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过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影响,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度高关联的产业体系。文章对山东省淄博市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宁夏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 (一)从历史看,产业结构只有不断调整才能趋向合 从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时起,宁夏的产业结构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和影响下不断进行调整。从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宁夏与全国一样,形成了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基础产业的产业结构政策,在工业领域实行“以钢为纲”(轻重工业的比例从1957年的81.6:18.4变为1978年的24.9:75.1).在农业领域实行“以粮为纲”(1978年前.种植业的比重在78%以上),这种政策的实施导致了重工业过重,轻工…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以广东省中山市农村城镇化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进程引致了异质性金融需求。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既不同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商业金融制度安排,也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的生产或消费为扶持对象的政策农贷制度安排,因此不可能在现有金融系统内单独依靠对某种金融机构的改造来确立。笔者认为,有必要确立适合于城镇化进程的专设性金融制度安排,其核心机制在于小额信贷的风险甄别功能,其路径可以是民间金融的合法化。中山市小榄镇的新型金融制度安排模式可以向同类型经济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改变过去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策略和城市偏向策略,以农村城镇化发展为核心,采取根据地区差异化分步实施,以县域为单位先科学规划再有序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农村城镇经济模式,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等措施,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合理结构的微观判断所谓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产业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方式。从宏观上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具有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即农村经济中二、三产业迅速崛起而成为经济主体,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所占份额逐渐下降。伴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逐步分化,农村逐步向工业化、城市化过渡。从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看,大致可 相似文献
6.
7.
邱文彬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农村产业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在充分分析湖南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21世纪初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湖南省“十五”规划目标,提出了新世纪加快湖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与现状出发 ,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从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贲克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2,(6):51-5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化,是当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就我国而言,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农民生活尽快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农村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与科学调整。从宏观分析,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包括: (1)按生态学生物金字塔规律(即十分之一定律),并参照这一规律在自然界平衡生态的作用机理,以及该规律参与经济再生产的连锁反应,有计划按比例地组装与调整广义的农业生产的食物链结构,全面调整并不断理顺种植业、林业—第一营养级位,畜牧业、渔业—第二营养级位,乃至人—最高营养级位在、生产与消费中的共生、互利、互补、互制关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转型的相互促进,这是产业转型面临的重要考验。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新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产业转型的难题。文章以新疆为例,在对新疆产业转型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城镇化发展中产业转型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饶华春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9,(4):42-45
本文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方差分解,对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只有15%左右,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就要使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并实现有效互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要在金融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川渝地区(重庆和四川)城镇化的驱动因子,并建立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川渝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于城镇化,重庆产业结构的边际影响效应相对稳定,四川产业结构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渐增强;川渝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正向影响城镇化,其中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低于第二产业;川渝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正相关,而金融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作用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部分,而我国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政策时是各自进行的,殊不知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化进行相关性实证研究,得出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之间是通过就业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产生互动作用.我国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的政策时,必须要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和互相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14年中国中部地区六省以及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对城镇化具有阻碍作用,两者发展不协调;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城镇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推动中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的时间序列基础上,采用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对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程度和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系统处于中级协调水平的结论。提出陕西省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突破口,实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战略的主张。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路径研究作为城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深入和完善。在回顾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路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阶段性是城市化路径变迁的重要特征。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率的对应关系,提出国家应遵照产业化转移的布局和方向适时调整规划城市化路径的思路,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城市周边城市群和卫星城市、中小城镇、产业特区三类城市区,论述了城市化路径的阶段性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城市化不能停留在已有的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意义上,需要进入新的阶段,即进入突出城市功能的城市化阶段。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服务业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现代化的载体和依托、与城市化有互动的关系。强化城市的市场功能与提高城市中服务业比重相关。这一轮城市化,进城主体主要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是先进的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科技与高科技人才进城,是服务业进城。制造业出城进入城镇导致新的意义的城镇化。现代的城市化不仅是要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同时也包括城市要素向城镇和农村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在推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握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规律,积极培育具有地区优势的产业集群,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缩小差距、快速崛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