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确定能否将意愿调查法应用于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评估。研究方法:实例验证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1)意愿调查法能够兼顾农民、用地单位和政府三方对征地补偿标准的受偿意愿、支付意愿和决策意愿,测算结果更具可执行性。(2)意愿调查法测算出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略高于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符合“适当提高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和有利于提高农民现有生活水平[1]”的原则。研究结论:意愿调查法是进行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评估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与验证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阐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产生背景,分析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和验证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算方法中,土地年产值法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市场比较法所依据的比较案例缺乏市场基础;叠加法只包含了土地对于农民效用的58.34%[1],所以仍然对农民权益造成侵害;剩余法较能体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权益。(2)以不低于农民现有生活水平和足以支付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作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验证条件有欠公平并缺乏可操作性。研究结论:(1)目前,应以剩余法为主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市场比较法是发展趋势。(2)以被征地农民的实际社会安置成本作为征地补偿水平合理与否的验证标准。(3)以征地为契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农用地保障系数平衡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区片综合地价存在的问题征地补偿制度是协调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与国家权益冲突的基本制度。在西方国家,土地补偿制度政策宗旨是最大限度弥补被征地人因土地征用而引起的损失,恢复被征用人财产利益和有关经营利益被征用前的状态,维持其私人和商业生活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征地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特点的征地补偿制度,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制订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实行按价征地,对失地农民给予合理补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按照农用地质量状况、土…  相似文献   

4.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确定方法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目的: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针对征地补偿价测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区片综合地价确定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区片综合地价确定的技术路线和影响因素,提出地价折中法、社会保障价格法、地价构成法、预期收益还原法等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并在广西邕宁县、北京市采集相关数据对部分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确定征地区片价时要考虑预期收益,并应选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广西征地补偿将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度,自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原征地统一年产值补偿标准同时停止执行。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依法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本轮更新调整后,全区征地补偿标准平均水平为44269元/亩,与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客观确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研究方法:以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资料为数据来源,根据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影响因素与已发生征地交易价格的相关性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研究结论:此方法不仅使征地区片的划分更具客观性,并且通过各影响因素相关程度的对比,提高征地区片划分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叠加法作为现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区片价)的测算方法之一,有其自身的弊端和局限性,为了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充分体现土地价值,提高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本文根据农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改进叠加法原理,在综合考虑土地的多重功能的基础上测算区片价;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叠加法评估的区片价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的弊端,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征地后用途不同采用不同的确定方法能够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障农民权益,充分体现土地价值,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结论:公益性用地采用地价构成法,非公益性用地采用基准地价反算法,从不同角度测算征地补偿标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从2012年1月1日起,天津将全面实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相分离制度。天津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天津市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为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等问题,逐步建立征地补偿资金预存制度。  相似文献   

10.
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凤荣 《中国土地》2005,(10):17-18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解决我国目前征地过程中存在的补偿矛盾,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随《通知》下发了《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测算指导性意见》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制订并公布本地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这标志着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12.
现行征地补偿的不完全性和非公平性,加剧了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构建征地市场补偿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维护社会稳定.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设计成本大于效率 从法律规定和各地实践来看,现行以产值标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实际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补偿,属于不完全补偿制度设计,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不能匹配,与被征地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土地收益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正>南京: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日前,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的通知",将在继续执行由征地区片价补偿费、青苗和附着物综合补偿费两项构成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征地区片补偿标准并调整分配方式。调整后,一级区片的征地补偿标准提升至14.84万元/亩,基准人均土地为0.7亩/人;二级区片的征地补偿标准提升至11.11万元/亩,基准人  相似文献   

14.
顾勇敏 《中国土地》2005,(10):15-16
浙江省杭州市在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方面起步较早,《杭州市市区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已公布施行了两年多时间,在征地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现将杭州市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做一些介绍,供各地借鉴参考。制订征地综合补偿标准的背景和依据杭州市于2002年11月22日公布施行了市区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在该标准出台前,该市征地补偿时执行的是2000年5月颁布的《杭州市区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及税费标准》(以下简称原标准)。原标准主要依据土地年产值的倍数、人均耕地比例、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方式等因素测算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相似文献   

15.
征地区片划分是评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基础和关键,随着GIS技术的广泛运用,采用ArcGIS软件.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平台扩展功能,结合泰州市征地区片划分项目,形成了扩散和非扩散凶素冈子的作用分值图,加权求和计算了各评价单元综合分值,然后采用总分频率曲线法来划分征地区片并确定其级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地征转用的价格增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农地征转用过程中的土地价格变化及其对农民利益的影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利用1990年以来的国家建设征地数据和农地产值、城市基准地价等数据,测算出1990—2003年间,农民集体在土地征收环节的贡献值约2.5万亿元;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损失更为严重。研究结论: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对农民利益损害严重,应推进征地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工作。《通知》要求,推进征地补偿新标准实施,确保补偿费落实到位。全面实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探索完善征地补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社报道,为了进一步完善征地秆偿办法,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工作进发,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制订并公布奉地区征地统一年,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这标志着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没有明确标准阶段、规定年产值标准阶段和辅助参考区片综合价阶段。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存在诸多缺陷:产值倍数法不科学、补偿范围过窄且分配方式欠妥以及补偿原则模糊。经过几年的创新探索,2001年确立的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今后应不断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补偿方式采用“公平补偿”、扩大补偿范围、建立合理的补偿费分配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郑振源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23-27,83
研究目的:现行征地制度的最大弊端是土地补偿标准过低,如何合理确定土地补偿标准仍是征地制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厘清地价形成和分配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和物权法的法理,对三种主要的地价形成和分配理论进行了讨论:(1)土地增值是由于土地用途的转换;(2)土地的外力增值不应归土地所有者,应归之于社会;(3)土地开发权属于国家或全民,开发收益应收归国家,由国家分配。研究结论:应当以当时当地土地正常的市场价格作为土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