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时间银行"模式在众多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手段中脱颖而出,被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在各地区广泛开展试点。上海虹口区晋阳居委首开先河,在养老服务中引入"时间银行"概念,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互助服务。鉴于"时间银行"模式在养老服务中应用的局限性,文章将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养老服务智能化的应用成果对"时间银行"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兴农场有限公司将"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践行志愿精神、弘扬志愿精神、推广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场党员干部化身志愿者,三年如一日地坚守服务阵地、坚持服务为民,让志愿服务成为了党员干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2017年大兴农场"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总局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全省"5个100"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光荣称号,"在职党员进社区"项目在大兴农场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认同、人人点赞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3.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通过低龄老人对高龄老人的互助,采用劳动成果延期支付的方式来实现互助养老。国内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对黑龙江省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影响时间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的支持力度、参与者的信任度与认可度、服务时间的计量标准等。因此应完善法律法规和运行标准,探索建立管理统筹系统,实现多元化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发布“物业+养老”模式专题线上调查问卷,收集来自不同城市且覆盖各年龄层的样本数据,分析居民养老现状与物业服务现状,并展开对社区居民养老服务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探索和相关对策方面的调研。通过把握老年群体样本特征、养老意向偏好、目前养老困扰等信息,提出居民对物业服务的具体需求,展现当下居民对新型养老模式的态度,分析“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提升养老产业专业度、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时间银行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红兴隆中心医院多年来坚持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学雷锋服务队于2010年11月成立,服务队成员平均年龄在28周岁,人均志愿服务时间约70个小时。青年志愿者学雷锋服务队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行业特色,在医院内长期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医患携手献爱心"活动,如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一走进门诊,志愿者主动上前询问、帮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在洪泽这块绿色田野上,身穿红马夹头戴红帽子的"垄上行"志愿服务队无疑是穿行在田间地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由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组建的这支全部由农技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9月,被誉为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黄埔军",系全区科技含量最高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践行"垄上有大爱行中传真经"的服务宗旨,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全市知名志愿科技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共注册志愿者150人,覆盖全区各镇(街道)主要村(居),带动帮助千名新型农民创业致富,受惠群众达2万人.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热词综治银行综治银行,简单来说就是村民每参加一项义务巡逻、调解纠纷、志愿服务等村里的公益活动,就能获得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都写在一个类似银行的存折上。村民以相应的积分到"综治银行"兑付相应的生活用品作为奖励。除了鼓励村民参加公益活动,"综治银行"还能约束  相似文献   

8.
互助养老是近年来河北农村出现的养老新形式,不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实行共同生活的老人之间互相服务,可以解决农村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这种模式的运行,主要依靠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缺乏可持续能力。本文引入时间银行这一理念和运行模式,希望这种符合农村实际的互助养老模式能够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志愿服务可有效促进我国社会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完善,探索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途径十分必要。本文以高职食品类专业劳动教育与食育志愿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阐述高职院校专业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融合的理论基础,从社区对食育志愿服务的需求、项目化设计、评价机制3方面分析食品类专业劳动教育与食育志愿服务融合路径,并对以食育为案例的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进行了展望,为高职院校以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421家庭的出现、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很难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急需建立新型养老模式。目前,一种由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社会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社区平台支持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已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对西安市来说,采取这种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对实现西安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医科大学生院校合作志愿服务模式为实践,分析医院志愿服务现状,探索院校合作的具体模式,发挥志愿服务"育人模式"和服务患者的功能,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医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就医体验、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现医学生、患者、医院和学校的"四赢",并进一步提出建立院校合作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失能老年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我国养老事业增添了巨大的压力,这部分群体不仅需要养老,还更需要特殊的医疗照顾。然而,当前养老机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服务内容较少,很难满足失能老人群体的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这种形势下出现,推行这种新模式当然也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履行政府在推动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中的责任成为文章讨论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地区老龄化、"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妥善解决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老年群体的长期照顾问题。河南省S村幸福院NGO互助养老模式在其解决养老问题的实践与探索中产生。S村作为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特点较为突出的农村,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且该地区NGO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兴起时间较早、发展历程较长,其养老模式的优越性和易复制性便于在其他地区推广。基于S村幸福院的基本情况及NGO互助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分析其发展优势与机遇、面临的劣势与挑战,并提出NGO模式下农村互助养老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个平凡而普通的团队,旗帜上书写着"志愿者"的名字,一项项有声有色的志愿活动,像一丝丝和煦的春风将爱的甘霖洒向四面八方,像一道道炽烈的阳光激励着无数生命的绽放,成为赵光农场的标志品牌和亮丽风景,他们手拉手、心连心,用真情传递爱心,用奉献点亮希望。农场围绕"居民所需、志愿者所能"的总体要求,开展文化乐民、服务便民、维稳安民、帮扶助民的文化、关爱、平安、互助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活动立足社区、面向社区;志愿者队伍进入社区、对接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建在社区、  相似文献   

15.
封面说明     
正自2018年起,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在全县各村(社区)建设道德银行,通过"做好事、存积分、换奖品、享服务"的制度激励,从勤劳致富有目标、孝老爱亲有传承、诚信友善有品行、移风易俗有成效、热爱集体有奉献、典型示范有影响等方面制定道德银行积分评定标准,在积分兑换中与爱心超市、评优树模、农户授信、志愿服  相似文献   

16.
从农村文化养老需求出发,依据新农村建设和"加快融合,打造至美瑞安"战略目标,把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家庭和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探讨"文化礼堂+为老服务",推动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分析了成都市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总体需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该从多方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组织、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养老服务是当前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但其服务体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开展供给侧改革,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同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切实地对"银发浪潮"形成有效的应用对措施。此外,通过其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基于此,本文针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变革供给理念以及思路,促进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互联网+养老服务"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发展比较滞后。利用"互联网+"可以化解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支持,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论述了农村地区引入"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而紧迫,养老事业的变革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智慧养老相关的政策,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本文针对佛山市禅城区智慧养老产业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对于在智慧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