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淑娟 《理论观察》2013,(12):111-112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基督教文化的源头便是《圣经》,作为基督教唯一典籍的《圣经》它同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本文将从《圣经》词汇入手,去探究词汇背后隐藏的文化背景和典故,阐释圣经词汇对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这对我们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利敏 《新西部(上)》2009,(10):148-148,145
本文通过对《喜福会》文本分析来揭示母女两代人对文化、生活的二元对立,由此分析说明美籍华人对自己身份/文化的迷惘和困惑,由最初抵制中国文化、看不起中国文化到后来慢慢理解中国文化、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点到最后实现文化的消解。在美国社会对这些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移民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同时,这些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对自身的弱势文化(中国文化)因素也更加重视,最终消解了文化中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3.
《圣经》以及基督教的教义对英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力遍及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伦理、法律、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了解英美文明与文化。本文探讨《圣经》与英语词汇、习语、英美文学、英美节日的关系以及对英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圣经》不仅是一本教义,还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开启英美文学宝库的金钥匙。许多名著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以《圣经》为素材;二是《圣经》的,见念和精神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英语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如果要让你的蹩脚英语有点文化,那么一定要读英语《圣经》和莎士比亚。如果说《圣经》是天堂完全手册的活,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英国人现世心理的地图。英国人看莎剧就像中国老一代的人看京剧、新一代的人看周星驰一样疯狂,把每一个桥段重复重复又重复之后成为融入圈内文化的门票。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了几部莎剧、就立刻把它当成泡妞的不二法门,以掩藏一颗其实比较粗俗的灵魂。但保罗·科里根却从莎剧中看到了现代公司的管理艺术。看来外国人也不缺乏异想天开的人,和中国人从老子中看到计算机原理、从孔子中看到民主制度有一拼。相对应的,东方人从古籍中总结商业经验做得好的应当算《孙子兵法》,特别是在日本,松下幸之助把它吹捧为商战圣经。  相似文献   

6.
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由于尚处于萌芽时期,所以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小,其直接传播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但通俗叙事文学以先天的、与民众共生共存的特性,使得我们间接地感知到了它强大的传播效果.宋代之前的通俗叙事文学反映了社会现象,促进了平民思想、宗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对通俗小说在宋代的发展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7.
西王母是一个千古之谜,让华夏子孙为之梦绕魂牵。我相信,就像《圣经》的考证破译已牵动了西方人的神经一样,西王母的研究与破译必将牵动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神经。《圣经》的破译使人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西方的史前文明;而西王母研究无疑会使东方人获得更多的远古历史认同与理性思考。当我的《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出版后,竟鬼使神差地接到了一个又一个来自远方的电话。在国内,有南京、云南、内蒙、辽宁、北京、天津、香港、台湾的电话;在国外,有日本、新加坡甚至旅美华侨的越洋电话。他们有的向我索取资料,有的向我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伍长清 《新西部(上)》2007,(8X):206-206,202
刘勰在《时序》中提到了多位统治者,他们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刘勰认为,统治者并不能左右文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相对封闭的体系之中,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文学内部的纵向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旅是人类固有的社会文化活动,与文学自古有不解之缘。《诗经》中有描写军旅生涯和羁旅生活的诗句,《离骚》、《史记》是屈原流放湘楚、司马迁游历南北后的巨作;从李白的《行路难》,到刘鹗的《老残游记》,到艾芜的《南行记》,再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是行旅生涯中浸润人生况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王金凤 《发展》2009,(6):84-84
一、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诗经》和《圣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部伟大作品,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但它们同样地表达出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命追求。它们记载着人类在早期经历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是人类最早的两本教科书,对文学的影响之大也是其他书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12.
吴响平 《魅力中国》2014,(22):264-265
通过对比研究,文章揭示了佛经和《圣经》翻译在手法上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即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若以翻译方法为切入点的话,都大致经过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这三个阶段,而这种相似性背后则是中西方宗教翻译相似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苏原 《中国报道》2009,(7):52-53
前两天下班回家,在楼下碰到两个德国女孩。她们见我是中国人,便用磕磕巴巴的中文向我介绍《圣经》。十多年前旅居瑞士时,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也是同样朴实、和善的布道女孩。若是初到欧洲,我会很好奇。但久而久之,我知道了宗教和《圣经》在欧洲人生活中的地位:儿子在幼儿园吃饭前,阿姨都会领着小朋友感谢基督赐予饭食;儿子跟我一块玩的时候,嘴里时不时会蹦出一句“My God!”偶尔到外地出趟差,晚上睡觉前,随手就能在旅店的床头柜里摸出本《圣经》……  相似文献   

