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是指艺术经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而走向解体,让位于宗教与哲学,然而这并不意味艺术的消亡.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一是从原著德文中“anfheben”一词的词义来进行论述;一是从黑格尔美学的自身逻辑体系出发来进行论述.最终得出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不等于艺术消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理性经济人”作为当代主流经济学基础的概念之一,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哲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而这一假设提出过程中,西方法学理论中古老的“自然法”理念同样对其形成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这一重要影响进行简要回顾,并由此引出在“理性经济人”形成过程中,“自然”、“理性”二者并非完全的等同,而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方面影响了这一理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陈蓉蓉 《消费导刊》2009,(15):225-225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本文通过对康德的认识论三个环节关于感性、知性、理性学说的更深入研究与分析,指出了康德认识论思想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方法论基础,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构的逻辑支撑,明确践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离不开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精神和辩证方法的认识和把握;而这一认识和把握又是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黄亚清 《财贸研究》1990,1(4):10-15
<正> 黑格尔认为,作为科学体系开端的范畴,必须具备以下规定性:开端必须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开端必须是体系赖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并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阐述其体系;开端必须是逻辑、历史、认识三者的统一。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并把黑格尔这一思想“倒转过来”运用于《资本论》,使《资本论》这一庞大的科学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商》2015,(38)
自由与理性是构架康德哲学的根本性概念;自由是前提,同时也是落脚点;自由问题既显得必要,同时又把它作为先验范畴化为本体界亦具有不可知性;在以自由为前提下,康德认为理性的自然人必然能够在认识论领域为自然界立法,同时在道德领地一般理性存在者必定出于义务、遵循道德法则进而自我立法。康德伦理学以"自由意志"为前提,意在建立适于一切人类理性的、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同时对自由的问题保留,使得"上帝存有"与灵魂不朽"理想得以成立,为"至善"理念找到了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7.
徐道芳 《上海商业》2011,(13):61-61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 “我内心深处只爱生命”——尼采 2011年6月28日晚,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入口处.宛如浓缩了德国思想史的智慧精华。康德、海涅、贝多芬……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形象,以及他们充满哲学思辩光芒的名言,  相似文献   

8.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 “我内心深处只爱生命”——尼采 2011年6月28日晚,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入口处.宛如浓缩了德国思想史的智慧精华。康德、海涅、贝多芬……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形象,以及他们充满哲学思辩光芒的名言,  相似文献   

9.
李刚 《致富时代》2011,(2):207-207
马克思的国家观直接来源于黑格尔。《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国家思想呈现新旧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借助于历史学的大量材料,全面清算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思想,从而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相似文献   

10.
许龙飞 《商》2014,(42):93-93
有关我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在学术界存在三种讨论:“公”与“私”哲学层次的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二元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调和讨论。作者基于农民对乡村公共物品的选择研究,认为影响农民行为逻辑的社会理性可细分为:宗族伦理、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从社会学的乡土视角,分析了农民实践的行为逻辑,弥补了单纯经济理性考虑的不足.重新恩考了嵌入文化和传统框架中社会理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9)
哲学无开端,哲学体系有开端。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门圆圈式发展的科学,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它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所以哲学无所谓的起点。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他的逻辑学也分为三部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本文主要浅谈对第一编有论的第一章"有"的理解。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在上卷的开篇中提到的以"纯有"为科学的开端的理解;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了对"有、无、变"三者的含义和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作为引申,浅谈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的一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叶冬娜 《消费导刊》2014,(5):172-172
“和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衍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文化理念、被广泛用于认识自然、治国处事、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儒家天人和合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奔 《商》2014,(50):119-119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关于叔本华的思想大多数是悲观很难让人去接受,可是却也是尖锐和深刻的,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发展的制高点。在这制高点上,西方全部哲学传统的核心假设都被质疑,其主体中心主义、理性中心主义(罗格斯中心主义)的统一性假设被悬置,哲学本身变成一种不受任何事实或逻辑标准制约的自由思想和表达。阿多诺以一种反体系的否定性思想活动直接展现了与早期人本主义批判异质的哲学经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框架也由此从内部瓦解了。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上的“批判”,并不是指责、谩骂和轻蔑而是审视、反思以及对现有的“存在”重新做出判断。基于这种概念和出发点,本期专题——“中国民企战略批判”,将以理性的态度和建设性的观点,对中国民营企业中现有的战略理念,进行全方位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6.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自从它诞生以来,围绕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出发,通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科学哲学思想来源、科学哲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和科学哲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解读等几方面的论证,尝试着为研究“理性经济人”假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恩格斯通过透视黑格尔体系中的矛盾,概括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批判和继承中提炼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在积极扬弃、批判创新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形成。该部著作,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唯物主义历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学深受西方古典哲学的影响,将“理性”理解为一种工具,而非道德评价。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审视契约法,就出现道德与功利、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因而经济学分析法学方法受到质疑和批评。其实对经济分析法学方法不能一概否认,关键在于我们借鉴经济分析法学方法时,要以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理性观和经济学理性观为指导。在科学理性观的指导下,经济学分析契约法不会把契约法看成是绝对的真理,而要为契约法的充实、完善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  相似文献   

19.
数码自我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07,(6S):139-139
“我思,故我在”,这是西方理性哲学的基础。在市场行销上的应用问题,当然是:消费者是理性的吗?理性存在的理由为何?作者个人认为理性是资源有限的假设下,选择个人长期“最大幸福指数”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消费者资源有限、选择有限的状况之下,消费者是理性的。然而,在相对富裕、资源充足、消费者选择充分的状况下,消费者逐渐从理性趋于感性,从长期趋于短期,倾向于“我感觉,故我存在”,这是我们21世纪市场行销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乔萌杰  胡苗  赵苏杰 《商》2014,(50):115-115
众所周知,《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主要论著,从它们的主要内容来看,三大“批判”对应解决的是康德为哲学设定的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即认识和道德),其中《纯粹理性批判》建立了自然形而上学,为人类认识奠定了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建立了道德形而上学,为人类道德(自由)奠定了基础,《判断力批判》则是一座沟通自然与自由的桥梁,使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康德哲学目标中的第三个有关宗教的问题,是在其晚期的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解决的。很显然,从其哲学指归和目标来看,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只是实现三大启蒙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