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流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专业,如何办好物流管理专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为了探讨和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归纳、总结了一年来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主要做法有(:1)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物流急需人才;(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物流管理模拟实训;(3)经常带领学生到各类物流企业去参观、考察、学习;(4)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与物流企业联合开办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这些研究和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物流产业的发展为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当前物流管理的人才呈现出短缺的基本状况,并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在这样的趋势下却存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难,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本研究分析了物流管理行业和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为切入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竞争优势,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的观点,并提供了创建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措施,以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当今企业需求,专业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一系列问题制约现代物流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了"校企合作、素养为先、学训用融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教育。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我校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引领全省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物流人才,有必要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进行改革。文章通过分析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认为应明确专业定位、突出职业应用,进一步凸显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5.
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亮  李世珣 《中国市场》2009,(36):74-76
目前物流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对高校现有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及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了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孝金  温德华 《中国市场》2008,(32):149-151
物流专业的实训体系建设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物流管理行业和物流企业实用型、专业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对实现国家规定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耿波 《中国市场》2008,(10):152-153
物流人才是我国21世纪最紧缺的12大类人才之一,为了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在专业建设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角度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了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华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华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强化该专业特色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前身--物资管理系成立于1980年.1994年,随着现代物流管理引入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北京物资学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自成立至今,物流管理专业已累计为国家输送专业人才2000余名.  相似文献   

10.
张静 《中国市场》2007,(23):86-87
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师资队伍是培养适用型物流人才的重要保障,培养一支能力不断更新,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永保鲜活力量的"学习型"双师则是办好物流专业的关键,也是高职物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物流专业"学习型"双师的培养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