14.
梁敏 《魅力中国》2014,(14):98-98
日本动漫业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日本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从《樱桃小丸子》,到以后的《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再到后来逐渐引进的《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等这些日本动漫大片,让在国内的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动漫。所以,现今青少年中喜爱动漫的学生越来越多。逐渐。在全国各地盗版漫画店遍地开花;各地各种形势的动漫画展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有关动漫的网站和论坛更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5.
朱怡 《魅力中国》2010,(29):311-311
根据史学界的观点,鸦片战争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一个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大国,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南京条约》的签订收场,中华民族就开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就受到了外国的严重践踏,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接着就迎来长期的战争和整个社会的长期动荡;中国近代思想也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导向,民族的排外心理开始产生;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本文就分别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读者朋友,尝试着全新改版的《中国招标》在今秋十月与大家见面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招标专业媒体,《中国招标》的唯一性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既是整个招标系统和行业内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整合链接业内外资源的媒介;既是对外宣传、传播、让社会了解和认识招标行业及招标文化的窗口,也是以其招标特有的理念、意识和具体操作方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运行与发展,引导市场,树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理想的桥梁和通道。几年  相似文献   

17.
熊玫 《老区建设》2023,(2):48-55
江子散文集《回乡记》的叙写敏锐地将社会变动与乡村的历史时间和现在时间进行了有机关联。作品对于原乡社会文化在不同层面的伦理形态进行了表现与思考。在职业伦理层面,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坚守,时代新因素的加入又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它的嬗变与异化;在家庭伦理层面,儒家文化中的道统总体呈现了守恒的特性,异动亦展示了个体人无法驾驭的人性的失衡与跳转;在物性伦理层面,物象在保留文化原初性特征的过程中表现了持守的倾向,而乡村在进入与整体城市化进程的连接中又毫无疑问地出现了新的转向。江子《回乡记》对于原乡伦理形态的观察、考察和洞察是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城乡变动的一次生动而全面的回应,其温柔敦厚之风可谓秉承了儒家哲学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3,(3):75-75
余英时治学始于上世纪50年代,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后,依然笔力旺健;他丰厚的著述,诸如《士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现代儒学论》等,无疑是当下读书人心目中,一座令人仰止的文化高峰。  相似文献   

19.
叶健健 《魅力中国》2013,(26):91-91
《大众哲学》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首先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深度与和清晰的哲学思雏;其次,它开启了哲学通俗化的大门;第三.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现实化做出了初步探索。而《大众哲学》的时代价值体现在指导了一批革命仁人志士;将哲学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探索救亡的时代精神,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反贪机构直属议会,当官必须登记财产;接收礼品超规也是犯罪;严肃纲纪一查到底…… 《圣经》摩西“十诫”有这样一条:不得受贿。可见,腐败问题并非当代才有,也并非中国独有。 国际社会在治理腐败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重惩罚轻防范”的旧模式向“预防和惩罚兼治。标本兼治,以预防为主”的新模式的转变。 进入90年代。国外对政府官员的职务犯罪和腐败行为实行“全面控制”的预防战略。第四届国际反贪污大会指出:消除腐败要以预防为主。其措施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开展道德教育;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秘密侦查;行政与刑事处分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