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急刹车的世界经济 2001年的世界经济用粗线条来加以勾划,可以说是从90年代初期的停滞后,经历了十年的中期经济循环又出现停滞局面。 90年代初,以海湾战争(1990年)到苏联解体(1991年)期间世界政治局势的混乱交错其中,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形势(1990-1991年几乎均为零增长),欧洲共同体地区经济也呈现衰退形势,日本经济进入“泡沫经济”破灭过程之中。结果,199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1.4%。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开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潜能之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雅静 《技术经济》2002,21(5):15-17
一、日本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二次大战使日本经济变成一片废墟。但是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停滞后 ,到 70年代前期止 ,在不到 2 0年的时间内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从 2 90亿美元猛增到 4 5 90亿美元 ,跨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这一现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思考。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日本  相似文献   

3.
一、2002年经济的回顾与分析 当前的世界经济主要还是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在发挥主导作用。但中国目前在世界经济中也占有相当的份额,2001年已有1.17万亿美元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近4%(全球GDP总量是31万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一直位居世界第七,2000年和2001年跃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  相似文献   

5.
与20世纪90年代前期相比,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都加强了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必由之路这一观点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是,新千年以来,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西方工业国家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重新恢复到90年代初期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研发活动在地域分布、投入强度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和以下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首年过去了,这一年的世界经济除了中国和俄罗斯的高速发展、结构调整,可以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外,似乎很少可圈可点的正面强势振兴。如果放眼更长些,从战后的世界经济中,我们可以大概总结为:70年代是美国失去的十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元失去了过去等同黄金的地位,1973-1975年,1979-1982年一直处于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之中);80年代是拉丁美洲、非洲失去的十年(债务危机、经济困境和大饥荒);90年代是日本、俄罗斯失去的十年(体现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长期不振)。进入新世纪,美、欧、日经济很少亮点,美国经济自小布什…  相似文献   

7.
20多年前,日本还被视为一个一心想登上世界经济霸主宝座的经济强国,但今天,日本的神话及其日渐扩大的世界影响力似乎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尽管日本仍然是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经济滞涨,悲观情绪蔓延,体制危机和政治瘫痪等消息不绝于耳。日本经济曾经历过长达10年极其困难的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及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日本经济和社会暴露出一系列结构问题,从银行业到私营产业管理,从政府体制到管理体制。20世纪最  相似文献   

8.
日本基础研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个世纪中叶起,日本即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几十年来,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但是其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与其国际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其诺贝尔奖获得者迄今只有12人(包括2个文学奖和1个和平奖),远低于欧美列强。但是,9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破裂使日本政  相似文献   

9.
蔡晋荣 《经济论坛》2004,(11):151-151
伴随泡沫经济的崩溃,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走低,日本的通货紧缩持续时间较长,从1993年到2002年一般价格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GDP缩减指数、批发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的下降,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紧缩及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使得实际货币流通量紧缩。20世纪80年代日本广义货币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l%,而90年代则为2.66%,可见,日本的通缩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竞争力现状与影响因素:一个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国际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出口增速加快,1990~2002年间,我国服务出口达到年均递增17.4%的高速度,远高于20世纪80年代的11.1%,是同期美国增速的2.8倍,英国的2.4倍,法国的7.9倍,日本的4.6倍,韩国的1.8倍,为世界平均增速的2.9倍;服务出口大大高于同期GDP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服务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参见表1)。表1世界部分国家服务出口增长速度%时间中国世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1980~1989年11.18.013.34.64.67.28.214.31990~2002年17.46.06.27.12.25.63.89.5说明:中国的数值为1982~1990年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对外贸易额最大的国家。50年代,美国出口额常保持在150亿美元左右,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约1/6。进入60年代后,随着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增长,美国开始失去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80年代,贸易在世界上仍占相当大比重。1989年美国出口额共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11.8%,居世界首位。进入90年代,1991年进出口总额931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1993年出口额448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医药市场近30年来扩大了30倍。1970年的医药产值为1.3兆日元。1980年达3.5兆日元。1988年突破5兆日元大关,进入90年代,约在6兆日元左右。日本医药生产占世界的18%,其市场规模已超过德、法、意、英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3.
日本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世界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重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实用化进程明显加快,以美欧为中心的生物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兴起,日本亦取得了长足进展。面对美欧生物技术的激烈竞争,日本加大投入,调整政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这场挑战,以求在即将到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日本钢铁技术在世界处于最佳状态的话,80年代其家电产业开始兴盛,90年代汽车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行业.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这些年,日本产业开始向节能、环保、新能源方面升级.谁最先掌控了新能源的关键技术,谁就在国际产业界有很强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5.
精益生产方式(LeanProduction)于五、六十年代首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几十年来的反复试行和逐步完善,到今天已经形成一整套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党益生产方式在日本汽车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欧美汽车界也开始研究、效仿和引入精益生产方式。80年代,我国部分汽车厂曾学习和推行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取得了很大成效,进入90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快汽车工业发展,一汽集团公司正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就是把单件生产方式(Job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是日本输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产业,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FDI输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涉及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在60年代和70年代,来自日本制造业的FDI稳步增长.自1989年起,日本制造业的FDI开始迅速上升,1991年达到一个发展顶峰,经过几年的衰退期后,1998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2000年的衰退比较严重,此后则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他非制造业如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的FDI输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进入90年代后,制造业重新成为日本FDI输出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17.
宋芳  吴鸣 《经济师》2009,(3):102-102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交易中心之一。虽然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停滞给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在全球范围名列前茅。近三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其金融衍生品市场已迅速回升。文章就日本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及最新动态展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产品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定价问题近20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DerivativesMarkets)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金融衍生产品是在70、80年代初新的一轮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各种衍生产品获得长足发展;到了90年代,虽然出现了巴林银行因日经指数期货交易而破产、住友商社因期铜交易而招致巨额亏损、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以致最终导致一大批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如日本的山一证券、香港的百富勤以及著名的LTCM对冲基金)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事件,但全球对…  相似文献   

19.
日本从满目疮痍的战败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其经济发展的骄人业绩令世人瞩目,金融体制在其中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功不可没。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经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长期萧条之中。90年代日本的金融困境固然是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日本金融体制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与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是导致这场危机发生以及之后长达十年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的一般表象1.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严重。许多日本银行在泡沫经济膨胀期滥放贷款,以致泡沫经济崩溃后,背上了沉重…  相似文献   

20.
战后的日本经济,经过50年代的准备,到了60年代,便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到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已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持续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促成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量而又适度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技术引进政策变化的五个时期在很长一段时期,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进口国,引进国外技术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