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方式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两种转移模式的互动特征、内外制约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两种转移模式呈明显的轮替关系,转移模式失衡和被动调整是改革开放后一阶段收入分配效应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转移和产业转移,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经济和社会面貌,然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给农村养老等模式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比例大,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会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耕地面积与农村人口不成正比,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再加上改革开放效应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而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分析其负面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城乡关系理论出发,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民收入提高、再配置劳动力和促进农村发展等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城市、农村和政府三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相似文献   

6.
瞿余 《消费导刊》2014,(7):144-14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论述了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张卉 《广告大观》2010,(3):4-11
本更首先通过二手统计资料和一手调研数据.全方位描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和动因。其次,通过将劳动力转移划分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转型两种家庭收入模式,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收入的提升作用.最后.本又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消费趋势、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婷婷 《商》2014,(3):190-190
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经济具有小城镇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业集群能够吸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并且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产业集群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及其所具有的经济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分析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状况入手,提出了我国未来可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