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PMC指数模型对我国2001—2018年水库移民政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构建水库移民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PMC指数并绘制图像,以分析各项政策的优势和劣势。研究结果表明:多领域政策结合、政府领导下的社会多方参与和多种扶持措施相互配合成为我国缓解、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实现库区与社会总体稳定的政策主要制定方向;各水库移民政策仍有较大的改善优化空间,根据具体政策评分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最后根据水库移民政策评价整体情况,从政策性质、参与对象和关注阶段3个方面为我国水库移民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优化调整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调查数据,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实施移民长远生计问题处理规 划以来的效果进行逐年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移民安置区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 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移民长远生计问题处理使安置区移民的物质资本、社会资 本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以及金融资本中的部分指标变化不明显。建议在今 后的水库移民长远生计问题处理中加强文化和职业教育,引导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并设立金融支 持、鼓励自主创业,以保证水库移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of farm dwellers resettled in rural townships in the Ciskei Bantustan during the decades of the 1960s and 1970s. Drawing on the oral testimonies of elderly residents of Sada and Ilinge townships, the paper shows how gendered and generational inequalities within households were crucial factors shaping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of resettlement from the farms. The paper engages with an older literature that regarded the abolition of labour tenancy and linked resettlement programmes as the final stage of farm tenants' proletarianization. It highlights the problems of this linear narrative, and argues that men and women experienced and understood this process in radically different ways. Male labour migration and the remnants of farm paternalism meant that while resettlement cemented the status of migrant men, for women and non‐migrant men this process was characterized by contradiction: on the one hand, escape from the spatial hegemonies of farm paternalism and, on the other, heightened economic exposure.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帮助移民脱贫致富,解决征地移民的实际困难,增强移民发展后劲,促进安置区的稳定与发展,以伊犁河谷恰甫其海水库造成的征地移民为研究对象,其移民主要安置在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境内。[方法]从移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以及搬迁后的3个迁入地的移民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5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同时构建半梯形隶属函数及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运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与3个迁入地的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文章旨在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3个地区的移民安置效果差异,重在分析导致安置效果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安置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对策,为移民的后续安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搬迁前移民综合评价值为0.245 1,搬迁后安置区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的值分别为0.575 5、0.515 9、0.378 1,大于搬迁前的值。[结论]3个县移民生活状况较搬迁前均有所改善,但安置效果仍存在差异性,安置效果最好的是特克斯县,其次是察县,最后是巩留县。鉴于此,文章从安置模式的差异、区位优势的差异、扶持方式的差异、耕地质量的差异等4个方面分析3个县安置效果差异的原因。并分析征地移民在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解决措施,提高移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带动安置区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电工程实践,从前期准备、移民安置实施、收入恢复3个阶段对国际水电非自愿移民风险机理进行探讨,认为中国水电开发企业应加强全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尊重当地政策规范与国际惯例要求,增强服务移民的意识,建立可持续的利益共享机制,减缓非自愿移民风险。  相似文献   

6.
兰青  封丽  屈维意 《水利经济》2016,34(6):59-64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已成为关系水利水电事业顺利建设,库区、安置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民生和社会问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息的科学管理是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传统水库移民后扶工作中信息流管理存在信息来源单一、数据处理不充分、信息交换不到位以及信息传达滞后等问题,以促进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的高效、科学管理并最终实现保障广大水库移民的切实利益为根本目标,提出了将移民纳入后扶信息的关键位置,并采用末端系统对数据进行充分关联和整合处理的共享、糅合程度更高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息流共享新模式,为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的科学高效管理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移民最重要的自然资本,也是维持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土地补偿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做法,包括补偿面积小于实际淹没面积、因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移民安置周期长导致同地不同价、安置模式导致的土地补偿价格差异、新老政策交替与政策滞后导致的政策差异、土地补偿款兑现导致的个体差异、附着在土地上的隐性收入无法得到补偿等。上述不公平的做法导致移民心理失衡,存在诱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可能。为了规避社会风险,需要采取制度与安置模式创新等措施,保障基线公平、弥合参照公平,实现水库移民工程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陈垚森 《水利经济》2017,35(4):69-74
完善的监督监管体制和机制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项目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移民监督评估技术规程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工作。结合G工程监督评估工作实例,通过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恢复监测等工作过程探究了技术规程的适用性和实践效果,丰富完善监督评估工作机制,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工作提供有效的经验分享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保持水库移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对N省L水库工程移民村和N工程移民村8个水库移民专业合作社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水库移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描述分析,认为水库移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应采取夯实基础型发展战略,即在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的基础上,采取加强内部建设、政府宏观支持等举措促进水库移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将影响农户的诸多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利用江西安义和湖北监利两个地区138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1)居住、养老、就业等事关当前农户退出宅基地后所面临的社会保障与生计的因素,表征农户的安全方面的需求,对农户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发展机遇因素和政策互动因素表征了农户在退地过程中的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也对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社会保障与生计方面的需求的作用强度要明显高于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因素,产生的影响强度也相对较强。结论 (1)政府部门加强对保障和生计的重视,应该保证退地后经济补偿,退地后给予城镇购房补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农户退地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维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2)注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政府关于宅基地退出优惠政策,以及安置就业难易程度的考虑。(3)在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地财力不均的情况下,应优先注重农户退出购房补偿的货币安置和住房安置,做到政策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农户搬迁后在安置地的融入和发展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析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有利于为实现农户更好融入新环境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文章从社会融入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搬迁农户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利用8省16县969户的搬迁农户样本和多层模型分析技术,实证检验了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与村内安置相比,外村安置、乡镇安置和县城安置对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具体表现为对搬迁农户经济融入、社会交往融入以及心理融入的影响。机制分析得出:安置方式通过影响农户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其经济融入,通过影响农户的旧关系网络和新关系网络的建立影响其社会交往融入,通过影响农户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影响其心理融入。结论 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满足搬迁农户的安置需求,促进农户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12.
