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影响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一般因素与经济因素。其中,一般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因素等,经济因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等。指出了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模式的决定作用,以及社会保障模式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区住和历史因素、国家政策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从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旭  凌亢 《经济前沿》2001,(2):68-7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资本、 劳动和土地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逐步下降,而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方式、规模经济、知识进展以及制度变革等因素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因素。金融无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通过自身发展以及诱致其他因素促进了经济发展。金融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多大的贡献度呢?我国学者王广谦(1996)研究表明,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在经济总增长率中占到了19.6%,也就是说金融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达到1/5。金融机构中的商业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多少?本文借鉴王广谦对金融贡献度…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受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是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但同时,经济文化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特色资源,可成为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依托。经济文化产生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过程,与经济发展存在依存互动的关系,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是其典型特征。经济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的经济活动具有规范作用,对创业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改进与创新发展,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提升。因此,必须重视经济文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界定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概念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利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旅游经济非均衡程度是促进全国和三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正向因素;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在全国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作用减缓,而在西部地区仍然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仅在全国范围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区域制度环境还不健全,对旅游经济发展没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促进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贯彻执行分类指导的基本思想,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提高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还需要协调旅游经济与其他第三产业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新会市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经济系统中的环境因素和系统内部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制度,自然资源、人口、科学、教育、文化、国际环境等,这是引起经济系统变化的外因。系统内部因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资源配置、规模经济及组织管理因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全年经济增速达到10.7%,CPI上涨1.5%。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依然看好。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研究经济因素,而且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从多层次、多方向研究"非经济"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对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单因素计量模型、多因素计量模型,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面板回归拟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实证模型;其次,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全是EKC"倒U"关系,而是"倒N、S型、U型"关系;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质量的承压会逐渐增大;西部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处于弱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研究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分析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成为决策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如何定量化地分析和揭示影响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潜在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缩小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的重要基础之一。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各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我们必须对各省市经济竞争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的重点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首先对"经济"一词进行定义,并指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代表,揭露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影响经济发展的四个因素即劳动、 需要、 交往和意识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对策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体育经济在我国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将体育经济规划为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目前我国的国情中仍存在着制约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文章通过对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知识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也是形成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知识资源匮乏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关键的就是要开发知识资源,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力资本的跨区迁入,明显地受到来自经济系统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经济的市场化角度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在整体水平上的差异和经济形态的多元化影响了人力资本的迁入,并且其影响的作用程度按高低排序依次为:港澳台经济发展因子、整体经济水平因子、经济多元化因子和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因子。正是上述因素在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形成了人力资本迁入模式上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阐述生态经济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分析制约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根据我国环境资源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人才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要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优化与控制。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三大都市圈,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得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对应的人才战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好。  相似文献   

17.
从激励因素和约束因素两个方面来解释我国园区经济发展。即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有政府、社会经济环境、产出和园区内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激励因素;也包括资源有限性、管理运作人才欠缺、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的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俊飚 《经济问题》2000,(10):33-36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主要议题。障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系列因素有环境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探明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利于今后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和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缓慢,成为了京津冀地区的短板,使得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成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重要的一环.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让人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河北省落后的经济本身已经成为了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陷入贫困恶性循环的河北省,想要跳出这种难以依靠自身走出的困境,就需要依托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用外部资源来打破这种循环.  相似文献   

20.
穆晓 《经济导刊》2010,(3):92-93
人的精神因素是包括个体和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精神气质和风貌等在内的人们内外在行为表现的综合。人的精神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相关已经被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实践所证明,因而也成为经济学者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探索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精神因素,既是重大的学术课题,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