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兑稽核是邮政汇兑业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开、记凭证的审核和汇票的核销,长期采用手工处理,重复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处理效率低,稽核人员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1980年我局配合四川省邮电科研所和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开始进行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汇兑稽核的研究工作。1982年3月成功地先后在国产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DJS-130和DJS-152上,采用纸带输入方式,实现了对全省开发汇票票根的审核和汇票核销的处理。目前,计算机处理能力达月平均处理开发汇票票根和核销汇票各123万张,高峰月份各达146万张。计算机处理部  相似文献   

2.
童军  罗庆来 《中国邮政》1995,(12):16-17
汇兑稽核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湖北省邮政发行储汇局童军,罗庆来,付耕早在80年代中期,计算机即开始应用于汇兑稽核业务处理。为了加快我省汇兑稽核业务电子化的建设步伐,搞出自己的特色,我省于1992年自行开发研制完成了基于NOVELLV3.11的汇兑稽核处理...  相似文献   

3.
汇兑稽核是汇兑业务处理过程中检查、把关和平衡资金的最后环节。通过稽核发现、纠正和处理汇兑业务过程中的差错和不法分子的贪污舞弊,从而确保汇兑资金的安全。因此,汇兑稽核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收款人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人民邮电的信誉。我科现有职工27人(其中生产人员21人),负责审核检查全区86个县市邮电局开发、兑付汇票的金额是否准确,并与全国28个省、市、区汇兑稽核部门进行资金结算,每年审核汇票  相似文献   

4.
简讯     
院校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石家庄邮电专科学校研制的汇兑稽核微机处理系统,1989年在河南省通过技术鉴定后,1990年12月又在广东省改造移植成功。该系统满足了广东省繁忙的汇兑稽核业务处理、综合统计和管理需要,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汇兑业务处理中,汇票采用的是实物寄递方式,由于速度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汇兑业务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传统汇兑业务的竞争力,在总结我区及外省(市)有关汇兑及汇检业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开发了邮政电子快汇计算机处理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利用现有设备、节省投资等问题。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利用现有的邮政储蓄绿卡网络平台进行,无需额外的通信线路和设备投入,从而大大节省了投资。 一、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县(市)中心业务子系统、城市中心数据交换子系统、省中心业务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应用系统基于UNIX…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邮政汇兑业务的需要,使它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四川省为例,全省汇兑业务开发、兑付汇票的总张数、总金额由1978年的2446万张、金额8.5亿元增长到1986年的3341万张、金额27.8亿万,年平均递增分别为4.01%和15.9%。1986年汇费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2.16倍。邮政汇兑工作为沟通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往来,聚集“四化”建设资金,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邮政汇兑业务量下降原因及对策浅析●福建省邮政储汇局肖建明陈振龙1996年,福建省邮政汇兑开发汇票1012万张,比上年下降051%,首次出现负增长,款额为1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但实收入率仅为58%。1997年上半年汇兑业务量再次出...  相似文献   

8.
关于修改《国内邮政汇兑稽核办法》的说明邮电部邮政储汇局耿黎一、新《国内邮政汇兑稽核办法》出台的背景及过程国内邮政汇兑业务作为一项传统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系统。其中汇兑稽核作为业务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相似文献   

9.
PHZ-1型汇票自动排号机为邮电部第三研究所研制,经邮电科学研究院技术鉴定,性能指标符合要求,识别可靠,工作稳定。PHZ-1型汇票自动排号机可将汇票按支局号、字头号及流水号的顺序依次自动分拣排号,可在汇兑稽核业务处理中投入使用。该机还可用于其它票据的排号处理,如:长话费、市话费、煤气费、电费、自来水费、房租费等  相似文献   

10.
由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和天津市邮政研究所共同研究的“汇兑嵇核微机处理系统”及由天津市邮政研究所研制的“报纸汇兑要数微机处理系统”于1988年1月26日在天津市邮电管理局召开的微机应用项目鉴定会上通过鉴定。会议代表认为:汇兑嵇核微机处理系统能够处理汇兑嵇核业务开发、进口、核销平衡、汇票管理等各道工序,并具有多种服务管理功  相似文献   

