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汽收购萨博的事成了。我特别惊喜。这算是近一段时间来,围绕着中国汽车企业参与收购国际知名整车企业的一次成功案例。就在2009年10月底,科尼赛克宣布退出收购萨博,我还在想,北汽参与科尼赛克一起并购的事会否搁浅?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的企业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以约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饮料大王汇源果汁,另一件是三鹿奶粉污染事件,这两件大事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却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2013,(1):68-68
《中国会展》编辑部:你们好!我是一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会展专业在校大学生,通过最近几期刚刚接触到你们的杂志。作为一名新读者,我有一些想法想跟你们交流一下。我在阅读《中国会展》时发现,贵刊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Logo”。很多优秀的刊物都有一个明确属于自己的“Logo”,可以说,这是一本刊物的品牌灵魂,对于提升贵刊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学习时刊》第4期刊登北京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的文章说,最近国外的几件企业兼并收购案很值得国内注意,一是阿联酋的迪拜世界港口公司斥资39亿英镑收购美国东海岸5个港口遭到反对,二是法国为了防止意大利电力公司对其能源企业实施收购,对法国燃气公司和苏伊士公司进行了合并。加上去年我国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遭阻挠,这一连串的外部行为已经足够引起中国的警惕。  相似文献   

5.
《商界名家》2005,(2):115-116
刚过去不久的2004年,并购再度成为一种时尚。在中国,联想收购蓝色巨人IBM PC业务的那一刻,将中国企业为国际化生存的重大命题而上下求索的并购热潮推到了高潮。这样的高潮刺激了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现实忧虑,人们的忧虑是有理由的Samsung对AST的收购,以AST经营失败而告终:NEC收购Packard Bell,后者也落了个失败的结果;Acer收购TI的个人电脑业务后经营失败,最后不得不以10亿美元将其剥离出去……在以上这些巨人面前,中国企业充其量还只是个稚嫩的孩童,要想走好并购这一步,还得好好补补课。相信以下这节“并购课”会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6.
谢谢,我不知道变成第一位演讲者,其实我心里挺矛盾的,从去年的年会以后,今年如果让我讲,我讲什么,今年雅虎收购整合过程中非常艰辛和艰难,看到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运行的问题,我想今年讲一下中国企业的道德伦理。后来到9、10月份又冷静下来,昨天来的时候,我刚好听张维迎教授社会价值观、责任感,我这两天有很多的感触,我要把自己讲的东西都给忘了。现在又变成第一个讲,我就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以及我一些感触和大家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7.
倪轶容 《浙商》2011,(13):42-43
最近又盛传中国知名的服装B2C企业——梦芭莎,欲收购皮尔·卡丹。相比之前凡客放言收购LV,此次收购传闻则更靠谱一些。  相似文献   

8.
阿斗 《商业文化》2007,(13):62-65
事件背景5月初,英国《世界新闻报》爆出猛料,一家中国财团有意斥资8.5亿英镑收购本赛季冠军曼联。据悉,一位财务专家代表中国的这家神秘财团发出了收购意向,他们希望曼联的美国老板格雷泽家族愿意割爱,转让两个赛季前才收购的曼联俱乐部。消息传出,曼联执行总裁吉尔用很外交的语言告诉媒体:"这是格雷泽的事,和我无关。"而格雷泽家族一位成员对此予以否认,他说:"即便有这种事,我们也不会接受的,我们收购曼联是想长期拥有,而非投机。我们的目标是想让曼联在球场内外更成功。我们可以坚定地说,曼联是非卖品。"你可以把这条消息看作是空穴来风,但你要是认为那个神秘的中国根本就不存在,那就错了。不错,现在的曼联还在格雷泽手里。但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足球俱乐部,红魔早已成为全球争夺的一笔财富,格雷泽家族只不过是开创了先河。两年前,格雷泽为购买曼联负债6.6亿英镑,这让垂涎曼联的各路资本总觉得还有收购曼联的机会和理由。据称,这家中国财团就表示:希望通过他们的收购顺便帮助格雷泽家族偿还债务。这似乎让格雷泽很没面子,中国人?收购?替美国商人还债?好嘛,东风压倒西风,这世道真是变了。中国人打算收购世界最大足球俱乐部的消息已经震惊了整个英格兰足坛。抛开八卦和炒作的成分,现在的世界上,很少有人怀疑中国人是否具有全盘收购曼联的经济实力。问题是格雷泽家族不愿意放手,但他们挡不住中国资本对英超的诉求。英超真有这么大的诱惑吗?什么样的中国资本在瞄准英超?是的,这才是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棉花经营部门有“五想五怕”杨峰,刘德贵,朱伯章怎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好国家管价的棉花收购、加工、调拔工作?最近在湖南澧县调查时了解到,目前棉花经营部门的苦衷有"五想五怕":一是想多收,怕乱市场。湖南全省产棉最多的澧县,去年种棉31.9万亩,...  相似文献   

