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称:小额信贷)为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贷款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农民的普遍青睐,小额信贷的品牌效应有效地提升了农信社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小额信贷的英文是Micro Credit,一般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小额信贷的宗旨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观企业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我国的小额信贷是在1993年由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们首先引入的,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2000年开始,农信社根据央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以农信社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91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2亿元.农户贷款中无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710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亿元,是小额信贷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视内外因     
元旦前,安徽省巢湖银监分局对辖内农信社开展了一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连续三年来,该市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呈现“一降一升”趋势,“一降”就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农户贷款的比率逐年下降;“一升”就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地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广泛开展了以农户为主要发放对象的小额信贷业务,贷款种类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扶贫贷款。多年的实践证明,小额信贷业务自始至终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笔者现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类型及防范建议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5.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分析(一)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影响了农信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受社会信用大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对原贷款不认账,千方百计地逃废信用社债务。而地方政府、司法部门对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培植社会信用,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力度明显不足,导致农信社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慎贷恐贷心理,再加上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实意义认识不到位,信心不足,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速度。(二)信贷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配套,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存有偏见。…  相似文献   

6.
杜金向 《农业经济》2005,(12):48-49
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辅助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农户一般性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资金需求,在一定限额内,农村信用社原则上应采取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解决,不需要提供担保。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人又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的农户贷款,农村信用社可采取农户联保的办法。两项措施在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违约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反,农户联保贷款在国际上有成功的经验,在我国也有非正规金融机构开胰的项目,还款率都很高。因此,将农户联保贷款作为今后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信贷产品,对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户侥款难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于1999年7月随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及2001年12月《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颁布破茧而出后,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完善,已成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联系农民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农信社信贷支农的拳头品牌。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等问题,河北银监局把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突破口,采取多项措施,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矛盾,促进了“社农”双赢。截至2007年9月末,全省累计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90.29亿元,农信社农业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达到97%。  相似文献   

9.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的基础性信贷产品。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经成为代表农信社自身形象的金融品牌。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农信社迫切需要引入创新机制,完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品牌到规则,由规则到制度,再由制度到机制的跨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现状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概念尚须拓宽;  相似文献   

10.
"过去最快也要一天才能办完的贷款手续,现在使用新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系统后,农户只需5分钟就可以拿到最高5万元的贷款了。"2010年11月16日,四川省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系统在四川省三台县上线启动,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消息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12月10日颁布《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可以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信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具体额度,由各地农信社、县(市)联社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的实际状况、农户生产经营的收入和农信社资金状况等具体确定。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凡是还没有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信社,2002年都应开办起来。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农信社针对新农村建设出现的信贷需求新特点,推行了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塔底”、以合作社规模种养殖贷款为“塔身”,以优质黄金客户为“塔尖”的“金字塔”型信贷方式,通过做  相似文献   

13.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辖五县一区,农业人口103万,占总人口的81.7%,是典型的农业市。近年来,该市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创新服务措施,精心组织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到目前,全市农业贷款余额达12亿元,占到了当地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量的88%,农业贷款占比提高到了8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比分别达37%和31%,83%的农户得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贷支持;42%的农户得到了农户联保贷款的信贷支持。农信社有效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赢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百姓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农贷)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倾力打造的信贷品牌,为农民增收和农信社业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潜在风险逐渐显现。笔者根据对工作所在地农信社小额农贷的调查,试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推出小额信用贷款“摇钱树”贷款卡,更换农户原有贷款(凭)证,让农户持卡贷款,如同办理储蓄存款一样方便,促进农民生产和消费。至目前,黔东南州农信社“摇钱树”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逾51.6亿元,余额26.5亿元,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纽带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许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18.
被称之为农村金融领域“革命性变革”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年来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然而,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小额信贷运行管理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和问题,如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较高与农信社逐利避险的矛盾、小额贷款高成本与服务对象较低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州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不断加大信用乡(镇)、信用村(组)创建工作,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提高农户诚信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努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在农信社努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过程中,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地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户贷款担保方式创新,即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农户贷款担保组织作为一种新的担保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小额信贷是指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信贷服务活动,它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穷人的信贷需要无法被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的信贷形式。小额信贷1993年作为国际组织推荐的一种扶贫方式被引进中国,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进信用社业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初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条例》,为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提供了操作规范。农村信用社以农村信用社存款和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