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一、基于最优路线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1.建立最优路线选址模型的条件假设 (1)仅在一定被选范围内考虑新的配送中心设置;(2)配送区域内各需求点数量已知,地点确定;(3)该配送区域内只允许设一个配送中心,负责对所有需求点提供配送服务;(4)连接各需求点之间道路长度和通行方向已知,由于假定运输费用与道路长度成正比,所以道路的长度可直接看成经过该道路的运输费用;  相似文献   

2.
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枢纽,而配送中心地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克服加权综合评价方法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为研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特点和要求,以运输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编码方法和遗传操作对传统的遗传算法做了一些改进,并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选址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模型最优解。  相似文献   

4.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直接关系到整个配送系统运作绩效。现有配送中心选址决策一般仅考虑运输成本的最优化。在时间已经成为一种关键竞争要素条件下,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应当将配送时间和成本结合考虑。将选址重心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并利用位势图,在运输成本限制区域中找出运输时间最短的配送中心位置,从而使选址模型更符合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的实践已证明,城市共同配送是缓解交通、治理环境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多个参与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还涉及到不同层次节点的布局及配送线路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在对石家庄城市配送现状调查基础上,给出一个两层共同配送体系框架,并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城区现有配送中心进行了测算,分析了配送中心与节点间的线路选择问题,以便为城市共同配送实施主体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筛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来描述预警模型对提高预测的精度至关重要。运用显著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备选指标进行筛选,并选择了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两次筛选,最终得到由7个预警指标组成的全面互斥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财务危机预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等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企业的发展逐渐聚焦到企业内部。煤炭生产物料供应物流作为企业内部物流环节的源头,其井下周转料场(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降低供应物流成本、提高物料周转效率,构建了考虑时间和成本的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选址模型,并改进了麻雀搜索算法对模型定量求解。以陕西正通煤业公司为例,通过对模型和算法的分析与应用,得到了该煤矿井下周转料场最终的选址配送方案,为大型煤矿生产物料的供应物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万里茶道”是涵盖生产类遗产、交通类遗产、管理类遗产以及服务类遗产的跨区域、跨国界的茶文化遗产廊道。本文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万里茶道”中国段节点城市的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和障碍因子进行定量测评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万里茶道”中国段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表现不均衡,生产路段为中度适宜,集散路段和外销路段整体上适宜性偏弱。(2)在遗产资源维度上,廊道内资源分布表现出分路段、多中心的特点。(3)在旅游产业运行维度上,适宜地区主要分布在生产和集散路段。(4)在经济社会发展维度上,适宜性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小城市适宜性较弱。(5)在生态环境维度上,适宜地区均分布在生产路段,集散路段和外销路段生态环境质量尚待提升。(6)根据各地适宜性水平和各维度的均衡性,将节点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适宜-均衡型、适宜-失衡型、弱式适宜-均衡型和弱式适宜-失衡型。(7)除武汉外,旅游产业运行是影响各节点城市遗产旅游发展的首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庆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Z3):123-124,137
近年来,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成为物流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随着物流的不断深入发展,配送作为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直接与消费者相连的环节,对物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物流系统大规模化的必然结果。而配送中心选址又是配送中心所有工作的首要环节,配送中心位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配送的效率、物流成本以及顾客的满意度,将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安泽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的调查分析,得出中心的建立顺应了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其地址的选择更是符合了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10.
冷链物流具有建设成本大、系统复杂、需要极强的协调性等特征,因此选好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综合确定冷链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的权重,再与灰色关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实例进行论证得出最优选址。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这两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行政中心与区域中心不对称,发展速度与城市内涵不对称,文化底蕴与大都市形象不对称。这要求城市发展进程中从"大石家庄"视角出发,在京津冀大背景下规划石家庄城市体系,以正定、栾城、藁城、鹿泉(包括井陉),构建"一核四星"的城市发展格局,才能够形成"核心城市→次级城市→城市子群→小城镇团"的四级结构,进而大都市与腹地得到有效整合,以石家庄为核心的京南都市体系得以形成,石家庄的城市影响力得到强化,在京津冀鲁晋等大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为指导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城市近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总体向好但城市间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是湖南省产业最集中、经济实力最强、最具活力的地区。近年来,随着该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镇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建设用地扩大与农用地保护、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发。本文首先从城市群核心区可利用土地资源人手,分别从适宜建设用地、已有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等指标单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对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量、可利用土地资源绝对量等指标项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得出了核心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量分布呈现出圈层式特点,以极丰富区域为圆心,丰度向外逐层减弱;核心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绝对量集中连片分布,大致以上瑞高速为轴呈南北对称、以湘江为轴呈东西对称分布的结论。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态效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以南部的苏州和无锡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浙江省生态效率缓慢上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上海市则呈现下降趋势。江浙沪区域新材料产业整体呈现向苏南与浙北地区聚集的时空跃迁特征。行政支持、财政支持这两个驱动因素与新材料产业生态效率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政府应结合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发展特点与时空跃迁特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城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态效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以南部的苏州和无锡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浙江省生态效率缓慢上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上海市则呈现下降趋势。江浙沪区域新材料产业整体呈现向苏南与浙北地区聚集的时空跃迁特征。行政支持、财政支持这两个驱动因素与新材料产业生态效率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政府应结合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发展特点与时空跃迁特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城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扩展了STIRPAT模型,测算出了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产业集聚度、城市污染综合指数和环境规制水平,并探讨了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城市污染或减少城市污染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某个临界点,实证检验表明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呈现出“U”型演变的规律,产业集聚度的对数3.1161为拐点。基于此,提出了产业集聚生态化发展模式观点,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分区发展模式,使得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但污染排放并不相应增加,从而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此外,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中心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古今中外有许多行政中心迁移的案例,但迁移中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科学迁移,则一直是困扰实践的一大难题。正确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因地制宜和全局性的战略性思考,皆有助于城市行政中心的科学迁移。  相似文献   

18.
旅游集散地形成与演化的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集散地和交通线路、景区共同构成了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是对旅游者起中转集散作用的城镇,它对旅游景区的辐射作用能够极大地带动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者往往偏向于将具有一定游览功能的区域作为其整个旅游行程的集散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集散地的系统性和形成与演化过程,探讨了旅游集散地在旅游系统中的关系模型,以期对旅游集散地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在回顾发展现状、相关研究,分析中国部分景区游客中心特色和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比较分析和归纳研究方法,结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对游客中心人性化内涵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游客中心人性化内涵和相关要素较少受到关注。2)游客中心人性化要素包括功能要素、布局要素、服务要素和形象要素4方面。3)通过上述4要素,游客中心实现对游客认知、集散和游览的引导与调控,体现服务效用和特色,增强景区文化认同、激发游览兴趣。4)通过4要素的有机结合,游客中心达到满足、引导游客需求,提高体验满意度的总体要求。针对游客中心发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