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流通企业处于供应链末端,关系到供应链所有成员的价值实现,是整条供应链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同时,流通企业网点众多、劳动密集、与消费者接触频繁,因而在吸纳就业、稳定物价、便利居民、繁荣市场、保护环境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从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立场出发,在广大流通企业中贯彻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在流通企业中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找到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路径,并呼吁广大流通企业积极响应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变革,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近期联合组办了"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2.
流通企业"走出去"是促进我国产品价值链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分析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探索流通企业"走出去"促进我国产品价值链创新的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流通企业"走出去"改善产品价值链薄弱环节,提升价值链治理效率,形成"买方驱动的价值链"创新,并推动产品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3.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贸易格局的重大转变。在这种格局转变中,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重大影响。深刻研究"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在流通成本、流通格局、企业国际化、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应发挥政府协调作用;推进流通企业外向型合作;培养商贸流通人才。  相似文献   

4.
连锁零售企业城乡市场“双向流通”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城乡市场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物流配送"单向流通"运行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双向流通"的主张,并就"双向流通"型企业组织模式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求解,对政府在引导连锁零售企业推广城乡市场"双向流通"物流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给予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向型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之后产生了"鲶鱼效应",促进了国内流通产业的竞争及业态的多样化,优化了中国流通产业结构,提升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但同时,也使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严峻考验.为此,应确立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取消外资流通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健全和完善流通法律体系,培育大型本土流通企业集团,保护本土中小流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流通企业实施海外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6.
2018年8月7日下午,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的"农机流通发展专题研讨会"在"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流通工作会议"期间召开。农机流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型企业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媒体共计百余人齐聚青岛,共同探讨农机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会议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主任王跃生主持,来自农业行业不同领域的演讲嘉宾带来了很多前沿的思路,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互助保险、经销商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内容,本期整理了7位演讲嘉宾的一部分观点和论述,供行业参考研判。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流通企业30强"与"全球流通企业30强"在2002-2005年间的历史数据,根据名义汇率折算在这二者之间进行总体上的规模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流通企业与外国流通企业在营业额和店铺数量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如果考虑价格因素,从购买力平价的意义上考察企业的"实际规模",中外流通企业规模差距可能没有初看起来那么大.本文以沃尔玛为例,基于该公司1970-2007年间的财务数据揭示其成功的两大关键要素:(1)忠于主业、专业化经营;(2)稳定步伐、可持续发展.沃尔玛的成功经验不仅对中国流通企业实施规模赶超战略起着借鉴作用,也对部分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浮躁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流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成功运用是其实现标志。本文阐述了现代流通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内容和实施过程,提出"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加快向大规模定制演化,但流通方式却显落后,流通组织面临"脱媒"冲击。然而,借鉴"DIM"的产业组织范式,流通企业能够通过网络节点控制和网内外竞争,实现内部去等级化和外部非一体化,进而与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无缝契合。基于这种内在的契合机理,文章从供应链逆向整合、流通过程再造和"互联网+"窗口对接三个维度,提出了大规模定制下流通组织进行网络化重构的可行路径。据此,三维度的网络化重构视角为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创新提供了补充意义的理论探索,同时,也有利于流通企业扭转当前在制造商去中间化"脱媒"冲击下的微利窘境。  相似文献   

10.
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为何受到限制做了详细分析,且大都将其归因于有限理性条件.但流通企业具有不同于生产企业的经济性质,其本质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或提供者);信息技术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同时也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效率,使流通企业比生产企业更容易利用品牌和统一经营模式进行"复制"和"选择性干预",实现分店扩张.  相似文献   

11.
刘翠芳 《中国市场》2008,(23):36-37
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都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库存管理。尽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管理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各种应用软件,但从库存控制的角度来说,仅仅依靠软件管理是不够的,因为"仓储不是自动化业务,需要人工,因为仓储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流通视角出发,理论层面分析政府补助对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探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政府补助与流通企业效率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并考察国有企业的调节效应。进一步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241家上市流通企业201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会促进流通企业效率的提升;(2)社会责任在政府补助与流通企业效率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政府补助能够使流通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并由此推动流通企业效率的提升;(3)国有企业存在直接调节效应和间接调节效应。相较于非国有流通企业,国有流通企业所获政府补助以及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低。研究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升流通效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现代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许多商品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卖”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流通的先导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在我国降低生产成本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降低流通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现代流通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我们要进行流通体制的改革,重视农村流通和生产资料流通,改造和提升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全面对外资开放,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发生剧烈变革,流通领域经济成分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增强。在此市场背景下,文章构建了涵盖政府、国有流通企业、民营流通企业和外资流通企业多方参与的混合寡占竞争模型,其中,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对多种所有制竞争主体进行规制机制设计以及实施规制,并通过内嵌于国有流通企业目标函数中的规制参数来实现。研究发现多种流通所有制的竞争框架内,最优的政府规制机制应结合不同所有制流通企业的效率比较、国有经济的微观效率损失以及社会整体福利等进行具体设计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对流通市场秩序的塑造、整个产业链条的价值实现以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都流通企业文化创新要遵循系统性、个性化、适应性、开放性、竞合性和人本的原则,在充分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准备的前提下,从员工和企业战略角度评估企业文化创新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文化创新的初步方案,然后在企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企业文化创新领导小组最终确定企业文化创新方案,并组织实施。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化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达到强化和巩固文化创新成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文章基于对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统计数据分析,运用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来分析资本、劳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影响,对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做出评价,认为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基本还处于投入推动型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要实现商贸流通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加快流通企业的技术进步,来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在加大技术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流通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在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政府补贴作为支持和引导粮食行业转型发展的直接手段,对于粮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粮食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助于提升粮食企业流通效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粮食企业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表现更为明显,同时新一轮粮食流通改革强化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在市场化发展处于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阶段时,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均会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处于高水平阶段时最大,处于一般水平阶段时次之,处于低水平阶段时最小。因此,现实中应该重视政府补贴的有效激励效用,以最大化政府补贴对于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贡献;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市场化发展水平,以及针对企业性质和地区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以最大化政府补贴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孟宪娟 《中国市场》2008,(32):90-91
现代物流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中国零售连锁企业应根据自身特有条件,在把企业做大的同时注重自身物流系统的配套发展,使其成为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结束于生产阶段,但完整的商品价值形成过程应该既包括生产阶段,也包括流通阶段,这是流通企业价值观存在的理论前提。流通企业价值观是在继承马克思生产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的,认为生产劳动与流通劳动都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同时,在继承马克思社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原则下,对创造商品价值劳动的社会性进行了再研究,既包括了生产劳动的社会性,也包括了流通劳动的社会性,还包括消费者对包含在商品中的生产劳动和流通劳动的认可。流通企业价值观的提出,对流通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我国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控制力,要完善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流通支持政策,加强对战略性粮食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品牌培育,加大对各地区粮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市场准入政策,进一步明确粮食收购、粮食和植物油等产品的批发、零售、配送等限制类产业的具体实施细节;加强对战略性粮食产品中薄弱品种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大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流通企业,支持国有粮食流通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市场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