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盐碱湿地是黑龙江省典型湿地类型之一,湿地土壤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通过对古大湖和天湖盐碱湿地主要土壤类型草甸土和沼泽土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甸土呈中性,沼泽土为强碱性;古大湖湿地沼泽土及天湖湿地草甸土部分样品中Cd含量超出风险筛选值,且前者中Cu、Zn元素含量均有超出相应风险筛选值状况;两地所有土壤样品中的As、Ni、Pb、Cr和Hg元素含量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对此,提出通过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生物炭修复、并应实施严格管理,开展实时监测与治理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大兴安岭沼泽的分布 大兴安岭的沼泽植被类型较多,面积较大,广泛分布于河谷和沟谷中,仅个别沼泽分布于潜水出露的坡地上。 伊勒呼里山呈东西向横贯大兴安岭,山地南北坡沼泽植被有区别。北坡以塔河为界,东西部不同,各河流域的上、中下差别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一般含量为百万分之几,常用ppm表示。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铁、锰、铜、锌、硼、氯和钼,与大量元素一样,这些元素也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4.
广东揭西县土壤微量元素与有机质和pH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广东省揭西县土壤有机质和pH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全量的影响,对研究区域土壤进行采样,共采集331份表层土样(0~20cm),测定土壤中pH和有机质以及微量元素铜、锌、锰、钼、硼和硒的含量。[方法]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机质和pH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土壤中有机质的平均值为183%,pH的平均值为522,说明研究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偏低且土壤大体上呈酸性。铜、锌、锰、钼、硼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3、6192、30219、106、1611、053mg/kg,锌、锰和硒的平均值高于广东省背景值,铜、钼和硼的平均值低于广东省背景值。铜、锌、锰与pH呈极显著(P<001)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硒与pH呈极显著(P<001)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铜、锌、钼、硒与有机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锰与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揭西县土壤中,随着有机质的积累,土壤中铜、锌、钼、硒和硼含量增加,锰含量减少; 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随着pH值增大,土壤中铜、锌、锰含量增加,硒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下辽河平原,冲积平原是我市主要地貌。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市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盐土和碱土等七个土类;其中:草甸土面积最大,水稻土次之,再次为棕壤,其它面积较小。全市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湿地甲烷的产生和排放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以闽江口3种沼泽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厌氧培养实验测定了距植株不同距离的湿地表层土壤的甲烷产生潜力值,研究了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养温度对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近根际土壤甲烷产生潜力显著高于远根际土壤,而且根系越发达,相关性越大;②经过相关性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培养温度与甲烷产生潜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且温度越高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惠来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对广东省惠来县土壤硒的调查研究,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组合样321个,深层母质土壤组合样79个,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并据此研究土壤硒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出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组分之间的相关性,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惠来县土壤总体属于富硒水平。硒含量变化于0.02~1.41mg/kg,平均值为0.50mg/kg,明显高于全国土壤硒平均值0.29mg/kg。表层土壤富硒面积为60.75%,足硒面积为28.35%;深层土壤中,富硒和足硒面积分别达到了72.15%和20.25%。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铁铝含量、有机碳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影响惠来县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土壤pH、有机碳和铁铝含量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硒含量分布与富集也有一定的影响。整体来看土壤硒含量水平较高,应针对富硒、足硒土地制定合理保护、开发和永续利用的方法与政策。  相似文献   

8.
菌糠土壤改良剂对滩涂盐碱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猴头菇菌糠作为土壤的改良剂,将盐碱土壤与猴头菇菌糠按7种不同比例的配比,以纯盐碱土壤作对照,测定主要的理化性质。研究其对滩涂盐碱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从中探索出最佳配比的改良方法。结果表明:(1)添加了菌糠的盐碱土后,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大多数土粒级在0.20~0.05mm内,占含量的20%以上,达到壤土颗粒含量标准;微团聚体数量增加。(2)添加菌糠的改良后的土壤p H、全盐量均比纯盐碱土明显降低,有机质有含量明显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钾与氮、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其中有效氮和有效磷增幅变化很大,有效钾的增幅平稳。猴头菇菌糠不同的添加量,对盐碱土壤的影响不尽相同。综合不同菌糠添加量改良后的盐碱土壤物理与化学性质的数据,确定最佳改良配方为盐碱土与菌糠的比例1:3。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在不同盐渍化水平下土壤氮组分变化规律,采用BREMNER方法探究盐渍化对沙枣林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酸解液总氮含量、土壤酸解铵态氮含量、土壤未酸解态氮含量均降低,随盐渍化水平变化:0~30厘米土层土壤酸解液总氮含量中盐渍化>盐渍化>非盐土;0~30厘米土层土壤全氮、土壤酸解铵态氮、土壤未酸解态氮含量中盐渍化>非盐土>盐渍土。故本文选取种植年限相同而盐渍化不同的沙枣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盐渍化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河西地区盐渍化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三看:一看树势:对树势弱的果树,应适当加大肥料用量;对有缺素症的果树,应有针对性的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幼树和结果树应区别施肥。二看土壤养分含量情况:通过农科部门进行土壤化验,了解各个养分含量的高低,做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三看来年的目标产量:一般情况下,目标产量高时,秋季施肥量相应较大;目标产量低时,施肥量相应较少。确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被应用到农业、气象、林业、煤矿、灾害等多个领域,但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往往被应用于宏观三维场景,很少会被用于微观要素的三维可视化。近些年来土壤数据的空间化研究和分析成为3S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次研究主要基于GIS、GP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选择吉林省梨树县,从县级尺度研究该县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对研究区已采集的874个土样样本中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通过SPSS 19中的K-S法对养分含量正态分布检验,利用GS+Version 9.0的半方差模型对土壤样本中服从正态分布的养分含量进行拟合,进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在掌握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土壤养分含量的三维空间可视化,研究分析了养分含量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使得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更加深入、直观。文章最后指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晋北典型沟壑区是水、陆面环境过程耦合与人为活动聚集的典型多元生态交错带。以晋北南洋河典型沟壑区耕地为案例,通过实地采样与化验分析,运用经典统计和半方差函数,解析土壤养分空间特征。表明区域有机质等主要土壤样方含量为中等,呈中等程度空间变异;各养分分布特征受自然因素控制,含量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3.
