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性风险的持续扩大,为避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规范性管理,必将改变原有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从地方政府债务规范性管理内容入手,阐述43号文对商业银行规模、质量、收益、风险、产品及服务模式带来的影响,探寻商业银行发展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2.
张良 《现代经济信息》2020,(12):156-157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日益突出,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削减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国家对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进行了改革。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43号文",要求地方融资平台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同时不得新增政府债务,此外,近年来政策环境及监管导向使得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合作的传统政信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原有的政府平台类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探索新的基础产业投融资机制,提高信托公司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成为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虽可筹措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却也导致债务风险难以控制。党中央、国务院从体制上、机制上和源头上进行了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的相关部署。43号文的发布更是对现有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深远影响,并形成通过PPP模式进行突破的可能。PPP模式所具有的政府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三大特点,使其有特定的运作模式及权责关系。该模式与原有合作模式相比,更具优势。在全面改革战略中,PPP的机制创新可以产生宝贵的正面效应。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实践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定价机制的问题、政府投入的问题、监管的问题、制度化建设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江涛 《新经济》2015,(Z1):58
中国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局部性和结构性风险的防患和化解。本文主要针对在新预算法和47号文及相关配套政策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被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的转型路径,和风险在资金供给方中迁徙方向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海军 《经济管理》2023,(12):43-6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企正在威胁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国务院43号文的出台为契机,采用2012—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不同地理禀赋的城市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反应。研究发现:(1)当中央政府要求融资平台债务与政府信用脱钩后,相较于地理禀赋好的城市,地理禀赋差的城市的城投债发行得到了抑制,但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却逆向扩张,最终使得其总体债务水平并未下降,甚至显著上升;(2)官员晋升压力会促使地理禀赋差的城市更显著地扩张融资平台债务,特别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但是,一旦城市财政压力较大、土地抵押担保力度不足,则地理禀赋差的城市也难以大规模扩张非标债务;(3)债务治理后,地理禀赋差的城市的非标债务扩张行为在中央转移支付水平低的城市以及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表现更为明显,甚至它们还会显著扩张以基建投资为目的的城投债。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理禀赋城市和不同债务的特征,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反映了分税制下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困局面,为解决这一难题,债务融资成了地方政府最可行的手段。因预算管理制度制约债务融资模式,因此在一个制度均衡的框架下,两者共同形成制度均衡,并存在联动变化的机制。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获得债务资金的模式将会由以间接融资为主转向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自2014年8月底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对今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该文在梳理已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债管理新政对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关系将更加科学明晰和规范,城投债发行难度增大、且发行成本上升,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将更加经济和理性。为此,首先要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债务,为今后转型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融资平台要从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转向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分门别类,科学合理界定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地方债管理新政,助推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4年国发43号文和《新预算法》确立了地方政府投融资新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一些理想化的设想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要求,监督和管理成本较高,而实际的效果却不好,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急剧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需要系统设计,要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继续发挥好融资平台的主体作用,整合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探索可持续的公共资源生财道路,实现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创新债权和股权融资工具,探索地方政府股权投资方式。实现项目综合开发和持久运营,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从源头加强债务监管,增强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分析,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当前因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激增导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反映的不只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不当的问题,还深刻地反映了现有的公共资本投融资体制存在的缺陷。为了加快推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地方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可持续融资模式,现阶段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一是彻底改变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构建以市政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促进地方债务的显性化和透明化;二是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围绕公共财政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体制改革目标,推进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透明化,从而强化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投资计划及其资本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10.
