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助学贷款是为帮助在校学生更好完成学业而设立的贷款项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助学贷款的发放形式单一、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发展新的助学贷款模式,挖掘助学贷款市场的潜力,找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教育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给予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两年来助学贷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教育部的最新数据表明,到今年3月底,全国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累计已达188.6万人,申请的金额累计140.4亿元。已经获得贷款的学生是85.5万人,已经发放的贷款金额是69.5亿元。  相似文献   

3.
我国助学贷款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办理的一种政府财政贴息的商业性贷款。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助学贷款办理中“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正常有序运行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教育事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一)国家助学贷款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二)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三)中国工商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国家助学…  相似文献   

5.
浅谈商业银行开展助学贷款的难点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开办的、以帮助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目的的一个贷款品种.其中需要提供担保抵押、按银行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叫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另一种无需提供担保,并由政府贴息一半的信用助学贷款叫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的推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近期笔者对某辖区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目前助学贷款进展缓慢,与国家要求和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无须任何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自2000年9月在全国全面推行以来.已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截止2003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己达37亿元,帮助了65万名困难学生就学。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扩张。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更是一路攀升。但最近。由于部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7.
《新疆金融》2013,(2):150-154
<正>助学贷款在新疆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另一种是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将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由借款人所在高校转到其家庭所在地金融机构进行审核、发放和收回的贷款,相对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对资金风险控制力较强。此项工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肯定,但由于多种原因,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本文力求通过对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难点问题的原因剖析,提出有效促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意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首批助学贷款的低还贷率现象,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现了持续难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新的助学贷款制度在强化风险控制方面有所强化。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多主体多渠道共同合作,才能够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助学贷款目前包括商业性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两种.商业性助学贷款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是个人消费贷款的一种;而国家助学贷款则以资助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顺利升学和继续学业,各地农村信用社相继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使之成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补充,信用社也赢得了较好的社会信誉。同时笔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存在较大风险,应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政府运用信贷手段支持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助学政策,是解决贫困学生上学费用的一种有效途径。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之初,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但近年来,此项业务在部分地区逐年萎缩,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自1998年助学贷款制度出台以来,已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关键的帮助,可谓是雪中送炭。然而,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实施中存在诸多复杂的问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落实助学贷款政策不仅是贫困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重要保障,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工程。1、商业银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助学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说,承办助学贷款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形式,不仅能提升商业银行在国民心目中的道德地位,而且有利于商业银行树立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4.
对新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钧 《浙江金融》2004,(11):22-23
"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句口号喊了多年,国家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如:设立奖学金、开展勤工俭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其中用助学贷款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决策,也是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积极有效的信贷政策.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商业银行向学校贫困生发放的财政贴息人民币贷款,是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助学贷款实际上是政策性贷款,它体现了对贫困学生的经济优惠政策,对商业银行来说,它属于消费性贷款,又是一项商业性贷款.  相似文献   

15.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对本地生源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或其直系亲属、法定监护人发放的信用或担保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有益补充,旨在帮助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对巴彦淖尔市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办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提出加快助学贷款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助学代款是我国实践全民受教育的基本国策的一种重要资助形式。现阶段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渐显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政府提出的"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政策的推行。本文对高职院校助学贷款工作的现状做了科学的分析,为完善助学贷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帮助了许多家境贫寒学子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梦,但大学生助学贷款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讨论大学生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助学政策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是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时教育部提出的口号。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国家于1999年推出了财政贴息、不需要经济担保、由商业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开办五年多的时间里,这一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策目标并没有很好实现,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助学贷款性质的准确定位,造成了教育的公共性与贷款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支点,信用风险是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一个障碍.一方面由于部分贷款学生信用不佳,另一方面由于无论贷款银行还是学校都缺乏相关的防范机制,使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信贷率上升,也就成为该贷款品种持续扩展的瓶颈.因此,建议建立相关机制,并由政策银行承担助学贷款,是扩展助学贷款,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与政策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是利用金融手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安心求学。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六年以来,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帮助优秀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