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农村劳动力农外就业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民的择业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正在逐步减少,在保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更多的农民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时间从事农外行业,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农外收入,使农外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广东省农村社会经济调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切入点及方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宁 《农村经济》2005,(12):14-17
本文在充分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理论以及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结合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指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点是培育农民农外就业的竞争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农外收入增长的速率。同时,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进而达到农内增收的目的。并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应以间接反哺为主、直接反哺为辅。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吉让余,孙宝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值规律决定的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将导致土地经营与农外产业经济效益趋于一致。劳动者人数和收入水平趋向平衡。此时,农业劳动者人数和土地而积所决定的土地经营规模应视为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4.
苏州农业素负盛名,生产水平历来较高。全面实行家庭联产包制以来,在乡镇工业蓬勃发展,青壮年劳力大批转向农外产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苏州农业仍然没有出现大的起落。但是,勿庸讳言,苏州和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农业生产都存在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越来越突出。近几年,由于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农业经济效益尤其是种植业经济效益呈直线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在我国国情下,要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促进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要繁荣农村必须建设小城镇。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农民“转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积极拓宽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农民步入加工流通环节,延伸产业链;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新岗位,使得一大批农民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走进“农外”领域,成为农产品销售的“经纪人”、企业的“打工仔”、集镇的“个体工商户”……,有效地增加了收入。2001年,全市从事流通、加工、服务人数达24.…  相似文献   

6.
征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征地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趋势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三农”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功夫在农外,根本出路是城市化。据有关资料。2000年底全国共有农业人口9.4亿(包括城市内务农人口)。按农业劳动力占50%计算,农业劳动人口约为4.7亿,其中已在乡企就业的为1.28亿,仍然未脱离土地的约为3.42亿。有人测算:如果我们最终达到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务农的劳动力只需要4000至5000万人,假定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等其他因素不变,未来城市化还要吸纳约3亿劳动力。按一个劳…  相似文献   

7.
地处长江之滨的江苏省海门县海门镇沙东村,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农户承包地出现抛荒和半抛荒的现象,为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村干部动脑筋,议对策,终于找到了一条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实行大户专业承包的路子。起因近年来,由于受市场需求抑制影响,加之种养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造成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比较效益低,沙东村农民也未能摆脱这一束缚,于是纷纷寻找出路,劳动力向农外产业转移有所增加,东部5个组230个劳力已有160个从事兼业经营,占70%,他们…  相似文献   

8.
从对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情况看,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尚不成熟,主要存在三不足:(1)农业内聚力不足.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在农村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情况下,土地转包中要求出包的数量大都超过了愿意接包的数量,普遍出现土地流动的出超逆差.尤其是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在客观上愈是需要土地的自由流动,由于面临无人接包的出超逆差更大,土地的流动愈是困难重重,呈现了愈加胶着凝同的相悖状态.(2)农外拉力不足.转包土地无人接受是一  相似文献   

9.
沙岭镇是沈阳市于洪区的主要水稻产区之一,全镇有农户5658户,2.09万农业人口,1.04万农村劳动力;有57773亩耕地,其中水田占85%;人均耕地2.76亩,劳均耕地5.57亩。随着农外产业的拓展,沙岭镇在一部分农民离农的同时,出现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趋势,土地规模较大的种粮大户开始生,按农牧渔业部颁布的专业户标准,到1986年底。全镇共有种植业专业大户64户,占农户总数的1.13和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力剩余劳动向农外产业转移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因此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应该把路子拓得更宽一些,把困难估计得更多一些,把办法想得更深一些。全国农村现有3.7亿个劳动力,按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农业有2亿劳动力也就够用了,共剩余1.7亿。目前,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吸收了7,000万,还有1亿待转移。有些部门估计到1990年可以转出40%我认为就是到2000年恐怕也难以转出这个比例。我的估计是:到2020年前后才能转出当时农  相似文献   

11.
□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温铁军 □记者:中国农村杂志社主任记者、<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主任 张铁林 张铁林:最近您提出一个新观点,认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功夫不在农内,而在农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地处长江之滨的海门镇沙东村,人多地少,近年来二、三产业逐渐发达起来,部分农户承包地出现抛荒和半抛荒的现象。为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村干部动脑筋,议对策,找到了一条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实行大户、专业承包的路子。流转不畅——土地是包袱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影响,加之种养结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造成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比较效益低。沙东村农民纷纷寻找出路,劳动力向农外产业转移有所增加,东部5个组230个劳力,已有160个从事兼业经营,占70%,他们既保留了责任田,又在二三产业寻找经济收入来源,此种"两栖"经营的状况,对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如近二年来2组有8亩多抛荒地;有的因无力耕地导致粗放经  相似文献   

13.
以土地证券化促进农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端于农村的中国改革 ,已经进行了快 2 5年。2 5年的改革历程 ,取得了丰硕成果 ,1 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告别了贫困 ,解决了温饱 ,在新的世纪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然而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一直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土地流转困难、劳动力转移迟缓等问题 ,而依靠现行的政策思路和解决办法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难道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了问题吗 ?理论界就此进行了探索 ,总结出在 2 0年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运行中 ,确已暴露出一些制度缺陷 :一是农户对长期收益预期不足及农外投资者…  相似文献   

14.
外面春寒料峭,这里却是春意盎然。 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邀请农林界委员专题讨论农民增收问题。一句句言语聚集农民的心声,拨动人们的心弦,构画增收的希望。 调整要从“外部”着手 委员们献计献策,形成一个“强音”:农民增收,助夫任“农外”。要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大批精壮劳力向农外产业转移后,出现了部分农民“有田无人种”,部分农民“有劳无田种”的现象,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形成而涌现的咱粮大户,主是随着以上矛盾的农激化应运而生的。种粮大户的经营形式多种多样。要按人的素质和因地制宜选择确定。各级政府对种粮大户要采取扶持和激励政策,使其健康顺利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没有作为农业资本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物质基础效应农业...  相似文献   

17.
浅议农业部门在实施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姜泽德一、立足农业科技优势,抓好农业生产。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分工与协作,抓好农业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的普及应用,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深入基层,引导和示范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在城市的发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农业的经济效益,另一个就是农业活动的外部性。在当今,由于生物工程,无土栽培,工厂化管理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不再是无利可图的产业。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与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具有不相容性,即农业巨大的负外部性,使得目前在很多城市,农业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虽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农业活动所提供的农产品,景观,休闲场地等,但是农业的污染问题也使得都市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9.
夏武见 《山西农经》2023,(18):75-77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优化和提升,将其应用到农业领域中,能够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业产量和质量。针对目前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需要结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科技为支撑,整合、统筹分配以及合理创新各项资源,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河南省汝州市焦村镇农业发展现状,研究了科技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义,分析了科技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铁  刘健 《农业经济》2000,(12):16-17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或生产经营方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农村对科技的需求骤增,但由于受科技载体、科技受体的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提高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教育的互动关系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农业科技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