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原因及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目标的要求,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通过操作目标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而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总方针和措施。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政策不可取代的。分析近年货币政策的效果及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有利我国货币政策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6,(4):99-101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新货币政策工具应运而生。文章通过总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和操作情况,从烫平经济剧烈起伏,精细化市场操作,增加商业银行补充流动性渠道,降低融资利率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其对实体经济及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上半年中央采取的系列调控取得良好成效,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过4次通货膨胀时期,原因各不相同,中央银行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措施,不断调整着货币政策的节奏与方向,其实施的效果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可以看出,央行在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将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来探讨我国此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依据;并具体通过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的分析来考察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最后结合实际,对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其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关注焦点。美联储7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及主要官员在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信息表明,美国将于今年10月份退出购债计划,随后可能加息。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给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应高度关注,早定对策。  相似文献   

7.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马车的驾驭者,央行通过调控货币的数量和价格,即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变量,力求实现物价稳定、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战略目标。财务公司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既是货币政策的直接承受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经营单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央行货币政策运作方式和变化规律的分析,寻求财务公司在货币政策调整条件下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疲软、通货紧缩,是人们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到位,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大投资,刺激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在松紧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控制经济的不断“升温”和通货膨胀方面,我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近两年来,在同时松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解决经济疲软和通货紧缩的问题上,我们还处在探索中。货币政策从多次降息为标志由紧到松,但由于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和货币政策功能的局限,松动的货币政策,对拉动经济增…  相似文献   

9.
贸易开放度提高对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取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小型经济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经济开放水平下各货币政策规则的表现与福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提高通过改变各宏观变量对外生冲击的反应程度影响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在促进产出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福利损失.根据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中国应该在保持通胀和汇率稳定性的前提下谨慎提升贸易开放度.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央行不会动用利率这样的“市场化手段”调整货币政策。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报告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持续高油价的推动下,近期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有所显现,各主要经济体的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面对这一形势,各国纷纷加快了货币政策紧缩的步伐,各国央行的政策方向已明确地从防止通货紧缩支持经济增长转向了防止通货膨胀.政策调整将对世界经济增长、金融商品市场、汇率稳定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应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注意防范商品市场风险;同时,应利用我国当前低通胀的有利时机,加强通货膨胀预期引导,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信誉,增强政策的预见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财经要闻     
☆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阶段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局部调整模型的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梅  焦连英 《价值工程》2006,25(12):123-126
借鉴成本最小化行为引发的局部调整模型,采用1999年一季度至2005第三季度数据,建立我国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回归结果显示,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166,利率弹性为-0.096,通货膨胀弹性为-0.645,基本符合一般市场经济特质。根据我国近期宏观调控目标进行短期动态预测,得出2005年四季度至2006年四季度名义货币供应量M1季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3.2%,表明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外部冲击形成空前压力下,我国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紧缩倾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作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在转轨时期所具有的经济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并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模拟了2003-2004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由于传导机制的不畅,导致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果、旨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减税政策的效果不明显,而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提高职工工资的政策效果则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构建纳入汇率因素的货币条件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指标,可以有效地缓解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决策困境,有助于货币当局获得一个全面反映货币松紧程度的定量指标,以利于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此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可以估算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在货币状况指数中的时变权重,从而得出1996年以来扩展的货币状况指数,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形势解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以来,货币政策累积的紧缩滞后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信贷额企稳回升,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市场利率小幅下行,货币政策自主性和及时性有所增强。根据二、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并考虑9月以来欧、美、日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密集推出对我国的影响,明年的货币政策需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标:分析不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下的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及福利效应。研究方法:将内生化的政府支出(税收)政策以及包含汇率的价格(数量)型为主的混合货币政策一并纳入一个小型开放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放开,财政政策方面,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效果越来越好,政府支出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效果越来越差;货币政策方面,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及利率上升的跨期替代效应减弱。从社会福利损失的角度分析表明:无论是与内生化的政府支出(税收)政策组合还是与财政赤字政策组合,价格型为主的混合货币政策始终优于数量型为主的混合货币政策。研究创新:考察在高、中和低三种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中国不同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相互作用和经济效应。研究价值:为资本账户放开过程中合理地使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变量分析与财政货币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人民币利率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显得愈发重要和突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和新阶段的出现,宏观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愈加紧密,彼此间的影响愈发深入.本文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货币政策的调控为主题,对货币政策影响下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以及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作出相关论述和建议,以期能够给有关人士带来有效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这表明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走向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那时面临通缩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经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后,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对于2008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货币政策为何会发生变化?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为您解读十年首变的中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