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职工住房都是实行福利分房,由国家和单位提供住房,职工采取按月付低房租的形式。这种福利制分房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助长某些领导干部权势,形成人情房、新情房等,再就是我国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改政策,即: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把自建、自管住房的体制改革为社会化1、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形式;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两种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等。其目的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2.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住房基金进行强制储蓄,并由政府集中支配定向用于住宅建设和住宅融资的管理制度,它具有社会性、互助性、保障『生、政策陛的特点,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住房保障体系,从物流中国住房分配改革进程,逐步从制度创新的变化转向货币分配结果.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于新加坡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由工人住房公积金本身和工作人员根据工资的一定比例存入一个通用的,集中式的政府管理单位,存款由个人存款所拥有,主要用于住房消费的相互安全的所有资金.从建立这个系统的开始到现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城镇住房建设,提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城镇职工的住房条件,同时也为住房政策发展金融体系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国情条件下,住房金融选择的发展方向既要适应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也要满足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一方面能够转变住房分配体制,另一方面又为经济适用房建设和职工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了资金支持。因此,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发展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公房出售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郭长禄,周宇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关于鼓励职工购买公有住房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了筹措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所需资金,要采取积极措施出售公有旧住房"。在1993年底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房改会议上,国务院提出了国家重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改的不断深化,福利分房旧体制被废止,在以住房公积金为主渠道的住房货币化的引导下,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步入市场化轨道,贷款购房已成为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主要方式。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被确定为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住房公积金是住房货币化指导思想下建立的住房储蓄制度,该制度建立以来,为改善职工居住质量,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促进城市住房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陛。一、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和取得的成效 1994年,国务院在总结部分城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备城市相继建立。  相似文献   

8.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自1992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中心以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为宗旨,不断地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什,为促进全市经济利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累计归集公积金200多亿元,累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70多亿元,为全市6万多户职工发放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人大推动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1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地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截止到2006年末,全国已有6916.87万户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2687.37亿元,归集余额7870.96亿元,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余额6364.33亿元,占累计归集额的50%,支持了695.24万户职工家庭购建住房。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91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地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截止到2006年末,全国已有6916.87万户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2687.37亿元,归集余额7870.96亿元,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余额6364.33亿元,占累计归集额的50%,支持了695.24万户职工家庭购建住房。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凭借政府政令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为政府政策目标服务的专项储蓄基金。在过去10年中,它提高了国民的储蓄率,满足了一部分居民的住房融资需求。我国自1991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地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住房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社会保障机制是针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困难、改善居住条件而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是政府制定和实施住房政策的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住房政策的核心就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中低收入家庭对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却严重不足。因此,建立和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我国住房社会保障机制已成为深化往房制度改革中亟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几十年形成的住房建设和维修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低租金、无偿分配的实物福利性住房体制、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不断增长与国家、单位住房资金短缺,无力提供充足房源的矛盾。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一种新的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长期稳定的住房资金渠道。个人住房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按照“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和“统一管理、专户存储、专项使用、安全运作、社会监督”的原则把职工手中分散无序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集中有序的住房建设资金。只要各单位逐月缴存,长年坚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即可形成可观的住房建设资金规模。因此说,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建设最直接、最长期、最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的本质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同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有效途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转变居民住宅消费观念、推进住房商品化、对改变住房分配体制,完善国民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与重点马建堂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几十年来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实行的基本上是一种由就业单位统包的福利分配制度。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我们也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了以住房商品化、分配市场化为最终目标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实施,对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在九十年代初吸收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住房保障体制,是我国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现职工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分配制度的改革。结束福利性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已成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住房改革模式探讨尹文书一、城镇住房改革步履维艰的症结与难点1.城镇住房现状与问题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即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中国奔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状...  相似文献   

20.
住房公积金制度涉及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住房保障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住房公积金为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建设,增强职工住房商品意识和住房消费观念,帮助广大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的一些制度性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公平性和资金使用效率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在这种背景下,对其历史绩效作出评估,并结合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重新认识其在当前的功能定位之后,才能科学地思考住房公积金未来应有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