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研究为基础,对当下马克思分配观研究中存在的误读和曲解马克思原意的部分理论观点作了澄清和纠正。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内涵的确定问题;二是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公平或平等的存在问题;三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存在"资产阶级权利"的认识角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而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是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在诸多经典著作中都阐述了共同富裕思想,而这一思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通过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文本解读,梳理《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地位、内涵、必然性、实现条件等内容,充分理解《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助于充分理解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理解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就是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增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及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出发,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公平效率观进行了初步探讨。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主要包括权利平等的实质、权利平等的相对性、平等权利和公平状况的实现程度、社会中弱者的生存权以及按劳分配思想中所蕴涵的效率观点。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中,效率对公平起基础性作用.没有必要的效率,公平将无法真正实现.如何科学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使得效率在其与公平的关系中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呢?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效率现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效率观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他们的经济效率观.在他们看来,效率主要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效率,可以有两种表述,一是同样的投入,包括资本、劳动、时间等,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二是生产同等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投入更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解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是企图通过商品生产实现劳动者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商品生产永恒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完全否认在争取劳动者彻底解放的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马克思所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阶段,实行改革、重视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包括利用资本主义,是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受现实生产力条件制约的历史性、相对性范畴,没有永恒和绝对的公平。生产决定分配,资产阶级的公平观是虚伪的公平观。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决定了在未来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配方式也会不同,分配方式将从形式上公平的按劳分配走向事实上公平的按需分配。  相似文献   

7.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56-259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西方近代人权观的法哲学批判,指出了人权的历史性;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实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揭示了人权的具体性。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自由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追求之一,千百年来很多思想家也对自由不断研究而阐发出自己对自由的见解和总结.因此在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指导,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和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资本逻辑的揭露者和批判者,马克思不仅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也揭露了人的异化,并提了出人性复归的积极路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既是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点,也是深入理解当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一个关键视角,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振华 《经济经纬》2007,3(3):4-5,7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包括政治、社会及经济诸多方面内容.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平等,而且要求实际平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形式的表面(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形式上平等和实际不平等不可避免.要实现真正平等,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
何金龙 《经济师》2011,(1):46-47,51
技术本属中性,可为什么其运用却往往伴随着技术陷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都从技术异化入手进行解构,不过前者总是遵循实践论感性到理性的路径,善于从异化表象去发掘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后者基本抛弃社会矛盾分析法,只从人性、意识形态层面进行解读,二者的技术批判路径大相径庭,一个写实,一个略显浪漫,其留给后人的遗产自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借鉴当代西方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在于,批判实在论以马克思为思想先驱,同时从异端经济学中提炼方法论合理内核,因此能够为我们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提供新的视域。必要性在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异端经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合理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彰显隐含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新自由主义是导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对市场的过度颂扬和崇拜,可称之为市场拜物教。马克思对这种颠倒人与物关系的市场拜物教,曾作过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巨大历史进步作用,但也指出,现代市场、市场经济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市场和市场经济存在十个方面内在缺陷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拜物教是无法消除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限制其作用的范围,化解其产生的矛盾,消除其恶劣的影响,防范其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对《资本论》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并举并用,但不能将《资本论》限制为历史事件本身或局限于诠释学的显现。再现《资本论》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但仍需注重工作内涵:正确的路径是立足再现的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既面向学科对象,又极富民族特征,从而提升到方法论建设的高度上来。在当代更加需要的不是回到马克思,而是还原马克思的工作本相,求取今日的文本与马克思的文本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以此观之,《资本论》的辩证法是实践态的,具有内在的三个认识维度:发生学工作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原理。全部的工作重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它最终以学科方法的规定完成了对《资本论》副标题身份的锁定。马克思作为平凡人的非凡工作,为思维学科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是对思维辩证法的另一种意义的注解。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看,马克思并未明确提出体面劳动概念。但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推演看,可以认为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本义与实践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三大方面:即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有劳动才体面,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马克思认为,较之于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一定的体面性。但劳动依然是劳动者不体面的重要原因,劳动者无劳动更不体面,劳动者从事的劳动依然是不体面的劳动。现阶段,充分借鉴、积极实践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是我国的必然与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史观,基本内容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四环节中的经济关系。建立经济学体系唯一适用的方法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六册计划,为当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效率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科学认识和有效处理的关系全局的一对范畴。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逻辑层面,在系统梳理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意蕴是解决问题的理论前提;实践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合理、有效的最佳制度设计。原因如下:在效率方面,建立在价值规律、价格竞争供求机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以其特定的运行方式使整个经济富有效率和充满活力,能有效解决传统激励不足的严重问题,建立有效的社会主义动力机制;在公平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其内在属性又能较好地协调处理财富分配不均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避免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出现,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完善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有什么样的适合这种人性假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意蕴。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三个维度:哲学层面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层面上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资本主义经济层面上人是阶级人。从方法论上看,阶级人假设与经济人假设的不同导致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根本观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与他的批判有直接关系。他批判斯密双重观察法,发现其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因素;批判李嘉图发展斯密外在观察法所犯强制抽象的错误;批判萨伊将斯密外在观察法庸俗化为表象法的错误。正是根据唯物辩证法,通过这种批判,他发现再现对象内在规定在社会表面上的颠倒表现,是再现资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内在研究与外化表现统一的难题,创立了全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信用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的机理,在于现代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以货币或货币资本为基础而运行的经济,而信用则是货币资本的总阀门或调节器。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信用的供给和需求规模、信用形成和支持的资金的用途、信用对于自身扩张和收缩的态度、信用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作用等有所不同。在经济危机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适当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政策措施,并保持必要的公有制经济比重,以预防、缓解和克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