以滇西北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对照地(DZ)和牦牛践踏地(JT)0~30 cm土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放牧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放牧也使得土壤全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地(P0.05)。  相似文献   

14.
寒温带落叶松林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种主要落叶松林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四种不同落叶松林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将样地土壤分为A层(腐殖质层)与B层(土壤层)。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为低地植被的种类与密度。四种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关系为:泥炭藓-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A层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杜香-落叶松林泥炭藓-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B层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泥炭藓-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四种林型中除杜鹃-落叶松林与草类-落叶松林在B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其余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显著。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变现为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有16年龄的塑料大棚,对不同处理引起的土壤电导率、土壤硝酸根含量、土壤钙离子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土壤中NO3-、Ca2+含量与土壤的电导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腐植酸和沸石在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方面效果都很显著;腐植酸在降低土壤电导率和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方面优于沸石,沸石在降低土壤NO3--N含量方面优于腐植酸,腐植酸+沸石处理在降低土壤盐分的各个方面均效果最好;施肥可以快速增加土壤盐分的含量,过量施用肥料会引起土壤养分的快速富集,同时高度富集的养分元素成为土壤水溶性盐基离子总量提高的根本原因;设施栽培必须强调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6.
根据喀斯特地区耕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贵州省兴义市为研究对象,在保证采样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采集混合样和土壤剖面样品(0~100cm),并对样品中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不同耕地类型的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灌溉水田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耕地类型,有机碳含量为23.08g/kg,菜地的有机碳含量最低,仅为15.36g/kg。不同质地类别的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排序为: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随着耕地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之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兴义市增加土壤有机碳固定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合肥市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查清合肥市耕地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IS技术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等软件,从耕地的立地条件、剖面组成、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因子,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函数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合肥市耕地地力分五个等级,一,二,三,四,五等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4.85%,31.47%,35.00%,10.24%和8.43%。[结论]一,二等地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庐江县和肥西县,主要是水田,地貌类型以平原、平畈冲田和台地为主,少数地区存在黏磐层障碍层,灌溉排涝能力较强;三,四,五等地主要分布在肥东县和长丰县,地形部位主要是中坡地、平畈冲田、陡坡地和塝田,耕层质地主要是重壤和中壤,障碍层类型为黏磐层和砂砾层,灌溉排涝能力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与一,二等地相比有所下降;合肥市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巢湖市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肥西县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文章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1)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茶园SOC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4排放量、CO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2排放量和CH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沼泽分布区,具备了开发沼泽专项科普旅游的条件,突出表现在资源的广泛分布,沼泽类型多样、稀缺程度高、完善的配套设施,广大的市场等方面,本文在分析沼泽科普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东北地区开发沼泽专项科普旅游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开展沼泽科普旅游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土壤指标是耕地质量分等的依据,其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对土地整治分区,以及土地平整工程中的表土剥离、移土培肥和土壤改良等关键技术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文章以渝西丘陵区的典型基本农田建设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地统计学与Kriging插值法研究0~20cm、20~40cm和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SOM)的空间异质性,结合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土层SOM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基于LISA聚类图进行SOM分区,进而提出土地整治的应用建议。结果 (1)研究区3层SOM平均含量处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4级,为中等水平。(2)20~40 cm土层SOM的最优模型为球面模型,其余两层均为高斯模型,3层SOM均属于中等变异,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呈不规则的斑状与块状分布。(3)3层SOM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及空间集聚特征,高—高(HH)集聚区分布在平坝与丘间谷地,主要为水田,这与水田更有利于SOC的贮存和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有关,其次为旱地;低—低(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区,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多样化,故丘陵区需重视土壤改良。(4)以表层SOM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为主,中、下层为辅,将研究区划分为高SOM集聚区、表层高SOM集聚区、低SOM集聚区和SOM随机分布区4个分区,根据不同分区间SOM含量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整治建议。结论 研究结果体现了SOM含量在剖面和水平空间上高值与低值的集聚特征,更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土地整治措施,可作为土地整治分区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