Dam‐induced resettlers in Vietnam manifest their responses and resistances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his is a multiple response that expresses itself at many different levels and is spatio‐temporally contingent. These actors can be individuals, families, groups of people or communities. Drawing on fieldwork in resettlement sites of the S?n La hydropower dam in the north‐west of Vietnam,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political responses and resistance among S?n La's resettlers were produced through resettlement conditions. It examines intensive and violent struggles over the land and resources surrounding dam sites, and aims to understand why rural disputes in resettlement sites were often between villagers rather than wit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and local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3.
陈绍军  雷鸣  孙杰  汪馨 《水利经济》2022,40(6):95-101
水库农民搬迁失地后,如何解决移民安置的土地调配问题,预防搬迁致贫的风险,对移民生计恢复和生产安置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平桥水库移民安置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移民基本特征、农地资源禀赋、农地流转条件及环境感知程度的指标体系,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移民市场化土地流转转入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移民家庭结构对农地转入意愿有显著影响,融资机会能明显提高移民农地转入意愿,征地前土地资源数量和转入的农地价值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政府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和农地流转组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应因户施策,合理引导,增加融资机会和补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降低土地依赖性,完善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引导移民参与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为背景,研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监测评估方法。基于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后期扶持项目管理规范等,梳理了江苏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管理的框架体系和规范流程,并归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已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对项目监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项目监测评估效率,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问题的整改提供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5.
Information about resettlement preference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success of voluntary resettlement as a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strategy. Yet, even in conditions where individual preferences for resettlement are met, resettlement programs may fail. In this study, we confront individual preferences for resettlement with obstacles to resettlement in order to identify conditions for success and failure of voluntary resettlemen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discussions are combined with a structured household survey and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to elicit individual resettlement preferences among farmers living in the landslide-prone Bamboutos caldera, in Cameroon. A mixed logit model and a latent class model are used to assess resettlement preferences and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between socioeconomic groups. We find that, in general, people are willing to resettle away from landslide prone areas to safer areas, but that preferences for resettlement conditions vary between socioeconomic groups. Wealthier households show a greater willingness to resettle, especially to locations with improved road infrastructure, while poorer respondents are less willing to resettle, especially when this can negatively affect their social network. Beyond individual preferences, resettlement strongly depends on group behavior, historical events and trust in institutions. The stumbling blocks in the Bamboutos caldera include border disputes at the resettlement location, the high cost of resettl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challenges. With this case study, we demonstrate the added value of complementing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it leads to an integrated view of the resettlement situation of the affect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括为:综合发展导向型、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生态旅游导向型、农产品加工带动型4种模式。然后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8个乡镇进行综合研究,分别确定其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基于土地价值的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移民社会福利的变化,采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测算土地价值,运用社会剩余表达移民和安置区原居民的社会福利,结合丹江口水库汉南移民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工程移民降低了移民和安置区原居民的社会福利;未遵守完全补偿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基于这样的结果,最后提出:补偿方案应严格执行移民补偿标准、提高工程移民信息透明度和福利相关方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了解和合理补偿工程建设前期移民的隐性损失,有利于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浙江省G水库移民在搬迁前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将移民前期隐性损失分为生产性损失、生活性损失、发展权损失以及精神损失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科学规划安置区、合理制定补偿标准、设立生态补偿金、妥善处理库区剩余土地资产、注重移民精神关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米雪燕 《水利经济》2015,33(1):63-68
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是关系到移民搬迁安置后生产生活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前期工作的一部分,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涉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属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对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水库移民安置区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水平恢复以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对制定差异化的乡村发展定位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 文章构建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维度系统评价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并基于全局Moran''s I 指数分析其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 (1)建模评价发现,2018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皖中、皖南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其中,乡村生产发展水平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合肥、马鞍山、滁州,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淮北、阜阳、亳州、六安、安庆;乡村生活保障水平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合芜马”皖江经济带,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阜阳、六安;乡村生态环境水平的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黄山、宣城及“合芜马”,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六安、阜阳、宿州。(2)空间格局分析发现,乡村人均环境水平的全局Moran''s I为0.462 5。其中,合肥、马鞍山、芜湖为高水平聚类区(HH),阜阳、亳州、淮北、宿州为低水平聚类区(LL)。结论 (1)2018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存在较大空间分异,呈现“中部与南部偏高、北部偏低”的特征;(2)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其中生态环境水平与生活保障水平互为关联,两者空间分布特征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