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方慧 《财会月刊》2005,(1):39-39
目前,学术界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主要有两种观点:“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前者认为,根据企业主体理论,经理人以其人力资本享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和利润分享权,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经理人股票期权。后者则认为,会计簿记的立足点仍然是所有权理论。经理人股票期权所交换的是经理人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的消耗就应该确认为费用。本文立足于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不同确认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认为“费用观”比“利润分配观”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股份支付的性质问题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费用观把股份支付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利润分配观把股份支付看成是职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由于职工通过行权后持有的股票与原有股东手中的股票是同股但不同权,因此将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股份支付的性质问题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费用观把股份支付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利润分配观把股份支付看成是职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由于职工通过行权后持有的股票与原有股东手中的股票是同股但不同权,因此将股份支付看成利润分配是不合理的。现行股份支付会计准则采用费用观。股份支付的本质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为激励职工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所给予的一项薪酬。是公司为了补偿职工已提供或将来提供的服务而将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相似文献   

4.
吴娓  范年茂 《财会月刊》2003,(11):31-32
所谓经理人股票期权,是指经营者享有在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目前,确认经理人股票期权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费用观";另一种是"利润分配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股票期权(指公司内部股票期权,以下同)的会计确认有两种,即"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本文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股票期权的种种不同发放形式的经济特征,提出对股票期权采取"资本化"处理的合理性,并对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利润分配观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利润分配观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经理人股票期权如何确认的不同观点,并从股票期权实施的税收和股票期权性质方面对经 理人股票期权进行了探讨,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报酬成本符合费用的定义,费用观将是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合 理归属。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基于股票的员工报酬计划,经理人股票期权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就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而言,其核心是要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什么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费用观”,另一种是“分配观”。本文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经济学内涵和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存在的缺点两方面来分析为何“分配观”优于“费用观”。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股票期权是对员工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受到企业界的普遍推崇和广泛应用。在会计处理上主要有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本文主要从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费用要素的定义、会计准则的客观中立性等方面论证了经理人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萍 《会计之友》2007,(4S):32-33
本文以EVA为剩余索取权分享判断标准,解决了“费用观”的内在矛盾和“利润分配观”中经理人无条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缺陷.进而提出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第三种观点“相机选择观”。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实务界与理论界对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主要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本文认为,从借贷方关系及股份支付的性质来看,股权激励实质上是企业为减少代理成本而在现有股东与或有潜在股东(经理人)之间进行的财务利益的重新分配,这种分配关系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基于此,笔者提出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并没有本质区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剩余索取权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会计之友》2007,(10):32-33
本文以EVA为剩余索取权分享判断标准,解决了"费用观"的内在矛盾和"利润分配观"中经理人无条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缺陷,进而提出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第三种观点"相机选择观".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实务界与理论界对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主要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本文认为,从借贷方关系及股份支付的性质来看,股权激励实质上是企业为减少代理成本而在现有股东与或有潜在股东(经理人)之间进行的财务利益的重新分配,这种分配关系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基于此,笔者提出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并没有本质区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关于经理股票期权的确认归属可以在“费用”里列支,也可以在“利润分配”中列支。参考美国的做法,结合我国的试点情况.本提出在现阶段我国暂且可以把经理股票期权列为“利润分配”范畴,待证券市场发展成熟,经理股票期权被广泛运用,且各方面配套操作规则出台时,可将其列为“费用”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一、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基本观点 在我国,对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方法至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种确认方法: 1.费用观。该观点认为公司赠予管理者股票期权的实质是公司为了补偿管理者已提供的或将来要提供的服务,根据配比原则,这个补偿的总额要作为费用在管理者提供相应服务的期间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费用观没有体现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17.
当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经常会涉及到对前期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这些前期损益调整事项需在本期编制调整分录,其中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直接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对于会计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数,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在调整分录中,“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核算结果是前期净损益。由于净损益是税后的概念,所以在会计处理时,需要将前期损益调整事项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差额,计算所得税费用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国内外研究中对股票期权应在会计报表内加以确认形成了一致观点,但是应予费用化还是应作为利润分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还存在分歧,此外,国内外研究也发现股票期权费用化会影响企业的业绩,但对如何影响并未得出统一结论。本文对股票期权费用化对公司业绩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税法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性质,有“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基本观点在我国,对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方法至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种确认方法:1.费用观。该观点认为公司赠予管理者股票期权的实质是公司为了补偿管理者已提供的或将来要提供的服务,根据配比原则,这个补偿的总额要作为费用在管理者提供相应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