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天津     
《中国城市经济》2008,(8):94-94
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事与市民同等政策 为解除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天津市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在津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教学、学籍管理、教育收费、评优奖励、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天津市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城镇化强调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尺度不同,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发展质量,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让“就地城镇化”的居民在当地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一代农民工的退出,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进入到城市,他们逐渐成为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体。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社会网络等方面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社会排斥,他们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社会排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一大障碍。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为国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会议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第三点最引人注目:要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迂子女就学问题。根据规定,此后,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弟将可以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待遇,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市人员分为城市居民和非城市居民,强制性的为非城市居民贴上"外来者"标签;并设置一些条件,通过户籍门槛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从而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到城市主流人群中,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城市边缘化。  相似文献   

6.
户籍改革的逻辑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论文)户籍制度产生于传统发展战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并在改革时期因城市居民在城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谈判地位而继续得以保持。彻底拆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有赖于三个条件。第一,地方政府发现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政策既无助于解决失业,其实施也不再有充分的合法性;第二,城市居民发现外地劳动力并不直接构成他们就业的竞争,他们能够充分就业并不取决于外地劳动力的存在与否,以及数量多少;第三,城市福利体制的社会化,依赖自我融资而不再依赖补贴。户口所含有的福利因素与户…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进城务工者普遍有强烈的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他们当中有72%的人表示愿意与当地城市居民交往,有82%的人“喜欢城市的生活”.69%的人“希望能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分子”,90%的人“希望能被这里的城市居民尊重”。从这份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来务工者对城市以及城市生活是充满向往,对城市居民抱有善意的态度,有着强烈的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认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所实施的片面城市化政策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隐性成本,降低了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性,阻碍了我国产业在空间上的高效集聚。因此,为提高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和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有必要着力推动以流动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教育回报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两次劳动力调查数据,考察了城市中来自于农村的外来劳动力和城市本地劳动力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回报。研究发现,不论是来自于农村的外来劳动力,还是城市本地劳动力,仅仅接受初中教育对工资提高的边际作用已经不大。外来劳动力在高中或中专阶段的教育回报显著高于城市劳动力。对外来劳动力而言,接受高中或中专教育是显著提高工资的重要转折点;对城市劳动力而言,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才是显著提高工资的重要转折点。文章指出,国家应该对义务教育以上阶段的教育加大投入,在增加可用于农村教育的资源的同时,应该逐步提升高中或中专教育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在城市地区,则应该让更多高中或中专毕业生接受大专及以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陈钊  徐彤  刘晓峰 《世界经济》2012,(4):79-101
基于上海和深圳市的社区入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社区层面上的收入差距会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是,这种示范效应存在着人际差异,在外来居民中,较低教育水平者获得更强的示范效应,在本地居民中,较高教育水平者获得更强的示范效应。本文将这一发现归因于城市内部高低端人才的互补性,以及户籍制度导致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对外来高教育水平者的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