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17日,连阴雨刚停,沉寂的武功县游凤镇游凤村街道上便热闹起来.留守家中的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在闲话家常中刺绣纳鞋. “谁也没想到在自家门口就能挣上钱,自从计总将刺绣公司建到咱这儿,每月挣300元不成问题.”62岁的马大妈做活计已3年,她口中的计总,名叫计清. 作为全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武功县馨绣民间手工布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计清曾当过美术教师、专业美工、文化馆员、艺术总监,不同的人生经历都离不开一样东西——刺绣.用计清自己的话说就是:“刺绣是门很能挖掘人潜能和灵气的学问,而这门学问己融入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体经济》2013,(8):13-13
刺绣,又称丝绣,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亦称“女红”,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工艺。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借助针的运行穿刺绣制而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花纹或文字的工艺,刺绣是完全的手工艺。在汉代,刺绣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宫廷服饰、日用品。到了宋代,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进了中国刺绣工艺在宫廷与民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欣  马振宇 《老区建设》2009,(24):36-37
“哭嫁”是土家族女性站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对自己人生的一次理性回眸,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与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进入媳妇角色做心理准备。哭嫁歌作为土家族的文化奇葩,是土家族妇女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展现了土家族婚姻制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曼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5,(3):114-115
刺绣在古代中国,是女子温柔、贤惠、多才的象征。古诗词中“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对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描绘,让人们领会到那种化平淡为神奇的技艺的精湛。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刺绣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工艺流派。其中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的蜀绣,被史书《华阳国志》称为“蜀中瑰宝”。  相似文献   

5.
视觉     
《中国西部》2012,(13):8-11
近期,北京,在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成果大展展出了近2000件精美的展品,从云锦织机、民间刺绣、木雕、内画到剪纸、年画、唐卡、泥塑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6.
时间公元2003年10月9日地点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铁坑村缘由掌坛师张毓福主持铁坑村张氏家族的祈福逐疫仪式,当地俗称“冲傩还愿”。“傩堂戏”是流传在黔东北一带的土家族和苗族中, 以傩仪与戏剧表演为一体的驱鬼逐疫仪式。傩堂戏以“堂”为表演舞台,“祭中有戏,戏中有祭”, 在傩与戏的相互穿插中,完成一系列傩祭仪式和戏剧表演。傩完成与神相关的一切祭仪法事,戏则以娱人为目的,在增加热烈气氛的同时,达到酬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苏、湘、蜀、粤“四大名绣”,而南通的沈绣是继承苏绣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朵刺绣艺术奇葩。它是清末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先生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  相似文献   

8.
唐卡系藏文音译,是指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唐卡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于一身,近年来成为收藏界的额宠。艺术品市场有这样一种说法:唐卡既是挂在墙上的“历史”和“艺术”,也是挂在墙上的“股票”。2002年4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刺绣红夜摩唐卡》,以2912.651万港元成交,创当时亚洲刺绣工艺品最高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1,(13):46-47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羌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的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白恒玺 《发展》2002,(12):43-43
首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后,对庆阳地区的收益和启示是多方面的。除实际经贸成果外,尤其“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皮影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蝙皮鼓一绝”、“天下公刘第一庙”等七大荣誉命名,等于向国内外发放了七张文化名片,有巨大的宣传助推作用。尤以被誉为庆阳“四绝”的剪纸、香包刺绣、陇东道情和环县皮影积淀了深厚的庆阳历史文化底蕴,民歌、书画、泥塑、面塑、布贴、编织等民间艺术也同样具有发展潜力。庆阳地区还活跃着一大批民间巧妇、民间艺人,并拥有一大批区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民俗文化专家、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