11.
国际邮政汇兑资费,主要指汇款人汇款时按汇出款额向收汇邮局按规定比例交付的资费,我国通称为汇费。另外还有国际邮政汇兑特殊业务处理费及兑付汇款手续费(报酬)等。国际邮政汇兑资费标准,由发汇国邮政按照万国邮联的觇定原则自行确定。邮联规定一张普通汇票的汇费最高额不超过22.86DTS(特别提款权)。一张存款汇票收取的汇费应低于一张相同款额普通汇票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汇款通知与汇票金额不符问题处理的探讨王永清汇款通知与汇票金额不符是指由于收汇局收汇人员的(差错)原因,导致汇款受理过程中所填写的汇票联单(这里主要指汇票)金额与汇款人填写的汇款通知上的金额不符的情况。对于遇到这一差错的处理,《国内邮政汇兑业务处理...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邮政汇兑业务迅速发展,并同国家银行有明确分工。根据“既要有利于国家货币管理;又要便利广大人民群众及国家机关企业等使用汇兑业务”这一原则,邮政汇兑以办理个人汇款为主。机关企业相互间的汇款,除代收货价和邮购汇款两项由邮电局办理外,其余由银行办理。国际汇兑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办理。一、邮政汇兑的处理方式普通汇兑原来采用汇票方式,即邮电局收汇汇款后,将汇票交给汇款人自行用挂号信寄给收款人,收款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时期,国务院批准邮电部开办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92年7月1日与美国开通,8月3日与日本开通。万国邮政联盟《邮政汇票协定》现有签字国80多个,我国将陆续增加与之通汇的地区和国家,并增加开办国际邮政普通电报汇款业务。  相似文献   

15.
邮政工作使用计算机,源于汇兑稽核。起始于一九七六年,当时为了减轻分拣、排号、核销,平衡工作的劳动强度,达到了予期的效  相似文献   

16.
开办于1898年1月的中国邮政汇兑业务,至今已走过百年。 我国邮政汇兑于1898年1月开办后,1920年4月加入了万国邮联邮政汇票协定,同年国际汇兑业务开办。1923年和1929年又分别开办了电报和航空汇款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邮政汇兑管理体制先后进行了几次调整:新中国建立至1952年2月,由邮局自行经营汇兑业务;1952年3月至1953年2月将邮政汇兑业务改为邮局代银行经营。自1953年3月起,邮政汇兑业务又恢复邮局自行经营。 改革开放使邮政汇兑业务发生巨大变化。1950年  相似文献   

17.
开发计算机在邮政企业中从事数据处理工作,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大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比如汇兑稽核、报刊要数、发行制签等。这些都对计算机的吞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邮政汇兑和邮政储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形成年收兑汇票款额2800多亿元,存款余额2600多亿元的经营规模,成为货币流通的一大渠道,金融业中的重要力量,邮政产业中的支柱业务。但是,邮政储汇业务的快速发展也...  相似文献   

19.
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的发展与管理上海市邮政储汇局黄少梅国际邮政汇兑业务,是世界各国邮政的传统业务。我国早在19l8年就开办了这项业务。1919年,我国就与印尼通汇,次年加入“国际邮政汇票协定”,到1925年,我国已与30个国家通汇。据资料报告,1933年...  相似文献   

20.
邮政营业电子化系统的应用,降低了营业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汇兑业务的特殊性,在采用微机处理普通汇款业务中,产生了一些弊端:1、机用汇票的票根上没有收、汇款人名址,营业员兑付汇票时,仅核对汇票字头/号码,容易出现差错,安全性不高。2、催领时,兑付局营业员必须查阅进口汇票登记簿上的名址,由于是手工抄登,时常出现字迹不清或错别字,不能准确地向用户催领。3、退汇时,收汇局汇检员必须到档案室查阅汇款收据存根上的名址,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不高。 为解决上述弊端,建议将现用机用普通汇票票根稍微增大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