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3.
4.
红花岗区自1997年撤市设区以来,税收征管范围和财政体制相应调整,财源结构和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税收征管范围缩小,支柱税源上划,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二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下降,在全省20个经济强县中排名第11位;三是二产实现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三产实现的税收所占比重显著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对财政的贡献提高,使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二产为支柱的财源结构变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三产为支柱的财源结构;四是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靠上级体制补助弥补收支缺口,财政平衡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贫困县的财政困难,是贫困县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贫困县要全面发展经济,根本问题是要切实解决财源建设这个经济要突破发展的“瓶劲”,同时,由于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注定了贫困县的经济建设必须以财源建设为中心,为此,我闪在组织财源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正确的处理好财源建设的结构模式,本试就这个课题,作如下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10.
12.
13.
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县境西北和西南、东南分别与云南省彝良、昭通、鲁甸、会泽、宣威等市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的赫章、六盘水市毗邻,全县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6%,有贵州第一大县之称,所辖35个乡(镇)621个行政村,有人口107万,财政供养人口22459人,有彝、回、苗、布依等多个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达325万亩,人均3.15亩,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林地面积331.7万亩,成片草地面积176.3万亩 ,水域面积2.28万亩,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平均气温10-12℃,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林果资源、中药材资源、矿产资源、畜牧资源等都非常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发展,农业已拥有相当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已成为我国南方畜牧业基地县,最在原黑山羊和黄牛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南方温带落叶水果和马铃薯、魔芋、荞麦、芸豆、中药材之乡,马铃薯、黄梨、火腿都是弛名产品,烤烟产量居全省首位,已探明的煤矿50亿吨以上,赤铁矿1亿吨以上,泥碳1亿吨以上,石膏60万吨以上,全县已初步建立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铅锌生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水泥、砖瓦为主的建材工业,以制革、毛纺、酿造、食品、烤烟复烤为主的轻工业,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县委、政府采取措施,制定了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引资兴办了威宁铁厂、下藤桥焦化厂、新威薯片厂和映海锌厂等一批骨干企业。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和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省人均的66.7%和36.7%,1999年财政总收入为9918万元,比上年增长8.1%,2000年财政总收入10688万元,比上年增长8.9%. 相似文献
14.
15.
近几年来,铜仁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为地方财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5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5%。其中,第一产业24523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30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第三产业3033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第三产业30331万凶,比上年增长14.39%。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有较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也有明显进展,三次产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按90年代不变价)为25:3、35:4、39:3。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逐渐增大,基本实现了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移。在经济发展,财源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地方财政收入也持续增长,199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5036.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财政收入结构发生地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1999年,直接来自农业的财政收 所 占比重为18.06%。第三产业已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1.08%。二是地方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非国有经济迅速增长。1999年,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18%,非国有经济上升到32.41%,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成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茌平县着眼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从巩固"一产"、优化"二产"、挖掘"三产"等三个方面着力,县域经济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财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