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融资方式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瑜 《消费导刊》2009,(7):82-83
21世纪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而其获得的金融支持远远不够。种种迹象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中国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国外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为切入点,总结了国外经验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启示,并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必须解决"融资难",过好"融资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问题更为复杂和突出,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障碍,所以企业必须增强自身内在的融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取得融资成功,有了发展资金,企业就可以做大做强,形成有利于企业融资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浅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办法——以党武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早就是制约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来看,无论规模大小,大多数民营企业都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都强烈地感受到融资的困难。由于没有资金,企业无法更新设备,无法进行精加工,这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全面发展。花溪区党武乡的民营企业同样面临融资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从民营企业诞生至今,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该文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探究,从企业内部障碍因素、外部金融环境和国家控制政策等方面分析整理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担保、小额贷款等短期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实现方式;最后针对问题从国家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内源融资以及民间融资是解决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主要来源,外源融资状况不容乐观,形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恶性循环。从民营企业内外源两方面融资困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发展经济学中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相关内容,可以得到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恶性循环模型。民营企业的长期融资难问题是不容易改变的,政府必须予以扶持帮助,企业也应培育自我积累潜力,提高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因素和一些外部条件的制约,民营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在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及造成其融资难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越来越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然而现如今民营企业还是存在着广泛且长期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竞争力不足、内部管理欠缺、融资渠道单一等都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资金争取,加强融资模式创新,克服融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珊珊 《商场现代化》2014,(25):108-109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受到了诸多制约,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受阻。民营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方面,如今内源融资筹措资金的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如何拓展外源融资渠道已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出发,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了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各种因素,解析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民营企业现状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为解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至今大部分民营企业仍然严重受到融资难这个问题的制约。本文首先探讨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然后就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融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融资难仍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融资渠道匮乏、手段不足,资金向大型企业集中,现行合作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仍不利于信贷资金投向民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从事民间融资的合法性界定不清、政府部门监管失当等,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基本原因.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区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尽快建立健全企业抵押和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和典当业务,合理规范和积极引导民间借贷,着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有效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提出要建立中小民企的全生命周期供应链融资体系,合理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且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淑香 《中国市场》2013,(10):50-51
民营企业在政府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难以从国内金融体系内获得资金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将在创业和随后的展业阶段拓展融资渠道,对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上市成为了国民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目的但是由于受时间限制和发展规模的限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还处于初步阶段,企业上市融资模式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资金难以满足民营企业上市的需求,制约了民企的发展。该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进行研究,针对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融资模式的完善,实现多元化的上市融资策略,这对推动我国民企企业上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其中融资困难尤为突出。资金的短缺和高昂的融资成本极大地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入手,通过分析其融资难的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几点解决目前融资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圆圆 《商业会计》2012,(13):70-71
融资难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发展,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黄淮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黄淮四市124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结构差异视角,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最后,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出发,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综合金融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小型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世界各国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很多不同的制度创新范例。本文从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实际出发,借鉴了美国和日本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安排,通过生物学的"共生"概念提出建设地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联盟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结构,通过地方企业的相互协助制约关系,通过摄像一定的非金融性制度安排,达到缓解消除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融资困境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文紧密结合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实际,重点分析浙江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剖析融资难的成因,寻求解决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短缺 ,而融资难成为制约和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完善金融机制 ,保障融资渠道通畅、多元化 ,融资方式多样化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内部管理 ,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才能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保使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政府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依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必须拓展和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资金拆借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是企业之间资金互助的一种wsg体现,可以有效地解决短期资金需求.本文尝试对企业资金拆借这种融资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