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落脚点.但面对中国70.8%的人仍然以农为生、58.2%的人还住居在农村的局面,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与历史重任?该文认为无外乎三个层面农业·农村·农民,也即三大战略转换一是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二是农村社会形态的转型;三是农民身份的转换.但这三大战略的转换需要产业的有力支撑,只有夯实这一经济基础,建设新农村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然而农业产业的集群发展需要遵循内在的规律,还要寻求外在的一些推动力量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可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多多,农业企业发展缓慢,产业集群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有效体现其优势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宏观大背景下,如何培育农业产业,强化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局限在农村地域范围孤立地解决问题。需要发挥周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目标在于通过培育“新产业、新设施、新组织、新制度、新风貌、新农民”,使农民作为平等国民,分享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成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到底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20字方针”提出了指导性思路,其中必须强化产业支撑成为一项突出战略。因此,我们试图结合我国浙江义乌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创新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探索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改革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新的跨越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就能得了成效。阐述了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产业,并提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本文在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从科技工作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因此文章认为应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建立并完善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紧紧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推动建设新农村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观点进行梳理,以期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几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统筹了城乡发展,培育了新型农民,激发了内部活力。这是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进行的又一次革命性变革,是继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改革以来新中国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13.
一、现行村庄规划编制的问题 在村屯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于统一参照《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不能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规划内容和类型的调整,在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蒋秀碧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222-223,25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战工作是其自身社会化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基层工作的重要方面,应充分发挥其诸多独特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谋划工作思路,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其领域内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并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互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信息时代,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隐形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在产业集群的大环境下产生的社会资本和产业集群化的互动,指出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源和本质。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转嫁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信贷、进行农业保护和农业转移支付等作用。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应解决如下问题: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税;完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设立农业保险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其中一项重要的决议便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更关系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想蓝图的实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金融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将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9.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地处粤东的金史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转型发展和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多成就,但在农村发展与建设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农村居民点“散、乱、空”和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和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