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日本的能源战略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日本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而日本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为了保障能源供应,日本制定了明确的能源政策目标,并围绕着能源政策目标的实现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战略,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能源战略体系,在能源储备、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和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本国的能源安全度,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能源安全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6,(2):87-88
为确保能源安全,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拟订了《国家能源新战略》,决定将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从目前的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下降到40%。日本将根据新战略制定今后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政策,修改能源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能源供求状况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能源安全成了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欧盟重视能源安全和整体能源政策的制定。其政策着力于对内管理能源需求并开发替代能源,对外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但在日本并未诱发像石油危机时期那样的经济混乱。日本为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规避各种能源风险,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制定并实施了符合其国情的一系列能源政策,现已在能源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和储备等环节上形成了独特的能源安全体系。以能源的商品性为研究视角,对该体系进行分析和考察,可发现日本在各个安全链条上的能源政策及其价值取向是为了降低、规避、分散、防范、预防、控制、弱化、化解和缓解能源风险。  相似文献   

5.
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日本由政府提出、制定并推行了产业结构政策;并且,日本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最为深入,采取的政策较为合理,实行的措施较为有效,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较大。“日本的产业政策的第一个特点,是采取了以产业结构为目标并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作为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不断的调整、变革,成为战后日本宏观经济调节的突出特征。总地来看,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形成、发展和变革的过  相似文献   

6.
日本能源安全保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由于能源极度匮乏,日本尤为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并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能源安全保障的典范。文章分别从海外能源获取、能源供应品种的多元化、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能源节约和能源储备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日本能源安全保障状况,总结了其保障能源安全的相关经验,并针对当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七十年代以来,不少世界性组织,如联合国工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等,也都把产业政策视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秘诀。在日本,产业政策是以产业和企业为对象,由通产省等省厅制定,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行的“产业行政干预政策”。通产省是日本制定产业政策最多的一个省,该省在战后四十年间制定的主要法律就达150多项。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大方面:(1)产业结构政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环境政策等。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的流通产业与其它产业一样,经过高速经济发展,实现了现代化。80年代以来,日本的流通产业又向信息化、国际化方向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公共团体制定的流通政策对规范、指导流通产业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战后日本流通政策的展开作些初步的探讨。一、流通政策的历史演变(1)战后经济复兴期的流通政策战后经济复兴期的流通政策政策带有浓厚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现已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能源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中国与他国能源合作已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趋势。中哈两国在具有地缘优势的前提条件下,已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在中哈十几年的能源合作实践基础上,建构中哈双边能源合作模式,建立稳固的能源合作机制既对两国能源合作有着引导、规范、保障作用,又有利于长期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0.
“跨国能源安全合作论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是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能源安全。为了探讨和推动国际能源安全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与荷兰国际亚洲研究学院共同主办的“跨国能源安全合作论坛”于 2 0 0 4年 6月 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荷兰、日本、以色列和中国等国家的 30多位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就世界与中国能源形势、中国的能源安全政策、中国与各国能源安全合作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 世界能源形势  与会者普遍认为 ,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世界能源需求增长很快 ,目前形成北美…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uses the System Generalized Moments (SYS-GMM) metho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data of 16 Asian countries from 2000 to 2019, and finds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energy security. We conclude that the real interest rate, total reserve and exchange rate a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nergy security, that is, when these three indicators decline, the risk of energy security increases, this reminds policymaker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rend of energy security when implementing loose monetary policy. In addition, we also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energy secur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more developed the economy is,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encounter energy security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changes in monetary policy. Overall, our evidences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for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energy security.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能源安全已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文章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基本内容有:能源节约战略、“走出去”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构建石油金融体系战略、积极推进替代能源战略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特区经济》2009,(8):122-123
能源安全是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能源需求,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呈恶化趋势。我国应从海外开拓、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节能降耗、能源结构转换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战略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保证充足的能源供应,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出现的全球性能源危机,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和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应对能源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即既要着眼国内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要强调能源来源的多元化,才能最终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稳定供给,确保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I. Introduction China has impressed the world with a nearly constant two digit rate of economic growthover the past quarter of a century. For the first 20 year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national target is to quadruple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However, the growth target is under increasing security concer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supply and climate change. As both energy supply and global warming are of global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ith clear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econ…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致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受国内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短缺约束能源产供能力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情况下,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石油进口对外依赖度也随之节节攀升。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状况、能源安全现状以及影响能源安全的制约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寻求加快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各国的国际利益链条更加复杂化,能源更是在这一链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的科学制定和实施,不仅关系到一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也极大地影响着一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国际地位,因此,研究国际能源战略确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为中国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政策的进一步科学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永胜 《特区经济》2011,(10):218-220
"以煤为基础"的能源战略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以煤为基础"能源战略制定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对形势认识不足。要真正维护我国能源安全,需要:一方面,尽可能节约煤炭、尽可能延长煤炭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包括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各种新能源。  相似文献   

19.
全球原油贸易网络拓扑结构与演化特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供给和消费市场的分离,使得全球石油贸易成为平衡石油供需的重要补充。石油资源的长距离、大贸易量运输使得能源供应呈现出跨国、跨区域的链网结构特性,其所涉及的行为主体以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又使得以石油及其衍生物为核心的石油贸易安全已逐渐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议题之一。考虑到全球原油贸易在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从全球原油贸易网络复杂性出发,本文采用复杂网络模型对其网络无标度性与群聚性、网络混合与互惠性等拓扑特征进行度量;并考察了2002~2010年间全球原油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化,对全球原油贸易网络中的部分重要节点国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通过中国与印度、南非,中国与美国、日本的节点度比较,从分散化进口源策略视角,描述了中国的能源安全相对态势地位,以期为能源安全海外战略布局以及能源贸易风险监测与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