梁虎  张珩 《当代财经》2021,(2):63-74
国务院"43号文"的实施,为研究地方债务的治理效果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场景.研究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金融资产没有产生影响,但会显著增加银行总贷款、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有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地方债务治理能显著增加银行实体行业贷款,但不能显著增加银行非实体行业贷款和建筑业贷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可以通过降低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间接性地影响银行信贷资金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务院"43号文"实施后,资产质量高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企业贷款和实体行业贷款,资产质量低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个人贷款;银行规模可以强化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贷款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促进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应提高地方债务治理水平,强化对银行业务的监管与引导,加强风险管理,保障银行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其建设过程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还要配套其他公共服务.但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而地方政府的融资受到法律限制,于是地方政府通过成立大量的政府平台公司举借政府性债务,长期以来膨胀到一定规模,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积累.在此背景下,中央和国务院自2014年起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举债机制,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职能.基于此,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探讨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11)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精神,2015年,为了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地方债务集中还款的压力,财政部下达了3.2万亿元的地方债务置换债券额度。地方债务置换是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一步走向市场化的标志,对于优化商业银行配置贷款效应,增强防范风险的管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地方债务置换的历史背景、地方债政策出台的意义与即时效应、地方债务存在的问题和置换的原则,以及地方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开元 《时代经贸》2020,(10):74-75
】为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切实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各地方 政府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预算法,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依原稿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 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要严格限制在依法担保的范围内,并要根据合同依法承担相关责任。对没 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一般债券融资,主要依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对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专项债券融资, 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偿还,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这对平台公司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而隐藏于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将对国家经济安全形成潜在威胁。本文基于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特性的描述,结合融资平台财务指标,构建其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将其归结为融资平台负债、资产和利润三个方面;进而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把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状态分为四类,并借助BP神经网络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阈"预警模型;最后,针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实际情况,总结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引起普遍关注。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曾扩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债务也随之增加,同时出现了一些融资不规范问题,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加大。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在深入分析债务总量风险、结构风险和效率风险的基础上,从宏观制度安排、中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微观预警预测模型建立等三方面,提出了化解风险应该采取的方法。即将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结合,通过引入BOT、PPP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创新和民间资本利用的双赢,从而促进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闫胜利 《经济论坛》2014,(7):127-132
从2013年年底至今,中央以及各省纷纷公布了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非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膨胀令人瞩目。尽管当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迅速增长的地方性债务无疑给经济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隐忧。而PP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为化解地方政府快速增长的债务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本文梳理了PPP模式的出台和应用,结合政府债务审计公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予以分析,指出了PPP模式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优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余明桂  王空 《经济研究》2022,57(2):58-7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雇佣。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金融化,进而抑制了企业劳动雇佣。进一步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较大的企业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主要抑制了企业对高学历员工的劳动雇佣。本文一方面从企业劳动雇佣的视角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角度为金融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就业稳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对融资方式的使用受地区特征约束,本文将当前两大融资方式——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和PPP模式纳入统一视野,从经济发展、财政债务、市场开放三个层面的地区特征出发,运用201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融资方式依存度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对融资方式的使用力度,探究地区特征对融资方式差异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偏好映射为融资方式的地区差异,融资方式偏好受地区特征影响,且作用于两种融资方式的地区特征不同:显著影响城投债的地区特征与财政债务状况关联紧密,而显著影响PPP模式的地区特征与市场开放关联紧密。在综合财力异质性影响下,两种融资方式与地区特征间的关联得到进一步细化,低财力组中融资方式依存度与财政债务特征的关联性更弱。同时,城投债和PPP模式间的替代性可能导致PPP模式的优势无法体现。本文为明晰融资方式差异存在的原因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优化地方政府融资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国伟 《金融评论》2012,(5):78-89,125
本文研究中国公共债务期限结构管理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债务融资效率性与稳定性的统一。我们的理论模型证明,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一些具有准政府性质的国有经济部门的短期债务融资在未来发生流动性冲击时会导致资产降价销售和负的社会外部性。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和比较优势原理,我们提出中央和地方债务融资的利率互换方式以及债务期限结构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并且对地方政府不同融资模式的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必然要求公司进行债务融资。我们通过建立比较模型,将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与公司的债务融资行为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而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治理措施本质上是在提高“地方政府公司”的公司治理能力。研究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并且为以往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改革措施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