英日语人称代词的变化及用法的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日语的指示词分成“コ·ソ·ア”三个系列、而汉语的指示词只有近称的“这”和远称的“那”两个系列、普遍认为[コ]系指示词的大多数对应的是[这]、[ソア]系指示词对应的是[那]。很多日语学习者,初级水平的不用说,连那些中上级水平的都经常会误用这些指示词。比如以下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圈,现代日语中仍在使用诸多汉字,因此两国的语言中存在大量同形词.从语言接触角度出发,以HSK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汇表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中出现的同形词作为语料样本,以江苏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个案,本文从中日同形词的定义、分类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和对比研究.对中日同形词中误用频率较高的同形异义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孙静 《黑河学刊》2013,(11):146-147,152
从分析词块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特有的优势入手,进而分析了词块教学法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从培养学生词块意识增强词块能力等方面针对应用词块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唐燕 《新西部(上)》2013,(7):110-110,1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的过程中创制出大量的汉语新词,特别是曾有过留日经历的鲁迅,其作品中有多处使用日语词汇的痕迹。本文以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散文以及私人日记和书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作品中日语借用词的使用情况及表达效果。认为这些词汇诞生之后,对中国进步思想家和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万璐璐 《黑河学刊》2010,(10):67-6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关于色彩词,汉语、英语和日语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透过其文化象征意义的对比,可以提高中英日的相互表达能力,对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喜梅 《魅力中国》2010,(26):234-234
本文论述了词块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来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词块意识,扩大学生掌握的词块数量,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静普 《魅力中国》2014,(24):234-234
在日语的许多句子中经常出现人称代词省略的现象,汉语语句中人称代词所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本文主要从探讨在日译汉语的过程中,人称代词的加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同属于亚洲文化圈的韩国,地理位置上与中国一衣带水,历史文化上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其文化语言中也有很多地方体现着儒家文化色彩,因此合作教学中在对汉字词的教学方面也应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韩语中的汉字词和在韩国这种特殊的合作教学环境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词块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表明词块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正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以《大学英语A级考试真题》为教学案例,全面演示教师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词块理论、积累词块基础、培养词块意识的教学过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爱华 《黑河学刊》2010,(10):68-69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普遍存在着学生词汇量不足、中式英语表达法较多、语言表达缺乏流畅性和地道性等问题。词块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通过对比性教学实证研究,证明了词块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称代词在日语的发展历史中经过了反复的变迁,但是作为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僕”是从汉语的“僕”演变而来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时间的变迁,汉语和日语中“僕“的用法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枫 《西部大开发》2011,(11):112-112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我就生字词的确定,生字词的解决,生字词的巩固做了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17.
梅佳 《黑河学刊》2010,(10):66-66,71
日语中存在大量汉字,且日语汉字大都有两种或多种的读音,致使日语学习者时常会在其读音方面产生疑惑。其中"何"字的读音便是一个例子。笔者从日语中"何"字的出现形式入手,对其读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日语教学者提供一份参考,同时也对广大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苏轼写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都极高,苏轼作有有5篇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无处不在的相思情怀使这些词成为北宋词坛上表现昆仲情谊的难见而极佳的词作,更可以从中一窥苏轼归隐情结从萌芽到深化的过程。本文主要对寄远词内蕴进行考察,从文本研究入手,力图对苏轼中秋词寄远词中的相思归隐心态进行真实还原。  相似文献   

19.
外来语是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英语占所有外来语的80%以上。因此,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日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的语言特点对于学好日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日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的语音、词形、词义和词类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这类词的基本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法国寓言家拉封丹《寓言集》中寓言的“词场”建立,解析“词场”所包含的补充性隐喻,以及以“词场”为依托重新构建文本对寓意所产生的特殊效应。在对寓言《知了和蚂蚁》的词场进行归纳和划分过程中,直接分析了词场内部的词汇间的对应和对立关系,观察到更多的文本中的隐喻,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整篇寓言获得了寓意的扩展和补充,这一现象在拉封丹整部《寓言集》中都有体现。其创新之处不在内容而在文体,它的美学价值主要来自于单词选择的特色。对这些诗歌词汇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寓言中有相同“义素”的词汇所构成的“词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寓言中文本和寓意的深层次关系,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寓意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