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时代如何把握历史新机遇,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代现代化以数字经济为驱动,推进了要素体系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及人类劳动过程的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形态的新挑战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的呼唤。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数字经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破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世界性难题、坚持独立自主探索数字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或战略机遇期,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略等重大问题。科学认识和判断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战略机遇期首先应客观认识和确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方位,明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此,应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定位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对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继承和拓展。在内涵上,经历了1.0阶段的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效率提升,2.0阶段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以及3.0阶段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还进一步体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在路径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此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和主线的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取得新飞跃、达到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性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现代化依赖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质的一般性内涵出发,遵循质量互变定律,才能更好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质是指经济活动能够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在规定性,是以生产方式的具体形态呈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在生产力方面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先进的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且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要显著上升;在生产关系方面,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求的生产关系,即更高品质更高效益更可靠的生产,更高效率更安全的交换,更高水平公平合理的分配,更高层次以人为本的消费。最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打造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构建更好服务全国新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切实筑牢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防火墙”,成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必须切实加强前瞻谋划,沉着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必须积极抢抓战略机遇,不断增创发展领先优势;必须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  相似文献   

8.
邹红  杨晗硕  喻曦 《经济学家》2023,(10):23-32
推进以绿色为底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以下简称“三生”)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之道。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五大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三生协同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构建三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结构调整趋势,研究发现:三生协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五大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在不同层面相互呼应;2011—2019年,我国三生协同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结构得分分别从0.24、0.28增长至0.35、0.33,呈稳定上升和优化趋势,在区域间现代化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面临生产发展内部协调受限、共同富裕发展不充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结构尚未形成等挑战,各级政府须深化高质量发展并扩大内需,推动生活质量提升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加速绿色发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居于核心与关键地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基于中国积累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现实,而进行的战略部署。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赋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发展理念引领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联动性、在显著提升效率中促进公平正义性等新内涵,这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待进一步培育等难点,基于此,应以中国式经济治理现代化、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作为实践方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历史纵向维度看,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从横向对比维度看,发展数字经济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突破口。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二是系统观念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性;三是人本逻辑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四是制度保障的数字经济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五是和平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基于此,笔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健全平衡保护与共享的数据产权政策、兼顾公平与活力的数字平台竞争政策、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数字经济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1.
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多个维度,从发展道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尊重人民选择,坚持14亿多人口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做好八项工作,包括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方国家在非洲推行的现代化模式并不符合非洲国情,成为非洲国家现代化进程曲折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试点—推广”渐进主义的方式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成功推进与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包括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通往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对此,非洲各国不仅可以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经验,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渐进式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探索具有非洲风格与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为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于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以全面发展为特征,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因此,以财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学理上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逻辑,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价值取向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财政秉承人民性、普惠性与发展性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实践进路上,中国财政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持久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各届领导集体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同中国流域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有力推动了流域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流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流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并在其指导下坚持以系统论方法为遵循,促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流域经济发展利益共建共享水平;坚持以"两山论"理念为引领,实现流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保障,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国家规划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的演变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后续规划提供支撑与推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十四个五年计划和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三条机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一是以持续动态调整的具体任务明确现代化发展目标,二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引导地区现代化发展,三是厘清发展思路确保现代化发展道路行稳致远。国家规划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作用很明显,而且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国家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在于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划制定的领导,以充分调研预防潜在风险,以现实导向确定有效目标,以两阶段评价提供纠错机制。总结国家规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基础上,“十四五”规划及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规划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地位,协调宏观调控与市场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以政府定位和职能转变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现代化。本文在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回溯我国现代化的萌芽、探索、推进和新道路完善,呈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意蕴,从而系统提炼了其中的独特优势。从把握根本方向与凝聚磅礴伟力的“党的领导优势”,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传承优势”,从改革开放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筹协调,以及以“人民至上”取代了“资本至上”,坚持人民立场,秉持和平发展理念。这些优势既是过往历程中的经验总结,更是未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将为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有守正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能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格局,也是应对逆全球化的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需要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由此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表现为: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以及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从理论上厘清了消费思想演变与经济发展阶段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工业化初期减少消费促进资本积累以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所需,鼓励消费以助力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在工业化中、后期初现端倪,资本的不断积累避免了“马尔萨斯陷阱”的发生;后工业化时期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消费升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应在巨大的人口规模中挖掘并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并利用人口结构快速调整的契机,以消费层次的梯度升级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由此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对经济形式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正呈现全新的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同时勾勒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农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发展既有常规信息化建设的相同特征,也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特殊发展境遇。应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线,以创新思路洞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以创新视角评估现阶段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滞碍所在,取长补短实现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共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章从阐述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的体现展现切入,重点从提升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能力、“城”“市”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理性”“经济理性”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角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新要求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议题,以期丰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