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焕  刘仲英 《经济论坛》2007,(19):118-120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列为银行业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并开始对银行操作风险提出监管资本要求.90年代中期,国际银行业相继发生了重大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如英国巴林银行和大华(Daiwa)证券的巨额损失,这使得国际金融机构充分意识到操作风险的重要性,并开始研究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商业银行的风险与经济资本 商业银行风险可概括为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实践中将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两种情况。预期损失作为正常的财务成本影响银行当期收益,而非预期损失则将消耗银行资本。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并构成银行真正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经济资本是银行用作覆盖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银行损失分为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和极端损失(Catastrophic Loss)。经济资本在数额上与银行经营所承担的非预期损失相等。因贷款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信用风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贷款损失准备金、资本监管与银行财务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考虑商业银行是否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提高资本监管要求将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和改善银行财务绩效的观点是错误的.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业、我国4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及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依赖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水平.银行充足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保证资本监管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持有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资本以弥补损失,可避免个体银行因流动性风险的发生而经营失败,同时防止风险在系统内传播和蔓延.流动比率越高、波动率越小、均值越高的银行所需持有的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越低,反之则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越高.当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正向相关时,银行能根据流动负债的改变调整流动资产的数量,所需流动性风险资本相应越少.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下降幅度越大.或有流动性风险资本略小于流动性风险资本数量.系统流动性风险资本理论将流动性风险纳入了银行统一的资本管理框架,为银行和监管部门制定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监管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兰 《大陆桥视野》2011,(20):68-68,71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2004年~2010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有银行整体的风险和资本监管的变动趋势,同时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对于不同银行,盈利水平,上期资本充足率及上期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和风险的变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不同银行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文献大都研究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而对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则关注不够.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能体现银行实际风险水平的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它反映了银行应该持有的资本数量,通过对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银行实际持有资本)的比较,能够判断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虽然满足了法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但总体来讲,监管资本仍不足以缓释银行的实际风险.  相似文献   

8.
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流程、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体制、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资本额度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风险-损失-补偿"传导原理,构建了基于RAROC方法的贷款风险定价框架和模型.对研究样本的经营成本、风险成本、经济资本等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得出样本企业贷款价格,并与银行实际定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银行现行定价容易低估贷款风险,对非预期损失风险的补偿程度不够,RAROC定价方法可衡量贷款风险并给出适当的价格补偿,这有助于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本文探究如何在金融开放进程中防范金融风险,具体研究金融开放条件下跨境资本流动剧烈波动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基于53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7年的企业数据,本文测度了银行在企业间的信贷配置风险,并探究其在跨境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涌入改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通过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银行信贷配置风险,降低了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别于FDI资本涌入,股权资本涌入和债务资本涌入是产生国际风险承担效应、增大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能缓解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本文加深了对跨境资本涌入、金融中介风险承担行为和银行稳定三者关系的认识,为跨境资本涌入如何影响银行稳定提供了微观证据,对我国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胡杰 《经济管理》2006,(16):73-79
本文运用微观银行理论的产业组织方法,构建了一个含有信用风险和准备金监管要求的风险中性商业银行行为模型。在引入资本监管要求后,借助风险价值(MaR)概念,分析了影响银行行为的因素。结果发现,法定准备金不影响银行的风险行为,但资本监管要求导致风险中性的银行表现出风险厌恶。商业银行有内在的激励去从事风险对冲,并可以从中获益。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银行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固定不变的资本金充足率已难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抵御各类风险,为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规定了更富弹性的资本金要求。通过构建包含违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银行贷款定价模型,本文研究了两类资本金弹性约束:纯粹考虑违约风险损失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兼顾违约风险损失与银行盈利能力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研究发现:(1)前一类资金本约束会导致不当的银行贷款定价决策,本文证明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下采用这类资本金约束,会引起包含系统性风险的违约概率与贷款利率的反向联动,从而使银行失败的风险增大;(2)后一类资本金约束则能有效解决上述贷款定价与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的不合理关系。据此提出在普遍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趋势下,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应高度重视信贷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应兼顾风险因素与银行的赢利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梳理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通过时序研究方法揭示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研究发现,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其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繁荣期监管当局倾向放松监管,这其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利益攸关方的激烈博弈,而在经济衰退期,在金融体系风险的压力下,监管当局会收紧监管标准。从中可以窥见,上世纪20年代前的宽松监管与1929年大萧条,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与70年代经济滞涨,监管加强,80年代初的放松管制与80年代中后期银行大量倒闭,90年代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交替出现的银行业监管放松与收紧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规律性。研究美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历史、监管体系和监管措施,有助于我国加强银行体系的风险防范,完善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诸多不足,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银行资本相关问题的关注,其中对银行资本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的探讨尤为突出。以中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从银行收入多元化视角分析银行缓冲资本与风险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缓冲资本与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水平较低的银行具有较高水平的缓冲资本,银行收入多元化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并有助于积累缓冲资本。研究成果为中国上市银行的稳健经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济资本与商业银行非预期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资本是银行风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经济资本的计量、配置和绩效衡量,可以抵御银行最难防范的非预期损失。并进而建立风隆调整业绩测量模型(RAPM),使商生银行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商行的管理走入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测定苏平贵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比率。实行资本充足比率管理的根本意义在于建立一种约束机制,以资本/风险资产比率约束银行的风险业务,促使银行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保证营运资金的安全运行。计算资本充足...  相似文献   

17.
运用局部调整模型和三阶最小二乘法(3SLS),分析了金融危机如何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上市银行在面临资本监管压力下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的调整。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强化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效果,但也增强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这与监管当局试图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达到维持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初衷相违背。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银行资本调整与风险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监管压力下的中小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监管压力下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调整模型对我国中小银行45组数据分别进行的TSLS分析显示,目前监管压力并没有对我国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调整和资产风险调整产生正向影响;银行资本和风险调整表现出内生性稳定趋势,但不收敛于合规标准;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损失的增加,加剧了资产风险;公开上市对资本与风险调整没有影响。打破中小银行资本和风险内生性的调整行为,需要强化监管约束与资本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开秀  魏灿秋 《经济论坛》2006,(17):103-105,1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震惊世人的事件,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因3万笔交易未经授权而导致11亿美元的操作风险损失等,操作风险成为风险管理的三大重点之一。在我国,有研究表明,在1990~2003年间,公开报道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有71起,涉及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7家,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多的达5.3亿元。而在2005年1月份,有媒体报道,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职员高某,利用职务之便和所在行的管理漏洞,窃取客户存款6亿元人民币,给该行造成巨额损失。因此,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操作风险广泛存在,并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有资料显示,中国挑选出五家规模各异的银行,参加了十国集团国家监管当局之间对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定量影响的测算,中国五家银行的总资产合计占到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48%,按照标准法计算,操作风险的贡献率只有3.83%。  相似文献   

20.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综合风险的重要指标,但该指标对银行的意义一直存在争议,而利率风险是银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却少有文章从利率风险角度考察资本充足率变动对银行的影响.本文采用时变系数非参数方法针对中国上市银行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当利率上升会增加银行收益时,提高资本充足率将增大银行的利率风险.通过分析资本充足率的各种提高途径,我们认为银行大量发行次债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式,可能产生新的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