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完全脱离金本位的纸币体制下,货币不仅影响到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到汇率进而影响国际贸易。从货币均衡角度,分析经济危机发生后,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对一国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来说明货币均衡的重要性,分析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为宏观经济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卢静 《现代财经》2007,27(1):29-31
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入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和货币供给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开放经济对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框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主流经济学关于货币增长和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观点受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挑战,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和泛化引发人们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一关系.文章认为CPI是衡量价格水平的有效指标,在已有的关于虚拟经济本质和"虚实背离"的研究基础上,对传统货币供给与通胀一一对应关系进行重新分析,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虚拟经济通胀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国CPI、M2和虚拟经济之间1997年前后的长期关系以及2006-2007年的短期关系,文章的理论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与需求内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松 《财经研究》2008,34(6):51-61
文章分别从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与外汇"资产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信贷供给的需求内生。为提高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当局必须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尤其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以此削弱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需求内生。  相似文献   

5.
芦丽静 《经济问题》2012,(10):110-114
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引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分析了未预期到的出口退税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对消费、产出、汇率等一系列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退税政策、最优货币供给规模及居民福利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货币冲击条件下,出口退税政策提高了世界福利水平;在给定的福利增长目标下,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了各国的货币供给扩张动机,减少了最优货币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6.
货币增速剪刀差与CPI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很多争议,但是现阶段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视货币总量的同时,应分析货币结构的变化,实现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改良是一个现实选择。本文通过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宏观月度数据的研究,发现货币增速剪刀差与CPI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样本期内,货币增速剪刀差与通货膨胀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增速剪刀差的变化体现为4期之后的CPI变化,当期货币增速剪刀差每增加一个单位则4个月之后的CPI上升0.049个单位。央行应将货币结构尤其是货币增速剪刀差作为货币供应量数量指标的补充,同时考虑对货币结构进行调控,以增强货币政策效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财政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从政府资产角度出发,运用1994~2005年中国国库资金季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政府国库资金、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作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国库资金增减导致基础货币收缩和扩张,短期内国库资金变动会使货币供应量发生显著的反向波动,国库资金是货币供应量的Granger因,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波动有较高的解释力,央行的货币供给由于国库资金而产生被动性。(2)国库资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货币当局将国库资金变量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控体系,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国库资金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新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认为货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作提出是货币的本质、职能和数量三个,而不是两个,而且货币数量是核心。阐述了货币数量与本质、职能的关系,货币数量的对立面,货币在质上的无限的,在量上是有限的。货币数量是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社会问题中的焦点,观念、道德、伦理的标准,提出了货币数量的能量、魅力、幻觉。货币数量的增减变化是量变到部分质变到质变,货币总量及其分解,对最适货币量性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经济条件是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城市化最核心的因素,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收支均衡状况并不乐观,不利于其社会融入和城市化。基于调研数据,笔者采用OLS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水平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收支均衡水平,受教育水平越高,月经济结余越多,越有利于其城市融入。因此,应通过完善教育政策、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以加快其城市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出发,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国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时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较弱;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货币供给的持续增加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科目不断增加导致负债方的基础货币持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我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与此同时,由于外汇占款而被迫投放到市场中的货币数量较前几年也庞大了许多,因此,“流动性过剩”的说法便成为了解释这波大牛市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试图从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问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VAR模型,通过综合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探求目前我国这波大牛市是否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导致,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间到底有没有强烈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股市上涨与货币供应过多之间关系不大,股市上涨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发挥其政策效果,并借助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其供应量的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变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用VAR模型,选择一定的变量以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对货币供应量对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一般通过进入经济实体和股市两种途径影响股票市场,M1的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M2对上证指数波动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走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动来预测股票市场的走势不仅是个人投资者,更是机构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但从预测的实际效果来看,不同时期的预测准确度偏差不同。究竟货币供应量与股市走势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正是本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经过研究认为,这种预测体系仅仅在股市处于牛市和震荡市时有效,而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7.
How should we think about mobile payments systems such as Apple and Android Pay? We argue that mobile payments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consumption practices and the wider problematic of the consumer subjec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ne (managerialist) view of these changes suggests that certain ‘immaterial’ values in brands, logos or networks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economic growth. Thus, businesses increasingly craft user experiences to realise brand value as the indicator of future consumption, for example, Facebook, Netflix. Against this view, the critical literature has underlined how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n element in corporate power; enticing consumer subjects to dedicate their social lives to the task of monetisation. Rather than choose between sides of this dichotomy, we suggest it may be more fruitful to reflect upon the unanticipated potentialities of mobile payments. By reflecting on the sociality of money, we move beyond a simple cost-benefit analysis, or a structural determinism, to emphasise the contingency of market subjects, questioning how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subjects, on the one hand, and and a putatively impersonal (yet palpable) global economy, on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来源,指出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导致央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特别是基础货币的供给,提出了改进汇率形成机制、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产出、通货膨胀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国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效应。主要进行了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并结合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有影响,在长期是中性的;(2)货币供应量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都对物价具有系统性影响;(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但效果有限;(4)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到物价和产出变动一定的影响,即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内生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整理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经典理论,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检验了Granger因果关系,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并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角度来分析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影响。验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我国货币存在内生性,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反映在物价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