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期货市场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常出现群集性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类模型是描述这种特性最好的工具。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类模型不仅能有效地揭示市场价格波动的特性 ,还能揭示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发达期货市场的研究表明这些市场价格的波动存在显著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效应 ,中国期货市场应该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3.
4.
7.
8.
9.
基于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利用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偏导图探讨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传导效应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非线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及能耗强度受到彼此冲击后的响应较为明显;能耗强度具有自强化效应,空间溢出作用促进了周边省份经济发展,短期内不利于其外资引入,但长期却能提高外资利用。经济发展产生不可持续的自身累积效应,与单位产值能耗走在了“U”的上行区,但却对邻近区域产生了积极的正向溢出。外资长期利好效应凸显,发挥经济发展和能源节约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却抑制经济发展,强化能耗度,更无法发挥“示范”效应吸引更大规模的外资流入。ICT具有正向的节能、增产和引流效应,分别以倒V和V型形态推进,但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却没有任何影响作用。加速ICT应用,智能化和信息化商业、生产模式转型将有助于更少能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路径与步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的保险市场实践看,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时机已日趋成熟。我国现有的经济金融条件决定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应以渐进的方式进行。建立和实行多层次的弹性费率体系,扩大保险费率浮动权,制定体现地域差别的保险费率制度,保险同业协会制定指导性费率,最终达到保险公司自主确定费率的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险监管朝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模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始终较高。文章以财险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车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4年样本分析了费率市场化与费率水平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的实际费率水平明显低于理论费率;费率监管的严格程度的确会影响费率水平的合理性,其中适度监管模式下的费率水平最为合理。文章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费率水平合理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费率差异的波动性会通过净利润而间接影响偿付能力。费率差异的波动性越小,净利润越高,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应慎重选择费率监管制度。文章建议我国保险市场应采用适度监管的费率制度,完全放开的费率市场化略显激进,不适合当前国情。这样不仅能使费率水平更加合理,还不会威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昆明市为例,分析了昆明市急需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的现实原因和有利条件。笔者同时对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升.本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建议: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施行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以及建立互动支持系统,促进"低保"受益者就业. 相似文献
14.
15.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生态村镇系统建设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朝林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8,(5):18-22
本文针对三峡库区自然环境承载力弱,而三峡库区移民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农村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峡库区生态村镇系统的设想,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三峡库区生态村镇系统的具体内容包括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生态农户、生态村。本文最后建议在大宁河大昌镇和双龙镇建设生态村镇体系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及其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勃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61-65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建设科学而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无疑是解决当下我国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资金提供不充裕、养老服务项目不齐全、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要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谢成锁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5):7-13
近年来,新西兰政府对于科技体制的调整值得关注。重点对2012年7月成立的商业、创新与就业部的职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其成立的背景及科技投入情况。新机构的职能是支持新西兰人才、创新和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前景;改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此外,简要介绍了新西兰皇家研究所与新西兰风险投资基金的企业化运作情况,以及政府统筹创新链上中下游的一个典型案例。新西兰重振经济对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经验、皇家研究所的企业化运作模式以及组建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做法,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