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多城市的探索性问卷调查,研究城市准移民群体中规模庞大、亟待关注,却被忽略的知识型准移民青年的社会适应与城市融合问题。从道德社会学视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关系"、"制度"、"区域选择"三个中心概念入手,通过对移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国侨民的调查,论证了移民的"异国适应"主要取决于迁入国的移民制度和迁移者的"关系"强弱亲疏.种族歧视性导致了移民在初始状态的不平等,影响了其适应的进度.但对于迁移者个人的心理感受而言,种族群聚地是其最理性的区域选择.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移民无疑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实体经济,还影响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大量城市移民失业,加剧了城市移民就业歧视的现象.而城市移民的就业问题更是关系我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本文从就业歧视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城市移民就业歧视的成因以及城市移民就业歧视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250个地级市"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发展质量效应.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相比"被动调整型"撤县设区,"主动适应型"撤县设区更能提升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相比普通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撤县设区"对其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反而较弱.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是通过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集聚效应作用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并且是通过提高辖区行业的多样化水平而非专业化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集聚的国际移民日益成为我国城市治理的新难题,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主流社会对移民的态度4个方面。基于社会融合的视角分析国际移民在我国城市中的治理难题,能够促进城市的和谐运行与经济发展。为了推动城市与个体的和谐共生,政府可从释放社会活力、加强政府管理、培育移民文化、发挥信息优势4个维度探索"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移民在地理上的聚集与对城市主体居民的隔离,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聚集与隔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表现,但总体而言,目前工业化国家的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移民的聚集与隔离情况.移民的聚集与隔离与其在迁入城市中的融合有密切的关系.梳理了有关移民聚集与空间融合的理论脉络与研究进展,探讨了国外移民聚集与隔离的理论对于我国流动人口相关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参与规划论证、定位城市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做好城市改造与搬迁决策服务,是防范"城中村"形成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对城市化下"城中村"的产生原因、背景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城中村"产生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商贸流通业集聚发展有助于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和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化,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变迁.本文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双重路径探讨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城市规模影响机制,进而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就二者的非线性关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商贸流通业集聚初期会促进城市规...  相似文献   

9.
"两湖"平原城市集群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龙 《商场现代化》2005,(24):160-161
研究"两湖"平原城市集群,对培育"两湖"平原"经济心脏",提升我国中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两湖"平原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运用城市群等理论,提出"两湖"平原城市集群"中心城"、"核心圈"、"卫星城"等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信息"、"块域"、"人文"、 "风水"四种理念,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