10.
WPP收购TNS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从这个争论出发,我想探讨一下媒介整合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志恒 《中国广告》2014,(3):100-101
正省广股份自2010年5月6日上市以来,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本土传媒广告股中的最亮的一颗明星,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其间它的多起收购整合手笔也为行业所津津乐道。众所周知,收购和整合是企业上市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收购和整合的目的,我想则是为了弥补企业自身或是所处整体  相似文献   

12.
知者无畏     
很多人问我,吉利为什么敢收购沃尔沃,答案有两个。第一个是梦想:我们吉利人一直有个梦想,不能光让世界的汽车跑遍中国,还要让中国的汽车跑遍世界。第二个是现实:中国已经具备汽车业崛起的条件,这就是我今年4月讲过的“希望在民间”。  相似文献   

13.
团购PayPal     
梅格·惠特曼 《商界》2010,(10):140-141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采取eBay的支付系统,我们采取了多种营销策略,但我无可奈何地看到,用户更喜欢PayPal。于是我想,我们是否应该收购PayPal?  相似文献   

14.
李稻葵 《浙商》2010,(7):26-26
最近,美国计划要征收汇率税,我想这反映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对中国发展的一个情绪化的改变。这个情绪化的改变,不光针对中国,也包括日本。这次丰田的召回事件,非常生动地折射了发达国家的政客们,还有一般的百姓,对于外国产品的抵触情绪。美国现在要征收汇率税,反映了这么一个情绪。  相似文献   

15.
“这些中国企业本质上是贸易商”,一位名叫阿瑟·克劳博的商业评论家在谈到最近收购或试图收购欧美著名制造企业的中国公司(TCL、联想和海尔)的时候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岁末,中国发生了这一年度最重要的商业事件——联想斥资17.5亿美元收购了IBMPC业务。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有人叫好,有人忧虑,有人大呼不值,甚至还有人幸灾乐祸,想看看联想将如何完成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田七牙膏想做高端,表面上看是一品牌操作的案例,但其实质却是一关于企业产品战略选择的问题。 该案例使我想起日化行业的一则笑话,说某些人胆子真够大的,连“中华”都敢卖,这“中华”说的就是为联合利华所收购的国有“中华”牌牙膏。  相似文献   

18.
态度     
《商务周刊》2009,(11):13-13
"十年以来,我被中国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忽悠者,我讲任何话都是忽悠,我今天还想再忽悠一把。"——马云最近在阿里巴巴举办的一次网商大会上,积极倡导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对"美国诉中国商业秘密侵权案年增10%"您怎么看?孔繁文:对于这个方面我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不过我想10%或者更高的案件增长率应该是有的。但是,这并不意味中国企业最近两年就"变坏了",就开始"大肆侵权"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已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强调地提出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许多同志认为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财贸经济编辑部的同志也希望我把我写的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章送给他们一篇。现在我就把最近一次即席讲话加上一点关于商业工作方面想说的意思,整理成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