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者》2007,(1)
尚福林简介1973年,自北京财贸学院金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至出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时间长达18年。2000年中国国内媒体评点新出任的四大国有银行行长时,尚福林名至实归获得了“行龄”最长行长的头衔。2002年12月,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在央行工作期间,尚福林通过进修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员。cfp入选理由:他望闻问切,对多年的制度痼疾明察秋毫。他大开大阖,开出的处方具有外科手术般的精确。股权分置改革使中国证券市场在2006年发生历史性变革。2006年1…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根本变革的开始。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完成股改,市场将进入全新的“G股时代”,证券市场的格局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上市公司并购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股改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凌云 《企业经济》2007,(4):162-164
股权分置改革并未涉及股权激励机制,但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对股权结构的再调整,从而使得引入对高管进行长期的股权激励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应支付的对价而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股权分置改革蕴含着多方利益的博弈。从股权分置改革实质出发,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股东间博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6.
股权分置改革在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全面展开,股改能不能得到全面胜利的关键在于非流通股股东对于流通股股东的对价补偿是否合理。而且关于当前关于股改争论的焦点也集中在对价补偿方案上。本文首先对股改中各种对价方案进行一个大概的论述,然后以极具代表性的宝钢为例,详细的分析其股改方案及实施后市场的反应。试图总结出其方案的一些问题和经验。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即将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随着首批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一场改革的热潮便随之到来了。时至今日,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完成,这场改革将会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将恢复本来面目 1、股改顺利实施将消除困扰我国股市的不确定性预期。2005年4月29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根据国务院提出解决股权分置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有关部门制定了“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解决”的操作思路和“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操作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经过试点和分步推进阶段的实践,市场各方在改革节奏、对价水平、流通进度等方面的政策预期逐渐明朗.对“股改≠减持”、“可流通≠实现流通”、“对价≠补偿.赠送”等是非问题形成共识.各种有碍改革的疑难杂症逐步破题。  相似文献   

9.
洪礼旺 《财会通讯》2010,(3):105-108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一直存在着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29日,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解决了这个难题,但股权分置改革并不是万能的,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许多问题与矛盾也随之凸显。本文多角度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存在众多风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等7章53条,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考虑到在股权分置情形下,上市公司股价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其经营业绩,高管人员的经营成果无法通过股价来体现,股权激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管理办法》目前只允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证券市场有效性和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较高,监管部门采取了在试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对《管理办法》加以完善的做法,以期稳妥地推行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冬青 《中外企业家》2009,(1X):59-61
面对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遭遇空前暴跌的形势,我们要继续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清算原教旨自由市场主义的谬误,摆脱它的桎梏,而且还需对市场的基础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从而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选取股改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来分析股改前后现金股利政策以及股权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来检验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强 《财会通讯》2008,(6):78-80
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机制,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是我国当前理论与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在公司治理中重要作用的发挥,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得到了充分肯定。本文针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出现的新特点,探讨了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创新理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它违背了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导致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严重扭曲。上市公司股权的高度集中,妨碍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及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抓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个核心,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庞芳 《价值工程》2010,29(32):52-52
本文主要在全面的分析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其改革过程的同时,针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对价问题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进而,在本人能力范围内就对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其中的对价支付会计处理问题,财政部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本文对《暂行规定》中的一些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也指出了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并尝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6年12月31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21家农业上市公司的12个财务指标,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本文首先研究了股票价格与各个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得出最相关的几个指标,构建回归方程。然后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农业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绩效,并以此分析股价与综合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得出了股改后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很弱的结论,且对相关性较弱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