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认识的新的升华,其视域中蕴涵着丰富醇厚的人文伦理精神。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在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三个层面上创造了全新的关系,从中折射出人文伦理精神对当代中国发展新模式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解决高等学校存在问题的途径是加强校园文化伦理精神建设.校园文化伦理精神建设的主要关注点是:义与利、效率与公平、诚实守信、仁爱友善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校园文化中的伦理精神,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应该以什么样的伦理观念和休闲方式协调休闲经济与生态自然的冲突?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要求,积极倡导生态休闲方式,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的休闲产业、合理建设"假日经济""文化经济"等,以此实现休闲经济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伦理建设,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生态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次是继续推进生态伦理建设工作的法治化,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创新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大力提倡技术生态化和探索创新循环经济的运行体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且要积极推进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创新,通过制度与体制创新推进我国的生态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少平 《特区经济》2009,(1):270-271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在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现是伦理的发展现,这是科学发展现不同于以往发展观的最本质所在.正是由于伦理的缺失导致了我们今天发展的危机,为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因而只有从伦理层面思考和设计发展问题,才有可望彻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包含了深刻的伦理意蕴,其中贯穿了伦理公正理念和原则,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蕴涵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7.
道德文化力是文化力的灵魂,其实质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民族伦理精神、民众道德素质等伦理精神因素的力量总和.它是一种精神力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们要注重其实践价值,发挥其"化人"、"化物"的功能,提升道德文化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凤娟  安晓英 《发展》2004,(8):43-44
管理的伦理特性(或管理的伦理本质或管理的伦理精神)是指组织和个人为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以及管理活动和管理系统内在的伦理要求和道德规定性.也就是说,实质上是从伦理的角度对管理的本质、功能、模式进行的分析、把握和规定.这一界定的前提是:第一,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有伦理道德在起作用,管理领域也是如此;第二,管理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和前提,其中伦理属性和道德前提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三,就管理本身的结构与内涵来看,管理本身具有道德性.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是为公共所作的政策安排,公共政策必须体现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的伦理诉求.公共政策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为公共利益而作.公共利益的诉求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因而是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雯 《黑河学刊》2013,(2):99-102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伦理精神。民族精神的社会和伦理功能表现在: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推动民族凝聚;激励民族奋进。在讨论爱国主义的道德意蕴、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二者伦理关联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方面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解读。最后,就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